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
摘要: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中職教育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指示,嚴肅學風、校風,抓緊德育工作,攜手德育相關部門、輔導員教師、任課教師等等,構建德育教育新模式,創新德育教育新發展。古往今來,多少詩書經典、文人志士都提出先進思想、先進理念;基礎學科、音樂、體育、美術等更是詮釋著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推進中職德育工作有著天然的基礎,教育者應當攜手學校各部門力量建設德育新模式,打造德育長效機制。本文將結合立德樹人啟發與思考、立德樹人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教育路徑進一步解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學校工作部門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立德樹人;中職德育;教育路徑
新時代背景下,立德樹人先進思想有著天然的指示作用,中職德育工作應當實際踐行立德樹人,借助其核心理論指導中職生學習與生活,培育其技能與素質,提升其綜合實力。所以,立德樹人是中職生進步和發展的基礎,是培育中職生責任感與使命感的重要途徑,相關工作部門應當攜手一線教育者共同建設德育機制,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糅合辦學目標與教學目標明確德育方向,培育中職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立德樹人啟發與思考
(一)立德樹人是中職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務
中職教育當“以德為先,以學為上”,在授人以漁的基礎上重視文化素質與職業素質教育,為職業教育隊伍壯大和水平提升做好準備。培育中職生的目的是為一線生產與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支持,保障人才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同時找到契合自身的崗位與發展方向。育才先育人,立德樹人思想基礎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誠征,提升國民文化素質與綜合素質。只有在教育實踐中樹立中職生愛國主義情懷、偉大的理想與信念、廣闊的胸懷與見識,才能夠打好思想道德基礎,培育中職生成為正直公正、踏實做人的優秀人才。立德樹人為中職德育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也是德育教學實踐的首要任務。
(二)立德樹人是中職生發展和進步的基礎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科學技術的更新迭代,我國社會思潮向多元化、個性化方面發展,各類型思想文化呈井噴式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文化交流與匯集。中職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期,在理解和表達方面還稍顯稚嫩,容易受他人觀念、勸導等的影響。因此,立德樹人定當深入人心才能夠正確中職生三觀,引領他們的認識與思考。立德樹人是中職生發展和進步的基礎,強調愛國主義思想、理性與信念教育、道德規范約束、思維與行動辯證等,德育工作當在此基礎上延伸拓展,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立德樹人是中職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的關鍵基礎,在教育實踐中將起到關鍵引導作用。
(三)立德樹人培育中職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中職生正處于關鍵成長期,在學習習慣、認識與思考、思維與行動各方面稍顯稚嫩,需要立德樹人規范其思想品德。因而中職學校應當踐行立德樹人,全面體現立德樹人教育思想,尊重學生成長規律、觀察學生的個性與需求,以符合他們認知的方式拓展德育,提高其專業技能,在此基礎上拓展其發展道路,強化其責任感與使命感。只有這樣,中職學生才能夠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決心約束自己,走出自我“小世界”,將個人理想與民族“大事業”統一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
(四)立德樹人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
立德樹人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也將在國家、社會、個人三個方面廣泛作用,為教育實踐提供新指示。目前,社會主義發展進入新階段,中職德育應當在新時期需求下繼續創新與實踐,促進中職生職業技能成長,促進中職生職業素養進步和發展。此外,更當承擔起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思想品德的育人關鍵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中職德育工作始終,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啟發中職學生的創新實踐。以此,更多中職學生能夠認同立德樹人思想領導作用,在學習與生活中重視自我約束、自我反省。
二、立德樹人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教育路徑
(一)全面德育,貫穿中職教育始終
全面德育不應當只是一句空響的口號,應當是中職學校在德育實踐中認真、盡力詮釋的。德既是社會公德,也是公民道德、職業道德、思想品德,是中職學校應當傳遞的力量,感染中職學生認識與思考,引領其進步和成長。以德為先,以學為上指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當展現德育力量,協同各部門、輔導員教師、任課教師等共同建設德育新機制。
