陳棟材
摘要: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園林規劃設計逐漸追求自然化發展。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元素,不僅能夠有效利用鄉村景觀獨特的自然生態優勢,還能夠為園林規劃設計增添自然情懷。通過園林規劃設計與鄉村景觀相互結合,能有效增強園林的藝術美,為人們提供更舒適、自然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鄉村景觀;園林規劃設計;方法探析
鄉村景觀是自然風景與人文情懷的集合,通常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將鄉村景觀中的自然資源、文化元素等融入園林規劃設計中,能夠使人們更加貼近自然風光,領略本土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在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可以積極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1鄉村景觀概述
1.1鄉村景觀的概念
在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景觀建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鄉村景觀是以不同鄉村區域原有的地域文化特征為基礎,結合鄉村地區的精神文化建設需要,合理設計鄉村地區的住房、田園、植物和道路等,進而為當地居民群體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建設活動。同時,在部分城市綠化工作中,也開始逐步應用鄉村景觀設計理念,在提升城市文化建設水平的同時,也為城市居民提供多樣化的生活環境。
1.2鄉村景觀的特點
鄉村景觀是在人工修飾作用下形成的獨特景觀,是觀賞性與風景性的集中呈現,涉及生活生產等多方面的內容,具有4個顯著特點。首先,由于鄉村景觀和鄉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鄉村景觀具有生產性特點。所以,在將其融入園林規劃設計時,需要體現改造、獲取大自然的生產性,增強園林設計的生機。其次,由于鄉村景觀是在自然的田園風光基礎上開展的人工雕琢,具有較濃厚的原生態氣息,且符合人們對景觀的審美要求,因此,鄉村景觀具有審美性特點。此外,鄉村景觀具有人文歷史性特點,其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與沉淀,是傳統民族文化與美德在鄉村范圍內的傳承。最后,由于鄉村景觀受地理環境的影響較大,因此,呈現地域性特點。不同地區的鄉村景觀受地理環境、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呈現不同的地域特色。
1.3鄉村景觀融入的原則
鄉村景觀作為一種新型園林設計理念,在實際應用中要遵循對應的原則。從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和鄉村景觀的特征出發,在具體工作中應堅持以下3個原則:首先,堅持開放性原則,在前期設計中通過有限度的公開形式,收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整體設計方案與大眾審美要求相符合。其次,堅持協調性原則,確保設計內容能夠限定在當前施工技術范圍內,并且要與城市空間整體規劃要求相符合,與當地歷史文化和氣候特征等高度相符,從而確保整體設計水平達到更高要求。最后,在設計過程中要盡量保留鄉村景觀原有的特征,通過科學地規劃保護這些特征,起到設計工作應有的文化傳承作用。
2鄉村景觀融入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性
2.1提升園林規劃設計水平
將鄉村景觀融入園林規劃設計中,能夠保留鄉村景觀的原始生態特色,通過多樣化的造景方式,豐富的造景元素,為園林規劃設計提供更多的靈感。與傳統方式下的園林規劃與設計相比,破除了僅注重經濟價值的弊端,更傾向于生態化設計與規劃,能夠更加突出園林景觀的建設意義,能顯著提升城市建設的環境質量,提升園林規劃設計水平,進一步滿足人們的實際審美需求。
2.2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建設
鄉村景觀融入園林規劃設計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較好地保護與維持現有的原始生態環境。在城區范圍有效保留鄉村特色景觀,使游客得以觀賞的同時,還能夠為人們提供種植體驗等活動,在其結出豐碩果實后,仍可以供給生活所需,能有效拓寬鄉村居民的收入來源,從而進一步帶動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2.3促進鄉村園林現代化融合
鄉村景觀與園林規劃設計進行充分結合,不僅能夠美化鄉村環境,陶冶農村情操,改善農村的生活與生產環境,更能將鄉村景觀中的自然美與園林景觀的現代審美相互融合,在保留原有的自然風景、地理面貌以及風俗習慣等基礎上,增添現代化的亭臺樓閣、鄉間小道以及山水池塘等現代元素,有效提升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同時將更多的旅游價值開發內容融入園林規劃與建設,增添園林的吸引力。
3鄉村景觀融入園林規劃設計的方法分析
3.1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自然風光
鄉村景觀中的田園式自然風光是其顯著的特點之一,體現在鄉村的生活生產等各類活動中。在園林規劃設計過程中,充分結合鄉村景觀,能使城市居民近距離感受、了解農業生活,將鄉村特色帶入城市建設中,使人們更好地感受回歸大自然的美好體驗,有效減輕城市生活壓力與焦躁,提升生活幸福感。因此,在進行園林規劃設計時,可以充分結合鄉村景觀特色,根據農業生產活動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規劃富有鄉村特色的相關活動內容。如在園林規劃設計時,針對草莓種植區域可以將其設計為草莓采摘園等,使游客自主參與草莓采摘的體驗活動,不僅能使人們品嘗到新鮮的草莓,還能使人們親身參與勞動過程,感受收獲的喜悅。此外,可以在園林規劃設計中,再現農業生產的耕作景觀等內容,如梯田設計等,在增添園林規劃設計特色的同時,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創造人們了解、體驗耕作文化的機會,使人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能夠對農耕景觀產生深刻的情感,全身心回歸自然、放松狀態,實現美學與實用的深入結合。將鄉村景觀與園林規劃設計相融合,不僅能為游客帶來多維度的快樂體驗,提升園林的審美特色,還可以增加景區的經濟收入,為農民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通過多種不同的融入形式,不僅能提升園林規劃設計整體效果,還能減少園林建設過程中資源浪費,提升城市建設水平。
