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樂舉 魏麗蘋
【摘要】新高考走班過程中探索總結出全走班、部分走班和套餐制的走班模式,教師可針對不同的教學情況需要選擇適合的走班模式。選課走班模式能夠實現學生的個性成長,滿足學生自身的興趣和特長需求,這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所不能達到的。但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同樣也面臨一些問題,包括教學資源不足、教學管理比較困難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將針對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應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以此闡述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的意義和有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選課走班;生涯規劃;重要意義;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3—0032—02
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選課走班教學模式并不是一個新的制度或現象,這一模式隨著新課程改革開始應運而生,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既能夠保障所有學生接受教育,還能夠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有效發展,從這一方面來說,選課走班模式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是有益的。國內的學者在很早就已經關注選課走班模式,并且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這對于本次研究具有積極影響。
一、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有了更高要求,其一就是人才要有良好的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的最終人才培養目標與新時代對于人才的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特點。
其中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另外,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還能夠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選修課并非是學生必修課程的陪襯,而是一個課程領域,相關高校在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需要對選修課建設相應的教學目標、任務,將選修課程的優勢和作用進行發揮,并且促使其發展成為現代學校課程制度的重要制度。除此之外,筆者進行實際的研究和調查之后發現,目前國內高中課程結構呈現封閉、僵化和萎靡的狀態,不利于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現代高中學校需要進行課程結構的重組,將生涯規劃教育融入其中,并且使其成為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從而穩定持續地為現代社會發展輸出各種類型的人才資源。
二、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框架體系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經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這給予了教育事業極大的發展推力,與此同時,社會發展和學生自身也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內容框架體系方面需要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高中三年教育任務作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進行考量[1],以此來制定出適合現代高中生的、科學合理的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的內容框架體系。
高一階段:主要針對學生的生涯意識進行培養,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使其逐漸適應高中學習生活,并且對新高考具有一個初步的認知,教育內容多涉及自我認知和學科認知方面的內容,結合學校組織的各種職業體驗活動,使得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得到有效的喚醒,使得學生能夠做出適合自身的學科選擇,這一基礎階段對于學生后續兩年的學習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2]。
高二階段:主要針對學生的生涯知識進行培養,生涯知識對于學生的生涯規劃具有重要作用,學校需要分別從職業信息獲取、職業能力提升、合理職業選擇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
高三階段:主要以生涯決策力為主要的培養目標,還需要幫助高三學生做好志愿填報,樹立高三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生涯規劃的意識。
以上即為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的內容框架體系,不難看出,高一至高三的生涯規劃教育內容框架是循序漸進的,其中分別對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意識、生涯規劃知識技能和生涯規劃執行力進行了培養,這是一個十分系統的教育框架,能夠實現高中生生涯規劃能力的提升,這對于緩解目前國內嚴峻的就業形勢具有積極的作用[3]。
三、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的系統實施策略
(一)生涯規劃教育與學科教育的互相結合
現階段高中教育之所以未能實現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的提升,主要原因之一為教育過程中的生涯規劃教育和學科教育互相獨立,高中教育更側重學生的學科教育,使學生對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在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需要實現學生生涯規劃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有機結合,使得學生在日常的學科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學習到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內容[4]。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職業生涯意識、挖掘學生的職業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探索職業信息的能力。教師也需要對新高考進行相關的研究和分析,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分科選課的指導,正確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教育。同時在學校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建以班主任為主體,以學校心理咨詢室為平臺的學生學科生涯指導團隊,使得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二)生涯規劃教育與學生的多元發展相匹配
國內的學者一直較為關注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問題,學者發現很多高校雖然在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之下進行了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但是并未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涯規劃教育并未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5]。
因此在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具體可以結合不同類型的需求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其中包括春考生、藝考生、小語種考生等不同類型的學生,向他們展示出不同職業的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這也是目前為止能夠有效豐富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的措施之一。
(三)生涯規劃教育與社會資源進行整合
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與學科教育存在著較大的不同,而在實際的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想要單一依靠學校內的資源來完成是不現實的,而且這種想法之下的生涯規劃教育會不貼合社會發展實際,這一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會逐漸降低。在這種情況下,需將生涯規劃教育與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將高校、家長和社會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不同對象之間的聯系也會更強,學生對于大學專業的設置和發展具有初步認知,這是良好的生涯規劃教育的基礎組成部分。
(四)借助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進行生涯規劃教育
在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中也需要積極地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利用信息技術有利于選課走班模式得到貫徹和落實,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使得教師和學生知曉某一特定職業的發展情況,進而為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使得課程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針對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的意義和策略的相關研究和分析可知,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發展需求,后續需要大力推進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實際執行過程中,這項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選科、選考、選專業等方面,而是要通過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學會探索等,使其個人價值得到發揮的同時促進個人社會價值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梅進德,鄭彩亮.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構建[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10):68-72.
[2]王樹槐.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生生涯規劃的必要性研究[J].考試周刊,2020(86):11-12.
[3]林茵茵.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選課走班的探索與思考[J].新教育,2020(28):10-12.
[4]王小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選課走班制管理的實踐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9.
[5]蘇云靜.新高考背景下選課走班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影響與對策[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的意義和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249)
編輯:宋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