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持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成效,打造現代化、智能化的教育模式,豐富教育手段,降低學生對于英語單詞記憶及測試的抵觸情緒。越來越多的教師嘗試轉變思路,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組建新的教學平臺,為英語教學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該文以英語教學中的單詞記憶與測試作為切入點,系統探討計算機技術框架下,英語單詞記憶的新路徑與單詞測試的新方法,形成動態化的學習機制,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英語單詞 ?計算機 ?學習記憶 ?測試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11.5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0(c)-0000-00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 English Word Memory and Test
JIANG Shuanghua
(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Yongzhou, Hunan Province, 425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create a modern, intelligent educational model, enrich educational means, reduce students' resistance to memorizing English words and testing, more and more teachers try to change their thinking, integrate teaching resources,set up a new teaching platform, and create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English teaching. By taking word memory and testing in English teach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new ways and methods of word memory and word testi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forms a dynamic learning mechanism, adapt to the learning needs of different students.
Key Words: English words; Computer; Learning and memory; Test; Application strategy
計算機技術與教學活動的結合,延伸了教學內容的范圍,擴充了課堂知識的容量,為學生創造出真實的學習環境。為更好地發揮計算機技術的作用與價值,提升英語單詞記憶的水平,豐富單詞測試的路徑,教師應當調整思路,有目的、有計劃地將計算機技術融入英語單詞記憶及測試環節,創造全新的英語教學機制,以增強學生掌握單詞的能力以及應用水平。
1現階段英語單詞記憶與測試的情況分析
現階段,客觀梳理學生在英語單詞記憶以及測試方面的表現,有助于教師從整體上掌握在單詞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正視教學的薄弱環節,為后續優化調整教學活動提供方向性引導。
單詞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和核心,是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重要前提。現階段,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較重視單詞教學,在講授新課或者習題練習時,往往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引導學生掌握單詞的詞性、含義以及使用場景[1]。但是,多數教師仍以機械性地背誦為主,學生缺乏針對性的記憶方法指導。其結果不僅導致學生單詞記憶的低效,還降低了學生對于單詞記憶的積極性。為檢測學生的單詞記憶效果,多數教師經常采取隨堂測的方式,但這種測試的單詞范圍有限,難以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單詞掌握的基本情況,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對教師產生誤解,影響后續教學計劃的設定以及執行[2]。另外,單詞測試后,教師需要時間和精力進行批改,增加了工作負擔。因此,教師有必要積極轉換思路,將更多的教學方法以及教育資源引入到相關教學環節,通過持續優化教學環節,扭轉英語單詞記憶方法單一以及單詞測試不全面等問題。
2計算機在英語單詞記憶和測試中應有的重要性
計算機在英語單詞記憶以及測試中的應用,推動了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加速了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于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有著極大的裨益。
2.1間接提升單詞記憶和測試的成效
計算機與英語課程單詞教學活動的融合,充分發揮出計算機的輔助教學的價值與作用,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CAI以及CALI兩種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的合理化應用,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開展自主學習,實現學生由被動性接受轉變為知識學習的主體[3]。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承擔起學習活動發起者、組織者及指導者的作用,借助計算機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營造出便捷化的學習平臺,利用練習模式、對話模式等不同的教學模塊,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
從實際的課堂效果來看,計算機在英語單詞記憶以及測試中的應用,可以間接提升教學成效,實現教學效率的穩步增強。作為一種成熟的教學方法,計算機技術實現了單詞記憶及測試方法的創新,將教師從繁重的單詞板書及單詞筆記中解放出來,減少了教學工作壓力,營造出更為輕松、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以圖片、視頻等不同的方式,將單詞生動地展現出來。這種展現不僅完整呈現了單詞詞性、含義,也擴展了單詞使用的范圍,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拓展近義詞和反義詞,引導學生利用聯想記憶進行單詞的記憶與背誦,擴大詞匯量。同時,教師利用計算機終端設備進行單詞測試,學生在終端默寫單詞,然后由計算機后臺對默寫情況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給出相應的分值,教師根據分值,評估學生單詞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確定后續的單詞教學重點,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單詞的記憶和運用。
2.2隱性創新單詞記憶和測試的模式
根據美國學者Rogers的相關理論,當某種事務具有比較優勢、兼容性以及可操性,其可以有效引發創新現象,促進事物的向前發展。計算機技術與傳統的課程教學方法不同,其依托多媒體技術等路徑,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4]。以計算機技術為切入點,教師可以將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教學資源進行全面整合,豐富英語單詞記憶的路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自發進行單詞的學習以及拓展等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摸索出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式。在這種單詞記憶教學模式的驅動下,教師不斷積累相關的教育教學經驗,有針對性地優化單詞教學環節,形成動態化的教學模式,達到“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目標,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3計算機在英語單詞記憶和測試中的應用策略
