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其花 劉永禮 毛繼榮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高職教育作為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輸出單位,如何落實勞動教育,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新時代對高職教育提出的新課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觀
一、高職院校學生的勞動價值觀
為深入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勞動價值觀,筆者對多所院校的學生開展了調研,收回有效問卷315份,其中男生占31.96%,女生占68.04%。通過調查分析,大部分學生初步形成了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并希望在高職教育階段參加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
(一)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
重視勞動,正確看待勞動是形成正確勞動價值觀的根基。調查發現,96.2%的學生對“勞動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的觀點表示非常認同或認同,只有3.8%的學生表示對此觀點不太確定。這說明,高職院校學生對勞動的重要性認識是到位的。勞動創造了物質和文明,不斷推動時代的進步和發展。
(二)以辛勤勞動為榮
應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念。調查中,96.52%的學生選擇了堅信勞動是最光榮的,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每一個勞動者都是光榮的。應正確看待勞動本身,樹立辛勤勞動是光榮的、好吃懶做是可恥的勞動觀念。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可以幫助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摒棄不勞而獲、好逸惡勞的錯誤觀念。
(三)愛崗敬業,艱苦奮斗
2020年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動不分貴賤,職業無論高低,任何一個崗位上都能靠汗水創造財富,任何一個職業都能發揮價值。勞動模范的重要性體現在不僅自身要辛勤勞動,更要發揚先進性、創新性,帶領更多的勞動者努力奮斗。
二、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勞動觀念偏離的現象
高職院校的學生,已初步形成了勞動價值觀。調查顯示,56.02%的學生認為勞動就是賺錢,只有2.53%的學生明確否定這種觀點。勞動創造財富,但勞動絕非等同于賺錢。勞動者在勞動中不僅收獲金錢報酬,還可以收獲自我認同、社會認同和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既包括物質上的富足,也包含精神上的愉悅,勞動者參加勞動不能只關注金錢的回報,更應該關注精神的追求。
(二)勞動教育支撐保障有待加強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從拓展實踐場所、加強隊伍建設、健全經費投入等多方面,著力提升勞動教育支撐保障能力。高職院校自2020年9月份增設了勞動教育課程,但大部分的勞動課程仍然局限在理論課堂上。因此,學校應在勞動教育專項支持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機會,拓展校內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自主自發地加強勞動教育支撐保障。
三、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把握勞動價值育人導向
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是開展勞動教育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是開展勞動教育的目標與最終落腳點。高職院校應深刻把握勞動價值育人導向的理念,將樹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作為培養目標,融入到勞動教育課程中,落實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使學生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使勞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勞動教育理論,樂于參加勞動教育實踐。
(二)遵循高職教育規律
1.公益勞動與有償勞動相結合。校園內的勞動實踐要以公益勞動為基礎,可以將公益勞動設置為必修課,并采用衛生打掃、校園綠化、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鑒于該階段的學生已經對賺錢有了概念,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勞動教育實踐中加入有償勞動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可以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發放勞動報酬,讓學生體會勞動的價值,感受作為勞動者的光榮。
2.勞動實踐與專業技能相結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因專業而異,其培養過程和培養重點不盡一致。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中,專業實踐教學比例高達50%左右。專業實踐本身就是勞動,所以可以在實踐過程中加入勞動教育的理念,通過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可以使勞動實踐形式得到多樣化的拓展。通過專業技能訓練,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形成愛崗敬業的勞動精神,營造熱愛勞動的濃厚氛圍,形成具有高職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
(三)體現新時代特征
1.勞動形態與時俱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賦予勞動新的內涵,對勞動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代的勞動特征不再是勞動密集、價格低廉、簡單重復,而是技術密集、創新思維、智慧擔當。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時,應側重于在專業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技能性、創新性、智慧性。
2.勞模精神煥發新時代光彩。勞模精神始終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需要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智慧型人才,勞動模范標準因此得到了延伸。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勞模不斷涌現,但勞模的核心價值始終不變,那就是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
(四)構建多方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意見》明確提出,將勞動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教育不能只依靠學校,更重要的是家校配合,三方參與,全力保障。勞動教育不同于學科教育,勞動教育應滲透到教育的所有環節。在家庭層面,家庭教育不僅要配合學校開展家庭內勞動教育活動,也要按照要求記錄孩子的勞動過程,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學校層面,依據國家及地方相關文件精神,制定勞動教育實施細則,教學單位將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增加培養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人才培養目標。社會層面,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政策明確要求科技、文體類事業單位、公益性場館、教育基地義務配合學校的勞動實踐活動。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引導企事業單位與學校合作,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勞動實踐,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勞動教育機制。
參考文獻:
[1]王旭紅.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問題與對策[J].池州學院學報,2011(04):151-152.
[2]李倩.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路徑探析[J].新一代 2019(13):37.
[3]丁志健.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育人實踐路徑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9(01):105-106.
[4]聞學軍.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現途徑探討[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78-82.
[5]周揚帆.探究新時代高職院校強化勞動教育的途徑[J].經濟師,2019(10):254.
[6]柳俊.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育人的實踐路徑探析[J].科技視界,2019(32):197.
【本文系2021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蒲杏媱澣宋纳缈祈椖壳嗄觏椖空n題“新時代新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研究與實踐探索”(XJEDU2021SY05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