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羨儀
【摘要】梁啟超曾于《少年中國說》中出語:“少年強則中國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用這個多變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創新型教育模式紛紛涌現,對小學英語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學生學習階段的核心素養體系成為了評價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根本。小學階段作為整個學習生涯的起點,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育、成長方向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閱讀實踐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以此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學習英語,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更好了解西方世界的工具,不用依賴他人的文字、語言,以自我的第一觀念去了解西方世界。小學英語學習階段作為接觸新語言的起始階段,要更加注重英語的基礎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這兩方面能力的培養。閱讀學習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這些都是通過后天的不斷實踐學習中總結強化而來的。核心素養體系進入小學課堂,在逐步提升英語教學的速率之外,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督促學生參與到英語課堂的活動當中去,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簡述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目標,教師、家長更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在此影響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一直都是圍繞著如何提升學生成績來作為主要參考點,從而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英語能力的提升,導致教學“營養不良”。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更加注重與學生個體的教育,使其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英語學習技巧,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此外,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英語教學活動也更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提高學生對基礎詞匯、語法的掌握與運用;(2)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提高其英語核心素養;(3)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學生個人的品德教育。在實踐中教學中,不僅僅是對于知識的積累,更加重要的是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內在涵養的培養。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具體實踐策略
1.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新的語言,基本上沒有任何詞匯量的積累,加之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此時的課本讀物應當選取相對有趣的閱讀材料,這樣對于刺激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增加詞匯量的同時,更應該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調動學生閱讀興趣;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相關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會學習,提升學生的說、讀以及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適當的方式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以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在筆者的求學生涯中,教師曾采取過情景模擬再現的方式,來對我們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合理地安排課堂時間,在講解課本內容的同時,要求我們選取其中一定的片段,通過分組的形式,對課本中的對話或者相應的場景進行模擬,以此來達到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上的分組對話,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一定的思維發散也能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2.不斷豐富閱讀學習素材
根據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閱讀教學作為一個深入挖掘教學素材的過程,需要將作者的情感與課程知識相結合,通過這個過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行為等為人處世的綜合素養能力。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教師只有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閱讀材料,才能夠促使學生有效掌握不同類型教材內容的閱讀特點,掌握其表達方式。基于此,教師需要不斷豐富閱讀學習素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渠道,不斷擴散學生的學習思維。如,在學習Unit1 My classroom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英語知識內容,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向學生展示西方國家的社交禮儀、交流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線上平臺,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素材。
3.將課內外閱讀活動充分結合
教師在對小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時,需要結合學情對自身教學手段及教學內容不斷創新,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手段,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興趣,對授課內容進行相應的改造,會提升課堂的效率,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課內外閱讀活動,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適當地將課外閱讀內容與課內閱讀相結合,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活動,在課堂閱讀教學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閱讀活動,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通過將課內外閱讀活動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保障學生能夠對基礎知識不斷鞏固與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與運用能力,為學生得以實現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小學英語閱讀活動而言,教師需要從思想上重視學生英語閱讀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小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重視詞匯、語法教學,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內涵思想進行探究。此外,還要將課內外閱讀活動有效結合,拓展學生英語思維,提高其綜合運用能力,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林群容.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考[J].讀天下(綜合),2017(23):99.
[3]魯子問.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教學程序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2):22-23.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