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對優秀專業人才的標準和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大。中職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應用型人才,為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今中職學校的辦學條件逐步好轉,辦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中職學校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立足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就業指導,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保證學生未來的順利就業。該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中職生就業指導教育的著重點和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生 就業指導教育 著重點 對策 中職學校發展 新時期
中圖分類號: F241.4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0(b)-0000-00
Key Poi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YE Wenting
( Jiangx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ician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330096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standard and demand for excellent professionals are also increasing.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Nowadays, the runningcondition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gradually improving, and the school running scale is also expanding. Under the new era backgrou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ust strengthe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based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provide correct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student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ensure the smooth employment of students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Focus; Countermeasures;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New era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推動著教育事業的改革與創新,中職院校的辦學規模近年來也在不斷擴大,每一年畢業的中職畢業生都在大幅增長,而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讓中職院校的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1]。為了讓中職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進入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與行業當中,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出應有的力量,實現個人的價值,中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對當前的教學管理工作做好調整與改善,立足于對當前社會形勢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落實相關工作,不斷提高中職院校畢業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就業創業的能力,使其能夠在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突出自身的優勢,發揮個人作用,創造更多價值,也可以彰顯中職院校的教育質量。
1 新時期下中職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1.1就業率高,就業質量低
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雖然產業結構面臨著調整和升級,但這一過渡時期仍需要較長時間,傳統產業所需要的低廉勞動力仍然巨大。對中職院校的畢業生來講,就業難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的問題。我國中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率極高,因為中職院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多為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在人才市場上占據著優勢,但是從一些調查數據來看,很多畢業生的工作不夠穩定,對工作的幸福指數較低,整體就業質量不高。很多畢業生存在專業不對口、所學知識與實踐應用脫節的情況,畢業生雖然能夠找到工作,但是在薪資待遇和福利上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有的工作甚至是短期工。因為學歷限制和家庭環境的原因,很多學生在經濟發達的城市或地區難以獲得發展機會,就業不夠穩定,辭職率高,跳槽人數多。
1.2社會需求和價值取向不匹配
從多數學生的就業傾向和實際選擇來看,他們多偏向于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和政府機關,對于中小型企業、私營企業、民營企業則不作考慮,實際上就反映出了學生自身在就業上的價值取向與整個社會實際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實際上,我國整個社會環境對于中職院校的畢業生的看法是存在一些誤區的,盡管中職院校的畢業生在專業技能和知識上有時候可能更加超過高校畢業生,整體素質可能要優于大學生,因為學歷限制難以讓這些人才真正進入到適合自己的企業和崗位當中[2]。也不乏存在一些畢業生自視甚高,過度高估自己實際能力和水平,在選擇就業方向時容易脫離實際的情況。很多人認為國營企業要比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更有發展空間,于是在進行就業選擇時直接忽視了一些發展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丟掉了原本就很好的就業機會,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后面重新進行就業選擇時也會遭遇重重困難。
1.3就業信息數據泛濫,可信度低
