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摘要:小學數學學習比較枯燥乏味,教師應合理運用探究性學習,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诖?,本文論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 探究性學習? 問題? 對策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要負責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然后進行針對性教學,或者發現學生的學習潛力后進一步發揚。而探究性學習是將這一部分的工作交給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則起到監督的作用。
一、小學數學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雖然是比較基礎的知識,但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目前,盡管探究性學習已經引起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但在實際推行中還是會遇到種種阻礙,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淡薄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學生真正成為掌握學習節奏的課堂主人,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探究性學習的作用。但遺憾的是,受限于年齡和心智發育,小學生呈現出活潑好動、自主學習能力差、對主動學習有抵觸心理的特點,即使在教師的督促下,也會缺乏學習主動性,更不要說把學習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了。歸根究底,這是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淡薄導致的,他們沒有意識到學習是為了以后更好的發展積累能量,而是將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和強制性任務。
2.教師沒做到有效引導
相較于學生的自由散漫,小學數學課堂常常會出現另外一個極端情況,這就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做到了事無巨細,不論是課堂上的討論交流,還是課后作業的完成,教師總是過于干涉,導致學生對教師過度依賴,沒有給學生探究性學習發展的空間。
二、小學數學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對策
1.把教育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者,對學生的教育和評價擁有絕對的權力,所以出現了教師侵占學生學習空間的問題。不僅如此,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總是把知識強制性地灌輸給學生,且要求課堂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是無效的,不利于學生學習和吸收數學知識。因此,教師要主動退出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并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獨立自主的空間。如在每堂課中,教師要提供固定的時間,交給學生用于討論交流;在作業布置的時候,要設置更多開放性的探究問題,而非單純的刷題;在學生對教學環節提出意見時,教師要虛心聽取然后進行改正等。
2.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思考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會對家長的依賴度非常高,且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過度的寵愛,習慣了被人服務,很容易失去主動思考的能力,在學習上也是如此。如果教師每次都幫學生解決所有的問題,學生發現即使自己不努力解題,教師也會給出答案,那么就不會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加入一些引導環節,如問題引導,當在學習新知識或者學生出現失誤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提問的方式,對大問題的每一個步驟進行提問,讓學生在思考后給出答案,最終解決問題。
3.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倘若教師還固守傳統的教學方法,則很難引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師可以主動學習網絡信息技術,結合教學內容制作視頻,讓學生在瀏覽體驗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數學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能夠穩定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創設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進行有效嘗試,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曉飛.深度學習導向下小學數學交流策略的探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8).
[2]趙士元.中小學課堂中數學教師講解行為有效性探究[J].數學通報,2019(4).
[3]王倩,李佳,張亞婷.小學數學知識整體性探究及其教育價值[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5).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對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