英語單詞記憶及測試過程中,教師在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原則的引導下,從多個維度出發,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持續發揮計算機技術在單詞記憶、測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扭轉英語單詞記憶和測試方式單一等問題。
3.1有序做好課前應用
計算機在英語單詞記憶課前導入環節,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確保英語單詞的呈現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合理設計課件,強調課件內容完整性、準確性與趣味性的兼顧。考慮到英語單詞記憶較為枯燥,學生在記憶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效率不高的情況較高。因此,課件設計中,需要以單詞記憶內容為基礎,做好視頻、圖片等資源的合理應用,力求在視覺上對學生產生沖擊,加深學生對于單詞的印象[5]。例如:制作PPT時,教師可以添加動畫背景,利用形式上的創新,增加學習內容的吸引力。同時,教師在導入環節,需要開展大量的準備工作,挑選合適的英語音頻、視頻以及動畫短篇,并根據單詞記憶的需要,對上述教學資源的呈現時間做出優化,形成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課件結構,以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精準把握學習重點,合理進行時間、精力的安排。
3.2合理做好課中應用
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營造逼真的語境,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單詞的內涵以及使用。根據以往的經驗,詞匯難易的關鍵在于發音及語境的創設,考慮到漢語與英語在發音方式上的差異,部分學生在單詞的發音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影響了學生對于單詞的記憶能力。 因此,教師可以靈活運用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播放CNTV等新聞片段,實現語境的創設,學生不僅熟悉單詞的發音,還加深了對單詞的理解水平,降低了英語詞單詞的記憶難度。除了進行語境的營造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圖文并茂,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其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任務之中。
3.3強化做好課后應用
在英語單詞的測試環節,教師可以設置課后情境,指導學生下載英語單詞學習軟件、設置測試任務等方式,打造多元化的測試方式。針對英語單詞測試的要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下載相關英語學習軟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對學生英語單詞掌握能力的精準評估。同時,在學習軟件的支持下,布置課后任務,加強了家校合作,為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還可以利用拍攝學習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展現對單詞掌握程度,增加學習自信心。
4計算機應用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
計算機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需要認真總結經驗,梳理教學規律,掌握計算機技術應用環節的相關注意事項,以此為契機,推動計算機技術在英語單詞記憶以及測試中的合理化應用。
4.1計算機應用角色的轉換
計算機作為輔助手段,在應用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單詞記憶及測試的不同階段,做好教師、學生的角色定位,采取教師主導法、學生主導法以及師生交互法,構建完整的課堂學習架構,通過教學角色的定位,促進計算機在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具體來看,在新授課環節,教師需要著眼于學情,結合單詞的內容,利用教師主導法,在計算機終端布置相應的單詞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以單詞的解釋以及特點分析為主,利用計算機學習任務,學生在單詞記憶任務的驅動下,根據自身情況,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完成知識的自主學習。在單詞記憶成果測試或者復習課環節,教師則需要堅持學生主導,通過計算機終端,預先設置檢測內容,學生登錄終端,完成測試任務。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強化單詞記憶,教師可以在終端設置不同的模擬測試,學生可以靈活安排模擬測試的時間,對自身單詞掌握水平進行評估,結合評估結果,調整學習方案,在保證單詞記憶牢固程度以及單詞應用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構建自主化、高效化的英語學習模式。在計算機應用角色轉變環節,教師應當注重做好與學生的交互工作,通過必要的信息溝通以及交流,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想法、學習動態,綜合評估基本學情,著眼于學情,調整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場景,實現教學方法、課程安排的動態調整。
4.2計算機網絡學習平臺的構建
為確保英語課程教學成效,降低學生的抵觸情緒,教師應當有目的地將慕課、多媒體等不同的資源進行整合,持續提升課程趣味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需要著眼于實際,從網絡平臺搭建、平臺內容更新等若干角度出發,穩步推進計算機網絡學習平臺教育作用的發揮。具體來看,教師應當積極接觸現有的計算機網絡平臺,熟悉教學軟件的功能以及操作要求,在此基礎上,制訂計算機網絡平臺的應用方案。在網絡平臺內設置單詞記憶以及測試模塊,便于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需要,完成相應的單詞記憶、測試任務,實現教學質量的自測。為了適應現階段英語單詞學習的相關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綱要的前提下,明確教學目標,利用集體備課的方式,對單詞教學資源開展全面整合,持續豐富教學資源,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群體的學習要求,便于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穩步增強英語詞匯教學質量,持續發揮計算機網絡學習平臺的作用[6]。
5 結語
單詞記憶作為英語課程的基礎模塊,是整個英語知識體系的基礎與前提。為激發學生對于單詞學習的主動性,該文嘗試以計算機技術為平臺,著眼于英語單詞學習的基本學情,有針對性地制訂技術應用方案,充分發揮出計算機在英語課程教學方面的優勢,促進全新英語課程教學形態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徐艷云,程祖群,范曉怡.單詞記憶App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4):133-135.
[2] 徐娜.結合信息技術創新單詞記憶模式——小學英語單詞教學的新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88-89.
[3] 李燕.計算機測試技術與保護技術在計算機軟件中的應用分析[J].決策探索(中),2020(5):82.
[4] 張長華.計算機軟件測試技術探討[J].才智,2020(9):241.
[5] 張琳.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
[6] 王慕雪.物聯網英語術語特征與漢譯方法[D].青島:青島大學,2020.
基金項目: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湖湘民俗文化的生態翻譯研究》(項目編號:XSP21YBC220);湖南省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專項課題《“一帶一路”湖湘文化對外傳播的語言生態研究》(項目編號:XYJ2019GB42);永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態英語教學創新研究》(項目編號:YJK020A012)。
作者簡介:蔣雙華(1979—),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