當前的經濟市場中各種就業信息數據的泛濫,信息的不對稱也會導致中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遇到各種問題。一方面大量中職院校、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業難現象已經成為了整個社會空前關注的熱門話題。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職業崗位卻無人可任,企業單位在招聘和選用人才時,在薪資待遇和福利上卻過度夸下海口,導致畢業生在真正參與工作時,發現實際的工作內容和薪資待遇與招聘之前的描述并不符合,于是紛紛選擇辭職或跳槽,導致人才流動,影響就業市場。還有的過分強調硬性標準,強調畢業生的學歷,提高了招聘門檻,這也會使得很多優秀的中職院校畢業生無法獲得就業機會。這難免就會滋生大量偽造學歷信息、就業信息的現象。還有些企業刻意隱瞞就業信息,依靠內推選聘人才。還有些學校為了彰顯自身的教育效果,提高學校的社會形象,爭取更多的生源,也會刻意偽造畢業生就業數據信息。整個社會就業環境缺乏良好秩序是導致畢業生就業和社會經濟建設發展難以適應的關鍵。
2 影響中職生就業的原因分析
2.1各方對就業指導重要性認識不足
受傳統教育環境、教育觀念的影響,不僅僅是學校和教師,一些學生家長也認為中職院校的畢業生只要通過在學校的學習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就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學校和教師只要履行了對學生傳達知識與技能的職責,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達成了教學目標,就能夠保證學生未來的順利發展。很多學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上缺乏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即便有一些學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有所關注,但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一味地強調學校的意愿和企業的需求,并沒有切實考慮學生自身的興趣和需求,指導工作缺乏科學性和實效性。有些學校自身雖然擁有就業指導網站和咨詢服務,但是關于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信息數據存在滯后性,很難跟上時代步伐,無法讓學生真正把握當前就業市場形勢。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職業教育和就業指導認識也是不足的[2]。學校和教師也并沒有同學生家長加強合作與聯系,共同商討科學的就業指導方案。
2.2學校自身工作體系建設不夠到位
新時期下的中職院校的教育不僅僅要關注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更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而多數中職院校只是專注于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指導,在就業指導這一方面缺乏明確的目標和系統的規劃,未能形成健全的工作體系,建設力度不足。有些學校雖然設置了就業指導課程,但是實際教學流于形式,理論脫離實踐,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有待提升,行政體系也不夠完善,工作制度不夠健全,服務體系存在缺漏,教材編制和選擇不夠科學,實踐訓練有待加強,不管是在理念、制度,還是在資金上,多數中職院校都需要進行反思和改進。
2.3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完善
在中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中,擔任這一工作的教師主要是班主任或是思政課教師。對班主任來講,所要負責和落實的工作有很多,工作壓力巨大,很難兼顧對學生科學的就業指導。而大多數思政課也是形式化,即便教師有對學生進行就業方面的內容講解,但因為學生本身處于一個比較復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自身的素養有待提升,對于這門課程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表現不一,很難從課堂上獲得真正對自身就業有所啟發的東西。所以中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對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組建專門的負責就業指導教育的教師隊伍,還要加強對教師自身職業素養的培訓,才能夠幫助每一位畢業生解決實際的就業問題[3]。
2.4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的脫節
在一些學校的就業指導課程上,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教學內容的單調,教學過程的乏味,都會極大地打擊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教學內容上以進行拓展。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師在講授有關就業的知識時,只是單純地將理論傳達給學生,并不關注學生是否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這些內容,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練缺乏重視,學校也未能就學生的實踐應用提供必要的資源和場地支持,對于就業指導多數時候是紙上談兵,這樣很難真正達成教學目標。只有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中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教育才會展現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才會真正對學生起到啟發和引領的作用。
3 新時期下加強中職生就業指導教育著重點及對策
3.1培養職業技能,夯實專業基礎
優化中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學校首先應當對就業指導專業理論教育予以完善,不僅要獨立設置就業指導課程,更要積極推動系統的就業指導教育滲透每一個專業、學科。努力讓中職院校的學生對自身專業和就業形成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認識,了解自身專業過去、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對當前的就業市場形勢有所把握,通過學校教育使學生培養起良好的職業技能,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強化中職學生專業觀念和就業理念。學生剛入校時,學校就應當參照學生的興趣和意愿落實科學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并且還要在課程設置上多多開設選修課,使學生能夠有機會進行跨專業學習。結合對中職院校畢業生學習特點和發展目標的考慮,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構建專業知識和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教育體系,理論知識教學應當服務于學生的實踐應用,不斷訓練和強化學生的崗位技能,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才能夠為學生的就業奠定基石。
3.2立足社會實情,明確指導方向