3.2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人文歷史
鄉村景觀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與城市的工業歷史文化截然不同,更加注重歷史和自然文化的傳承。將鄉村景觀和園林規劃設計相結合,需要充分考慮鄉村的歷史文化特色,在園林規劃設計時,盡可能體現具有特色的人文情懷。因此,在園林規劃設計時,可以將鄉村歷史文化作為重要的設計元素,在開展園林建設過程中,盡量保留具有鄉村特色的房屋建筑、耕地以及水渠等,使鄉村景觀中的原生態化特征文化能夠充分展現給游客,同時,基于鄉村的風俗習慣或文化傳統活動等,組織開展民間藝術表演,如茶藝表演等,使游客進一步領略本土的特色文化,豐富園林展現的內容,提升文化傳播效果。此外,將鄉村景觀中能夠有效承載生活生產的歷史、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通過鄉村元素帶領游客回顧本土發展的重要歷史事件,在提升園林設計品位的同時,也能有效起到民族文化傳承的作用。
3.3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地域特色
受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域的鄉村景觀呈現不同的特色,能為園林規劃設計帶來更多的創作靈感。因此,設計者在進行園林規劃時,需要準確把握鄉村的地域特色,將其與現代藝術元素、自然景觀等相互融合,能夠鮮明地展現園林景觀的地域、民族特色以及時代特征等,增強園林的文化藝術感,使審美與歸屬感得到完美融合。因地制宜,盡可能選擇本土的木石、植物等進行園林規劃與設計,保留鄉村原有的地貌特征以及植物品種等,盡量避免利用邊緣樹種等進行園林建設,防止出現景觀入侵等現象,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
3.4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經濟效益
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經濟效益,能夠充分利用鄉村的發展特色打造經濟產業,塑造良好的品牌效應,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幫助農民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例如,在園林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周邊及沿途的經濟效益規劃,將其納入到園林整體規劃設計中,使游客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園林景觀時,能夠在沿途的村莊內進行休息,充分感受鄉村文化。比如,鼓勵農村居民開設農家樂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經濟活動,使游客能夠全面體驗鄉村生活,滿足基本的吃、住、行等需求,既不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產與生活,還能借助園林規劃設計,增加農村居民的經濟收入,帶動園林景觀周邊鄉村經濟發展。
3.5建設鄉村景觀綜合體
鄉村景觀綜合體是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而出現的鄉村建設新型模式,相對于其他鄉村景觀的融入模式而言,鄉村景觀綜合體的規劃模式更加立體化,設計內容更全面。在具體設計中,不僅要考慮景觀的功能、植被、布局和交通等方面要求,還要能夠做好項目特點才能分區功能。以某項目整體規劃為例,綜合體內部被劃分為產業園區、智慧農場和美麗小鎮3個組成部分。其中產業園區由農業產品加工項目區組成;智慧農場則是整體規劃的核心,其組成包括田園、農場、果園等多種板塊組成,而美麗小鎮則是以生活和休息場所為主。通過整體設計,不僅能夠深度保留鄉村景觀的傳統特征,還能夠通過科學運行提升項目整體的經濟效益,有機統一項目設計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4結語
鄉村景觀和園林規劃設計相結合,能更好地滿足生態環保發展的實際需求,通過深入挖掘并利用鄉村景觀中的自然、文化、經濟等元素,能豐富園林規劃設計的文化內涵,產生多元化的積極影響,為游客帶來立體化的自然文化體驗,在提升園林景觀整體建設水平的同時,也能有效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在未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鄉村景觀融合設計的重要程度必將不斷提升,從而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麗麗,孟德春.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7).
[2]李夏林.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J].現代園藝,2018(4).
[3]林月婷.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融入分析[J].花卉,2018(6).
[4]鄧紹燏,吳耀宇.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融入[J].大眾文藝,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