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其琴
摘 要: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在日常工作當中,教師需要關注班上學生的安全問題,其次還需要關注班上學生的學習成績問題,針對班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教師也要花費心思。在班上教師不僅是一位老師,是班集體的領導者,同時還是學生的心理醫生,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對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圍繞當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有效開展小學主任工作展開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有效工作
隨著新時代教育工作改革的推進,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育研究者從學生出發,圍繞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并結合學生成長的階段性特征,分析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如何發揮班主任的主導優勢,把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和安全成長有機結合起來,融入班集體的管理當中。自從新時代教育理念融入各級地方小學后,小學班主任成為新時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學習者,在班主任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新時代教育理念成為工作的主要部分。
一、當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一)過分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衡量一個班集體的最終成績,主要還是以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或者小升初的考試成績為參考依據。[1]在以成績為主導的班集體管理中,教師非常關注學生的成績,甚至有的時候會利用學生休息的時間來進行學習活動,導致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減少,學生活動時間的減少不利于學生舒緩壓力,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更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所以過分看重學生學習成績的班級管理問題,是當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二)師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
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需要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進行全面管理,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班主任要像父母一般的去關心呵護學生,應該怎樣做到讓學生都喜歡自己的班主任呢?怎樣架起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呢?這是一個很值得班主任重視的問題。[2]當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了班主任過于嚴厲,甚至在任何時候,班主任都在學生面前表現得高高在上,這樣導致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師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造成班主任工作開展起來出現困難。
(三)家校合作工作開展問題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需要關注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還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成長負責,小學班主任工作的質量高低,甚至會影響學生整個成長階段。學生的成長包括學校和家庭,其實二者是相互聯系的。在學校學生模仿或養成的行為習慣會在家里表現出來,同時在家里由于受父母的影響,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思想也會有所變化。總而言之,學生的成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包括了學校和家庭。但是當前部分班主任對家校合作工作并不是很重視,和家長聯系,基本上就是告訴家長,學生在學校所出現的學習和思想行為問題,要求家長管理,并沒有和家長一起構思問題解決策略,沒有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行為。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有效探索
(一)制訂有效的班主任工作學期計劃
班主任要做好本學期的工作,首先就應該制訂一整套完備的工作計劃,工作計劃是班主任工作的藍圖,是班主任對本學期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的構思和想象。對于一名小學班主任來說,每天不僅有固定的工作,比如:檢查學生的到校情況,檢查學生作業完成和聽課情況,同時還要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班主任工作計劃具有未雨綢繆的效果,能夠讓班主任提前預知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工作計劃應該要包含兩個主要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日常班級工作任務,主要計劃每一天班主任工作當中需要完成的任務,這些任務是每一位小學班主任都需要完成的任務;另一部分是本學期可能會出現的突發情況,是根據時間或者學校環境等條件來決定的。比如:在臨近夏天的時候,班主任要注意和學生講授防溺水的相關知識,如果學校附近道路在整修,班主任必須要關注學生上學和放學路上的安全問題,有的班級進入到高年級后,教師還需要關注班上個別學生進入青春期后的問題。班主任工作計劃的覆蓋面應該要全面,從班上學生安全問題出發,對學生的紀律意識嚴格教育,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習慣進行嚴加管理,最后再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興趣愛好進行培養,從安全、思想行為和學習上進行重點關注,時刻提醒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工作的覆蓋面一定要全面。班主任針對工作計劃的制訂,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制訂好的工作計劃和學校其他班主任進行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計劃內容,讓接下來的班主任工作更高效地開展起來。
(二)開展班集體活動提升班級氛圍
一個好的有凝聚力、有愛心的班集體,它必然能夠流露出非常濃厚的班級氛圍,這種班級氛圍是從由內而外表現出來的。因此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要思考如何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升溫,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團結力,讓班上的學生擰成一股繩,積極主動地為建設好班集體而努力。在班級管理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多開展一些班級活動,在小學低年級中,班主任可以組織班上學生開展學生感興趣的踢毽子、跳繩等集體活動,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踢毽子數最多,比一比哪一組學生一分鐘跳繩次數最多。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都有一種想考“100分”的心理傾向,所以在集體活動中,他們更想爭奪第一名,我們可以看到低年級的學生,不顧一切努力為本組爭奪第一名,在這種鼓舞聲中,學生以比賽形式進行交流溝通,促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升溫。針對小學中高年級,班主任應該要構思其他的策略,因為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內心和身體開始慢慢走向成熟,他們逐漸開始擺脫低年級時的那種稚氣。因此班主任可以以球類活動作為班集體活動主要形式,比如:乒乓球活動就非常適合小學生開展,而且該項運動的技術性非常強,這時候如果將學生編為不同的小組,并展開組與組之間的對抗,那么學生之間的交流除了單純的鼓舞之外,還會有乒乓球技術上的交流,交流的內容和層次更深,從本質上講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生之間以球技為主題,展開交流學習,促進班級學習氛圍的提升。
(三)開展心理疏導與家校合作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遭遇過一些挫折,或者一般學生沒有經歷過的事件,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心理上與班上其他學生有所不同,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孤僻癥和焦慮癥,主要表現為學生在學校不愿和班上其他同學交流,在學習和生活上不能夠自己獨立面對問題。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首先班主任應該重視心理疏導工作的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主要是和學生談談心,聊聊天,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比如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學生喜歡吃的美食,隨后抓住契機了解學生為什么最近悶悶不樂,教師把自己比作是學生的一位朋友,讓學生從教師的身上能夠體驗到溫暖和關懷,這個時候學生才能夠敞開心扉,將自己內心的問題向教師訴說,從而發揮心理疏導作用的優勢。因為心理疏導工作需要了解一個學生,所以家校合作往往會和心理疏導工作結合在一起對學生開展,因此家校合作工作班主任也應該重視,班主任要認識到家校合作,并不是單純的向家長告狀學生在學校的不良表現,而是尋求家長幫助,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現的一個過程。家校合作的形式,有家長和教師線上聯系溝通,家長來校交流和了解孩子成長,教師進行家訪,但是最為提倡的方法還是教師與家長進行線上聯系,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讓家長來學校或者進行家訪,并且如果讓家長來學校,或者班主任進行家訪之前,必須要聯系家長,爭奪家長的同意后才能夠進行。
三、結語
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班主任應該正視當前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中出現的問題,圍繞小學班主任的職責和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從制訂學期計劃、營造班集體氛圍、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上,對如何開展有效的班主任工作展開探究。
參考文獻:
[1]王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學周刊,2021(28):163-164.
[2]閆豐收,程玉梅.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探究[J].新課程,2021(3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