首先,中職學校應當認識到教師隊伍在德育教育中的關鍵力量,強化其育人責任,改變中職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和方向。德育并不是思政教師、輔導員教師的責任,更是全體管理部門與教育者的責任,提升教師團隊職業能力與素質至關重要,這是全面德育的第一步。其次,中職學校應當重視教學質量、教學效率,打好中職生思想政治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拓展德育活動,進行更深層次的德育教育,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德育教育也能夠貫穿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始終,為中職生成長提供更堅實的理論基礎。立德樹人指導下的關鍵在于“人”,德育當強調以學生為本,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與需求,尊重他們的想法和表達方式,而后帶動其用行動證明自己。軍訓、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融合理論與實踐教學也能夠從根本上加強德育工作有效性。所以,中職德育工作當落實立德樹人,從根本上提高德育有效性與實效性,為中職生進步和成長打好基礎。
(二)技能素質,優化中職德育模式
中職德育應當分為兩方面指導教學,在技能培養、素質培育各方面滲透德育思想,強化立德樹人的根本指導作用。在課程設計方面,應當尊重中職生學習能力、學科認識,選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以中職生成長規律為教學目標,從根本上提升其綜合實力。在專業技能方面,引導中職生集中注意,專心致志的學習每一章節內容,在實踐教學中熟練應用,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場景中。在職業發展方面,引領其觀察和思考,充分認識社會崗位缺口、需求,以匹配現實需求的方向去努力、去試錯,而后找到社會角色定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而這也恰好體現出了職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共青團組織、德育部門、就業指導相關等都應當強化中職生職業觀念,深化職業道德教育,提升中職學生核心競爭力,為他們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光有理論指導是遠遠不夠的,立德樹人下的德育實踐活動才是重中之重,各方面應當組織實踐活動、強化實訓教學,緊密結合社會勞動、生產建設等工作,搭建與中職生職業相關的發展環節,更多學生提前到專業實踐與德育實踐當中來。輔導員教師應當積極倡導實踐,吸引更多中職學生提前參與素質拓展活動,突出德育教育在“做中學、做中教”的特色,有效提高中職生綜合能力,輔助其進入職業崗位角色。堅持立德樹人教育,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社會實踐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中職生核心競爭優勢,突出個性化、全面化培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三)文化建設,發揮德育教育功能
中職德育工作當強調環境影響積極作用,感染中職學生求進、求成,正確其思想價值取向。堅持與優秀的人文環境影響人,以良好的學風、校風突出德育教育功能。中職學??梢越Y合自身辦學理念與學校特色來拓展德育新思路,以社會核心價值觀為引導,建設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立德教育引導當“潤物細無聲”,事事皆育人、處處是教育,從根本上優化師生的認識,提升他們在校園生活的幸福感與歸屬感,促進他們專心學習或工作,在其位、謀其事。以此,師生素養步步成長,能夠適應新時期環境下的新發展與新變化。當然,更應當依托良好校園文化環境拓展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職業技能大賽等等,都是德育的有效途徑,能夠促進中職生身心進步和成長,促進中職教師盡職盡責踐行德育。
德育實踐中,學生沉迷網絡荒于嬉的例子比比皆是,也在不正校園文化影響下斷送了很多學生的青春和未來。中職校園文化當引以為戒,強化學生時間觀念,引導其正確使用網絡,形成自上而下的嚴肅風氣,嚴正校風、學風。而德育實踐中,德育銀行、家庭德育、德育活動等的應用也行之有效,學校決策者、管理者當充分認識到這些渠道的重要性,而后依據其建設德育工作新思路。利用德育銀行監管學生在課堂中玩手機、玩游戲的不良現象;借助家長力量規范中職生正確使用移動設備、計算機網絡等;通過社區宣傳教育傳播互聯網對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影響,強調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這些都是值得借鑒與參考的德育實例,也是環境影響德育新的發展思路,中職學校能夠通過其收獲啟發,融合到校園德育中。以此,能夠建設出健康的、規范的校園文化,培育中職生正確的生活與學習觀念,積極踐行德育,遵守立德樹人下的新規則和新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中職學校應當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融合立德樹人新思想踐行全面德育,將德育滲透到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中,同時以積極的校園文化環境影響人、約束人。只有這樣,中職學生才能夠在良好的德育環境下成長,成長為符合新時期社會崗位需要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丁紹東.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全過程——在中職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思考[J].湖南教育(C版),2021(08):58-59.
[2]韋忠華.立德樹人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路徑探尋[J].中學教學參考,2021(06):91-92.
[3]姚海燕.中職學校“立德樹人”任務系統化落實的路徑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