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
摘要:新時期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化推進,當前初中階段的語文教育中發生了諸多的變化,閱讀與寫作這兩個環節得到了教育人員的重視。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體系的兩個重要環節,二者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唯有發揮“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優勢,才能夠真正的輔助初中生實現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側重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以閱讀訓練幫助學生積累素材、積淀情感,以寫作訓練深化學生閱讀理解。對此,文章中探究了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策略
從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任務來看,幫助學生習得知識和技能則是最主要的目的。初中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作文則是學生運用書面語言的方式對多姿多彩的世界進行展現、對真情實感的內容進行傳遞的過程。然而,在日常的習作方面,教師常常會發現學生沒有東西可寫,這就難以保證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在日常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抓住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通過強化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的方式,在二者有效結合的基礎上實現寫作水平的提升。
一、立足語文教材,發掘結合資源
教材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參考依據,初中語文教材中選錄的文章都是經過慎重選擇編制而成的,不論是文章質量,還是文章的思想,這些作品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初中生只有掌握了教材中的這些內容就能夠更好的將這些知識融入到寫作之中。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則需要在教學期間引導學生運用這些內容進行寫作,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發揮教材的價值。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知識,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方式了解教材中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文章來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文章之中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增強自身感悟與理解的能力。以《皇帝的新裝》一課的教學為例,在閱讀后,學生在最開始尚不明白皇帝為什么穿著本不存在的衣服,通過教師的講解后,學生才會明白其中的寓意。在閱讀后,教師結合故事創設了情境,將文章中的對白設計成舞臺劇的形式,這樣學生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參與對文章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在寫作的時候學生就可以運用這種寫作手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使得學生在今后閱讀學習的時候遇到該種類型的文章可以準確的弄明白文章所傳達的意思。
二、調整閱讀目標,促進讀寫遷移
在初中語文閱讀學習方面,對于閱讀教學目標的設計需要指向讀寫遷移,這樣可以實現讀寫教學的有效結合。優化設計閱讀教學目標,既可以突出讀是為寫做鋪墊的理念,同時也能夠對寫作教學的目標進行分解,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實現讀寫互利共贏,輔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文章內容,深刻的理解文章中的寫作技巧,真正的實現“以讀促寫”效果。以《春》一文的閱讀學習為例,本篇作品文筆優美,尤其是凸顯在寫景方面,所以閱讀教學目標的設計重點在于寫景方法上;以《列夫·托爾斯泰》,該篇作品閱讀教學目標的設計,主要側重在比喻、夸張等寫人手法;以《我的叔叔于勒》一課的教學為例,該篇小說作品需要學生抓住情節特點,在教學目標的設計方面,可以通過按照原文的風格來續寫故事、補寫人物心理活動等訓練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能力,該種教學形式的設計既反映了利用現有教材為學生示范的目的,同時還能夠使得寫作反作用于閱讀,強化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強化閱讀指導,增強讀寫效果
目前,初中階段的學生面對中考壓力,且需要學生閱讀學習的文章數量比較多,自然學習任務中。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詳細的進行講解,當然時間上也不允許。在閱讀教學期間,教師唯有詳略得當的組織學生閱讀,才能夠獲得理想的閱讀效果。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強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依據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與閱讀階段,篩選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范文,并指導學生自主設計閱讀目標,并帶著問題來閱讀文章,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以《濟南的冬天》這篇散文的教學為例,由于本篇作品描述了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也傳達了作者對家鄉濃厚的情感。所以,在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學習,通過對文章中優美段落的摘抄來積累寫作素材。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期間,教師則需要關注學生知識面的拓展,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與自身發展相符的作品,從文字表層到文章內容,再到文本主旨,了解文章布局結構、寫作技巧等,從而提升學生的讀寫效果。
四、開展寫作活動,提升閱讀效果
初中語文的寫作屬于一項持續性的練習活動,單純的憑借學習他人的作品、閱讀名家著作就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該種方法雖然有著一定的效果,但是有限的,依舊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通過寫作活動來鍛煉學生的知識技能應用能力,真正的擴大閱讀效果。以《春》這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使用比喻、比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仿寫訓練,這樣就可以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有效的訓練。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駱駝祥子》、《海底兩萬里》、《昆蟲記》等名著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寫讀后感,這樣學生就能夠對作品中的語言、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社會狀態等方面的觀點與看法進行闡述,這樣就可以深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與感悟,還能夠深化學生對世界及人生的認識。因此,對于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組織各種各樣的閱讀和寫作活動,給學生展示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機會,從而激活學生參與閱讀和寫作的積極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學體系之中,閱讀和寫作屬于兩個教學板塊,通過這兩個版塊可以對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及應用能力進行檢測。通過有效的閱讀可以使得學生積累語言、積累技巧、積淀情感,通過有效的寫作可以使得學生敢于想象、敢于思想、敢于表達,通過二者的結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有意識的通過閱讀訓練來輔助寫作教學,以寫作為目標導向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不斷的提升初中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馬夢思.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互動探析[J].學苑教育,2021(32):49-50.
[2]吳金文.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3):107-108.
[3]馬雪艷.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1(31):27-2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