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將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創新,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當前廣大教學工作者重點研究的課題,這也是音樂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藝術性、創造性較強的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和認識,并從中找到規律和節奏。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豐富飽滿,呈現立體式、開放式音樂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我、發揮獨具匠心的創造力,使學生對音樂有全新的認知。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創新能力
在音樂課堂中培養創新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也十分受益。當下的音樂教學已經不再簡單地停留在平面教學上,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具有層次感和邏輯感,上升到多維空間,構成一種立體的藝術,可視性、聽覺效果更具沖擊力。因此,小學音樂教育要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背景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而服務。在今后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音樂學習效果,培養出優異的創新能力。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沿用傳統老舊的教學模式
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在以往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習目標與學習成績相聯系,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注重專業知識的講授,忽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缺乏音樂課堂中該有的活躍氛圍和趣味性,消減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對音樂的熱愛。因而,改變應試教育教學理念是勢在必行的,教師應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多種教學方式,將新穎的教學方法貫穿于教學之中,這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行動力,還能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小主人,全面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忽視學生的興趣和思維
教師一般是由主觀意識和習慣的養成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按照教案內容傳授給學生相關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聆聽,這種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漸下滑。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自身經驗的運用,缺乏創新性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如素質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等。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科的熱愛,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課堂上不斷探求和思考,開拓他們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
(三)創新課程缺乏音樂元素
在教育教學上,“創新”這個詞喊得非常響亮,同時教師也去嘗試執行,但是總是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離創新還是有一段距離。有些音樂創新課程為了能夠有新意,構建活躍課堂,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打著音樂的旗號創新成美術課、手工課,甚至成了詩詞大會。有些教師會通過播放一些背景音樂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通過音樂的旋律來映射美好的畫面,讓學生將想象中的畫面通過繪畫來展示,這種毫無邊際的想象摻雜著更多美術色彩,遠離了音樂元素,創新效果難以實現,音樂課形同虛設。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營造情境,展開想象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學習氛圍,因此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舒適的學習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小學生天性活潑,本身就具備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獨具匠心的創造力,他們對新型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因勢利導,喚起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和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學情和性格特點來創設多樣化情境。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談一談自身體會,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在上欣賞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指導,讓他們知道每一首經典曲目中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主要體現在歌詞、節奏、節拍以及創作背景中,同時在歌曲的標題上也有作者的情感表達,能夠凸顯整首曲目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學習小學五年級音樂中《草原小姐妹》這一節時,主要是讓學生能夠了解蒙古族人的生活習俗、性格及環境、民族文化等內容,教師可結合蒙古舞的舞蹈動作加強學習。首先,教師可先讓學生們通過題目來展開聯想,想象一下為什么歌曲的名字叫“草原小姐妹”,說一說自己對題目的理解,接下來可以簡單為學生介紹草原小姐妹的故事,通過故事讓學生們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師可將這首《草原小姐妹》的曲子播放出來,讓學生們認真傾聽,思考一下曲子是用什么樂器進行演奏的,隨著旋律的變化,幻想一下草原上小姐妹的畫面。與此同時,欣賞完這首曲目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聽一下《草原贊歌》這首曲目,再學習相關的舞蹈動作,加深體會,讓學生對比一下兩段曲目有哪些特點,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之處,伴隨著音樂的旋律舞動起來。教師要積極營造情境氛圍,在不同情境之下獲得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展開想象,在欣賞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再用舞蹈的形式展示出來。教師應意識到創新能力對于音樂學習的巨大幫助和作用,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方式要逐漸放棄,要將更多的教學精力放在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音樂體現的不僅僅是藝術創作活動,也能夠體現出一個人具備怎樣的思想和人格特點。教師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幫助學生不斷加強思想和人格修養。
(二)實踐教學,發揮創新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大膽打開教學思路,讓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開放式,讓學生們在音樂課堂上活躍起來,多給學生們展示自我的機會。小學音樂教師要在教學期間,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在課堂上多讓學生們聽些名人名曲,嘗試著讓學生們即興演唱、表演,融入舞蹈、戲劇、音樂劇等元素,呈現出煥然一新的畫面。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教師一定要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和音樂思路,讓學生能夠盡情發揮想象,去感知音樂帶來的無限魅力和生命力。音樂是門藝術,學習音樂也需要一定的天賦,有的學生天生就是唱歌的好苗子,再加上后期專業的訓練和深入的學習,便能夠熟悉掌握樂理知識,對音樂有濃郁的學習興趣,進而成為優秀的音樂者。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處于喜歡音樂、喜歡唱歌的層次,對音樂并沒有太大的天賦,這就需要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培養,創建展示學生表現力的平臺,讓學生們在課堂中表演。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一些詞句,讓學生們來譜曲,反之,傾聽曲子后,學生可以嘗試填詞,這樣不僅能夠喚起學生的熱情,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堂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中,一定要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音樂學科為學生提供了獨特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上更加有表現力、想象力、創造力,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充分發揮音樂育人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文華.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策略[J].知識文庫,2021(8):41-42.
[2]張紅艷.淺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41-42.
[3]林翠紅.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小學音樂教學研究與探索[J].北方音樂,2020(23):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