中職院校的教師必須要立足于對當前社會形勢的分析,對學生實施更加有效的就業指導教育,使其樹立起科學的就業觀念。首先,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思想,實事求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優勢和專業特色制定可行性強的就業目標。其次,職業院校學生作為社會生產與建設的主力軍,本身應當具備較強的服務理念、發展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善于抓住一切就業和創業的機會。再者,職業院校的學生因為自身教育的特殊性,本身就會存在一些自卑心理,在踏足社會、參與就業時,難免會遭遇各種挫折,這會給學生的信心造成極大的打擊,甚至讓學生留下心理障礙。所以學校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還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通過開展各種主題講座、研討會、交流會來讓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使其能夠相互幫助來緩解自身焦慮心理,從而避免就業時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能夠對就業時遭遇的各種困難與挫折以正確的態度應對,形成健康的就業心態[4-5]。
實際上,為了緩解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學校和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自主創業想法和行動予以鼓勵,結合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各種就業政策、法規制度在資源和指導上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學生能夠打破慣性思維,主動出擊。
學校還應當為學生提供真實有效的有關就業的各種信息數據,搭建高校的就業信息服務和咨詢平臺,展開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工作。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取代原有的信息交流和傳播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就業信息,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和各種就業指導機構的聯系,整合資源,簡化程序,方便學生、教師、學校和其他企業單位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找到好的工作。
3.3加強道德教育,提升綜合素養
就業指導教育中既要關注對學生職業技能的教育,也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新時代下合格的勞動者,從業者不僅要有著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要有著良好的職業道德,對自身的工作滿懷熱愛與激情,對中職院校學生的思想形態塑造和精神價值引領也離不開學校和教師的指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身的職業發展,培養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其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掛鉤,將自身發展與企業建設結合。在各專業學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滲透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夠遠離消極思想,提高自身職業道德水平,腳踏實地努力工作。
不管是負責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還是其他專業課程的授課教師,都應當以新的教育理念和就業觀念武裝自己,以宏觀的視角看待學生的發展,著眼于未來,通過就業指導來幫助學生樹立人生奮斗目標,摒棄狹隘的、過于功利的就業觀念,對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就業問題以理智清醒的眼光看待,使學生能夠以就業為自身職業生涯的出發點,堅定從容地邁出第一步。
3.4結合校企合作,提高實踐價值
有些學校因為自身缺乏對當前社會就業市場形勢的觀察與把握,很難掌握到學生所需要的就業信息,也就難以向學生解釋社會上關于就業的各種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中職院校可大力推廣校企合作模式,加強與當地企業單位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來優化學校的就業指導教育,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崗位實踐活動,使就業指導課程教師可以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方便學生深刻理解就業指導的重要性,了解崗位工作內容,強化學生的就業意識。另外校企合作還有助于學校師資隊伍力量的強化,中職院校應當充分把握校企合作的契機,邀請一些企業單位中的優秀人才入校演講,參與就業指導教育。企業優秀人才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對于行業發展情況和就業形勢有更加透徹的理解,讓他們對學生進行指導,可以使就業指導教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6]。
另外,中職院校也應當注意就業指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進一步延伸,廣泛開展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和交流,讓家長能夠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教育觀,指導孩子進行正確的就業選擇,尊重孩子的就業意愿。
4 結語
現代社會對中職院校的畢業生提出的標準和要求更高,中職院校畢業生的數量的增加加劇就業市場壓力的同時,也是驅使中職院校畢業生不斷提升自身質量的動力。學生要想就業好,僅僅是個人要做好的事情,更需要學校、教師,家長乃至全社會的支持與配合,其中,學校是主力。因此中職院校必須要對現階段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刻反思,采取行之有效的舉措進行改善,真正讓學生可以實現穩定的、高質量的就業。
參考文獻
[1] 顏遠近.中職學校如何開展升學與就業指導,合理開發人才資源[J].現代職業教育,2020(31):96-97.
[2] 邱海鋒.“慢就業”視域下高校就業指導教育的發展路向論析.[J]中國成人教育,2020(15):36-39.
[3] 王窕珊.提升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的有效路徑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29):226-227.
[4] 韓芳.創新創業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價值及意義——評《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21(6):117.
[5] 肖曉敏.例談中職學生就業指導教育中的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19(11):186-187.
[6] 鳳建煌.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相融合的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17):97-98.
作者簡介:葉文挺(1977—),男,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