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李嘉穎
摘要:目的:探討在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中予以全程護理干預的效果以及對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兒科收治的86例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全程護理干預,對比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治療依從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干預后,觀察組FVC、PEF以及MVV等肺功能指標水平均較對照組更優(P<0.05)。結論:在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中予以全程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關鍵詞:小兒哮喘;霧化吸入;全程護理;肺功能
小兒哮喘是臨床兒科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該病具有病情發展較快、容易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等特點,如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可引起氣道痙攣,進而導致窒息死亡[1]。霧化吸入是治療小兒哮喘的常用手段,治療效果確切,但受使用方法、藥物、患兒依從性以及家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促使治療效果不佳。本研究將我院86例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在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中予以全程護理干預的效果以及對肺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兒科收治的86例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5.67±2.12)歲。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5.64±2.2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患兒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協助患兒實施各項常規檢查,并予以日常生活管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全程護理干預。(1)健康宣教。向患兒及家屬講解哮喘相關知識,包括哮喘發作時的臨床表現、疾病引發原因、臨床治療方式以及治療效果等,加強患兒及家屬對哮喘的自我監測,指導患兒家屬用藥治療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和用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指導患兒及家屬掌握霧化吸入裝置的正確使用方法,并告知霧化吸入對于治療小兒哮喘的重要性。(2)心理護理。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時容易出現窒息,使患兒產生極大的恐懼感,針對患兒的心理狀態應加強與患兒的溝通交流,根據實際狀態予以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患兒了解哮喘發作時的主要癥狀、不良反應以及防治措施等,有效緩解其因疾病產生的恐懼感,以此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3)霧化設備選擇。對于<4歲的患兒需以面罩式霧化吸入設備,>4歲的患兒則以噴嘴霧化吸入設備。(4)霧化吸入干預。在實施霧化吸入治療前,對設備加以檢查,查看是否正確連接,并將氧氣流量和溫度調整到適合的范圍,霧化吸入治療所需的藥物需現配,藥物配置完成后協助患兒取治療體位。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并檢測干預前后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峰流速(PEF)以及每分鐘最大通氣量(MVV)等肺功能指標水平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使用統計軟件SPSS23.0處理,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計數資料,分別使用t檢驗、χ2檢驗,P<0.05說明差異顯著。
2結果
2.1 兩組治療依從情況對比
護理后,對比兩組治療依從率,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FVC、PEF、MVV分別為(2.51±0.59) L、(213.12±11.12) L/min、(62.78±10.56) L/min,對照組分別為(1.61±0.43) L、(169.37±10.12) L/min、(51.66±14.78) L/min,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近年來,小兒哮喘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其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和護理才能得到良好控制。由于患兒年齡較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受疾病折磨會產生煩躁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有研究證明在患兒霧化治療過程中予以全程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兒情緒,提高霧化吸入治療效果。
全程護理可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及護理意識,護理人員在積極與患兒及其家屬溝通中培養和諧的護患關系,提升患兒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從而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并加強家長遵醫囑的觀念,協助監測患兒的病情變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依從率較對照組更高(P<0.05),提示全程護理干預有效性較高;另外,觀察組干預后FVC、PEF以及MVV等肺功能指標水平均較對照組更優(P<0.05),提示全程護理干預可強化霧化吸入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中予以全程護理干預效果顯著,不僅利于改善患兒的通氣功能,緩解其哮喘癥狀,還能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促進病情盡早康復。
參考文獻
[1]楊麗.全程護理干預在小兒哮喘霧化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