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
摘要:隨著信息網絡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獲得信息的來源越來越多樣。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給學生帶來豐富的信息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會給學生的生活產生很多消極影響。例如,一些不法分子的不實言論,對網絡環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同時,隨著社會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思政體制改革提上日程。那么如何解決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問題,成為高校教育問題的重中之重。本文將根據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效;思政工作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高校重點工作之一,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及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不斷進步,網絡對許多行業都產生了影響。網絡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加的不容忽視。網絡信息以資源眾多,且更新速度快的特點吸引了不少學生。網絡在給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向學生傳遞了一些負面的信息。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加強教育減少甚至消除網絡信息帶給學生負面影響的信息。為此,學校有必要在明確網絡時代下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基礎上,探尋更多切實可行的工作路徑與應對策略,從而使得高校思政工作得到真正落實。
一、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實際挑戰
(一)容易被虛假信息蒙蔽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錯綜復雜的網絡環境,也給大學生使用電腦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對于剛成年的大學生來說,思想意識薄弱。辨別信息的能力較差,對于沒能辨別是非的虛假信息進行查閱甚至于轉發傳遞信息。由于我國現在還沒能建立全面的網絡信息監管體系,對于網絡監管還存在著很多的漏洞,面對監管存在的種種困難,這就使得高校開展思政工作存在很大的壓力。
(二)對意識形態的挑戰
高校學生在網絡時代下可以利用互聯網以及微信、微博等各種新興媒介,隨時隨地獲取各種信息資源,并主動參與到信息傳播隊伍中。由于網絡開放性較高且具有低門檻的特點,因此使得許多不良思想文化也摻雜其中,在對我國優秀文化產生一定沖擊影響的同時,也比較容易導致部分高校學生的理想信念產生動搖。網絡時代下,高校思政工作雖然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海量信息資源,但多元思潮的相互碰撞與沖突,也為高校學生以及思政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帶來一定挑戰。
(三)網絡給學生的價值觀造成影響
大學時代對于學生三觀的建立,人格的養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網絡信息以其信息量大,信息更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備受當代大學生的喜愛。但網絡信息的傳播存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在傳播一些優秀文化的同時,虛假的文化也混在在其中。我國對網絡信息的監管力度還遠遠不夠,導致網絡信息不需要經過有效過濾和監管就可以傳播。若不能及時的對學生錯誤的思想加以矯正,學生也沒有防范虛假信息的能力,很容易將學生帶入歧途,影響學生的人生發展軌跡。
二、解決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網絡思政教育工作力度
由于我國互聯網的產生時間較晚,雖然能夠為人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但因很多體系不健全的就會給人們身心帶來不良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開展的思政教育工作也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特征,對于學校的教職工也要開展,思想政治的教育。要將網絡成為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重點,而是要合理的借助網絡設計思政教育計劃,一方面要廣泛的利用網絡的思政教育資源,培訓思政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是要盡量將網絡轉變為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寶地,彰顯網絡時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價值。
(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對于缺乏社會經驗的當代大學生來說,缺少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而面對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一些缺乏自控力的學生容易誤入歧途,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網絡時代中存有信息較多,包括暴力,不健康的信息,其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大學生身心的健康。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好奇心重,若其長時間和這些不良信息接觸,將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高校思政教師要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發展學生自身對信息的分辨能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大學生很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學生對于信息的甄別能力,及當下信息監管體系的不全面成為網絡問題的主要障礙。因此,為了提升大學生甄別不良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自控能力,就要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提高政工人員的政治修養
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重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政治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修養。為了提高高校單位的整體素質,必須全面培養政治工作者的素質意識、道德觀念、熱愛工作。一個高校的政治工作者的素質與他們的自我意識和敏銳感有關。在實際的交流活動中,政治工作者可以從各個層次的言談舉止中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只有不斷加強自我素質建設,才能提高自我意識和判斷力。
三、做好高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
(一)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奠定基礎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我國未來的發著起著重要的作用。面對,不斷深化的教育體制改革,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上了日程。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可以促使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同時結合學習的專業課知識,讓當代大學生成為綜合性人才。高校應堅持不懈的對大學生提供思想政治的指引,為建設社會主義提供人才基礎,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資源保障,并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軌跡
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的教育力度,建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在學生中進行宣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使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正確的把握方向。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后,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提供了正確的方向,將自己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自己的人生無悔。
(三)有利于大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指出,人格發展要經歷以人的依賴關系的“依賴人格”,以物的依賴關系的“獨立人格”心個性全面發展的“自由人格”三個階段。對于大學教育主要有兩個重點,第一點,大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只有掌握了專業知識才能,才能擁有安身立命之本,才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第二點,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大學生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使其學會關心集體、關心社會和關心他人,對大學生人格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又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代大學生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學習,樹立起自己的責任意識和社會意識。面對新時期對于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環境錯綜復雜的現狀,各個高校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策略,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胡倩.談構建高校思政工作網絡的必要性和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01):1-3.
[2]鄭磊.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創新探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1):26-29+40.
[3]李天予.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芻議[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6):213-214.
廣東肇慶 肇慶學院 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