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爽
摘要:自接手《動畫概論》課程后,就不斷嘗試將思政主旨融入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各個環節,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與當今社會主義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國家歷史等思政內容深度融合,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培養成愛國、愛家的優質青年人。
關鍵詞:動畫概論;思政;教學改革
一、課程概況
動畫概論課程自2011年就已開設,截至2021年,此課程已開設10余年,授課對象為歷屆動畫專業本科生,累計授課人數有600多名學生,本課程是動畫專業的大類基礎理論必修課,是目前本科培養方案中唯一的動畫理論課程。
二、教學改革情況
(一)趣味翻轉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動畫專業學生對于理論課程內心的排斥,故每年課程開展階段,學生課堂積極性較弱;在整個課程開展過程中,學生作為教學客體,缺乏參與感,與社會時事無法建立鏈接;另外由于期末結課方式為閉卷考試,學習壓力較大,對這門課程更是缺乏“好感”,種種原因導致課程效果不佳,處于“死記硬背”階段,以應付最終考試。
根據上述現象,進行教學方法的改變,建立20分鐘翻轉課堂,在這20分鐘內學生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設定當次課程章節內容的相關思政主題,例如中國動畫章節,設定中國目前的優質動畫作品介紹,及幕后不為人知的秘密。通過分享,學生主動去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的前世今生,闡釋學生個人觀點,提高參與度,同時通過辯論形式,加深觀點印象。
(二)各國動畫對比,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在20世紀60年代上半葉,中國動畫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那一階段,中國動畫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例如水墨動畫、剪紙動畫、剪影動畫等,很多類型的動畫是中國自有的動畫品種,但由于時代的更迭,歷史變遷,很多動畫種類沒有得到發揚,而消失于眼前。
目前中國動畫是復蘇的狀態,經過不斷傳遞,學生們目前看到的動畫片中,國外動畫占比逐年減少,中國動畫占比逐漸增多,其中關于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品類更是數不勝數,對于中國動畫學生們的認可度較2016年以前,有了顯著的提高,讓同學們不再以國外為榮,而是樹立文化自信,摩拳擦掌的準備投身建立本國的動畫帝國。
(三)以史促新,積極參與國家級設計賽事
《動畫概論》課程中,不但講解了國外動畫的歷史變遷,同時中國動畫的興衰也給出了原因,以史明鑒,以曾經的輝煌為警,《大鬧天宮》中將原本孫悟空獨立戰勝牛魔王的情節,改為孫悟空喚醒群眾,齊心協力打敗牛魔王的情節,目的是隱喻作者的愛國情懷,另一方面也是文以載道的傳統意識。
發展至今,動畫的作用似乎更加注重娛樂的部分,但未來的動畫者,要積極創新,延續和發揚中國動畫的精神,憑借此種精神,課題負責人獲得第十七屆廣信搞笑教育信息化大賽評比優秀獎,主持并完成科學研究工程·創新創業項目一項;指導同學們參與中國大學生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兩項,“中南星獎”設計藝術大賽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
三、課程教學效果
《動畫概論》課程是動畫設計學科的核心課程,通過學習,學生們對于動畫理論課有了全新的認知,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育才,同時育心,培養學生們中國式、民族式審美,建立文化自信,將我們的根深深扎在中國這片土壤中,以“立德樹人”的號召,打造具有工匠精神、先進文化、正確價值觀的動畫人才。
(一)教材建設
經前期調查,目前《動畫概論》教材圍繞專業知識展開較多,思政觀點較少涉及,故通過此次課題研討,調整課程思政觀點,融入符合國家價值觀的導向內容,并更新課程相關案例,使教材更符合時事觀點,更融入教學客體的日常生活,減少冰冷感、距離感。
(二)期刊論文發表
關于《動畫概論》課程思政方面內容所發布的論文,經知網檢索只有5篇,相關文獻較少,對于此本課程的深入研究還需再進行補充探索,努力取得其中補充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在線課程建設
目前國家形式,對于文化產業大力支持,思政文化進入課堂,動畫產業對于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優質品德都多有涉及,公眾對于國產動畫的信心也與日俱增,群眾基礎逐漸擴大,《動畫概論》課程成為思政課程傳播的重要載體,成為公眾重新認識中國動畫的全新開啟讓更多年輕人找到興趣點,成為思政內容的受眾者。
(四)培育教學成果
《動畫概論》課程在開展過程中,不僅注重課上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會延伸至課下的實踐內容,制作相關思政主題作品,參與國家級別設計賽事,進行創新創業轉換,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終目的。
基金項目:廣西師范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資助字樣“短視頻時代,廣西師范大學動畫專業民族特色人才培”(項目編號2021JGA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