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生新
【摘要】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以及個性發展、身心健康等。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而言的,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文關懷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研究應用也更加必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人文關懷手段,不僅可以優化班級管理環境,而且還能夠構建和諧師關系,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本文就以高中班級管理為例,對素質教育背景下人文關懷手段的應用進行幾點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素質教育;人文關懷;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054—02
人文關懷是一個新名詞,人文關懷的核心是肯定人性與人的價值。將人文關懷應用于高中管理工作表現為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充分展現學生價值和能力,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自信。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人文關懷與高中班級管理的融合顯得更加必要,高中班主任要從班級管理需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合理運用人文關懷手段,最大限度提升高中班級管理有效性。
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結合素質教育的多種要素,包括學生品格、知識、能力等,采用科學的手段促進學生的發展,素質教育實施要體現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發展性等。素質教育要以促進學生全體發展為目的,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智力因素,而且還應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班級管理中教師積極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1]。
一、“班級管理”和“人文關懷”研究
“班級管理”指的是在班級內設置一些管理規定,以及一些拉近師生、生生的活動,引導和規范學生健康成長。班級管理是以服務學生為核心,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高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講,是人生中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在形成,情緒和意志也都在成形,需要外界做好引導規范。所以高中階段進行班級管理十分有必要,并且其作用也比較重要。
“人文關懷”指的是社會價值取向更傾向于人以及對人的個性的一種關懷,更側重強調對人性尊嚴的保護,倡導寬容,強調自由平等,更提倡自我價值體現,和諧健康發展的哲學思想。主要是尊重人和關心人,以人為核心,重視人的需求和發展。人文關懷對人的長期健康發展有直接的推動作用。由于人文關懷對人的精神有明顯的影響,所以其可以有效彌補基礎教育的不足。在班級管理中引入“人文關懷”,就是要求班主任教師從學生視角出發,肯定學生的價值和能力,在管理中教師通過營造和諧的管理氛圍,采用積極的管理手段,關注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能夠參與到班級管理之中,并從中獲得自信,從而實現自我管理素養的提升。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班級管理中人文關懷策略的應用
1.樹立人文關懷理念,合理設置班級管理內容。素質教育對高中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一方面應該提高對文化課的理解,主要表現是教育的效果提高;另一方面還要有較高水平的語言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文學和藝術的修養等多項綜合素質,形成健全的人格,成為一個健康的個體。高中學校開展班級管理教育時,很多時候體現的主要是“管”,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以及班級事務的“理”的內容比較少。高中班級管理,應該堅持以人文理念為主,不斷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利用科學的人文關懷內容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合格的社會新青年,使得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形成好習慣[2]。
積極向上,健康有活力的人文關懷,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一種價值觀,將愛國主義作為基礎,引導學生的思想以遠大的理想為目標,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豐富形式,可以加入一些主題班會、主題團日的活動,豐富原本簡單的班級管理活動,使其更具實踐性和體驗性。高中階段進行班級管理,一定要避免對學生筆試成績的強調,忽略了學生這個人的核心,一味地追求成績,沒有發現學生更需要人文關懷。所以在高中班級管理過程中,加入人文關懷理念十分有必要。
2.引入人文關懷手段,優化班級管理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少年群體提出了期望與寄語: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理想信念逐步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把人文關懷滲透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努力實現培養新時代新青年的目標。怎么滲透?班級管理和人文關懷之間具有怎樣的聯系?其實二者在含義上,存在一定的共同點,都是以人為核心,班級管理更側重于班級的學生,人文關懷是指對所有的人;班級管理指的是通過設置一些制度、活動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三觀”,“人文關懷”則是一種自我價值和個性尊嚴的提倡,更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和需求。可以說人文關懷能夠對學生有一個很好的輔助,彌補其在基礎知識教育中的不足。
在素質教育下,人文關懷對高中班級管理來講,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面對問題,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來解決問題,更好的度過人生當中的這段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在高中階段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一個比較難落實的內容,就是學生表現出來的交流與合作能力比較弱。而人文關懷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借助各類活動,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相互團結,主動尋求合作,進而提高學生在班級的活躍度,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另外,學校還可以組織班級對抗,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些和人文關懷的教育都有十分緊密的聯系。
3.融入人文關懷思想,確定班級管理目標。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和獨立意識,高中階段班級管理,應該制定符合高中生心理、生理特點的管理制度供學生對照,施行。很多的高中生都想成為別人夸贊的對象,都想要被肯定,所以以班級集體目標引導學生努力和奮斗,更能夠讓學生養成自我管理和規范意識,不斷健康成長,同時還能夠影響班級的其他學生,共同成長。
另外,在新時期素質教育中,高中班級管理不能將學生困在班級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要讓學生們走向社會時的膽怯和盲目。
4.借助人文關懷手段,營造健康心理環境。素質教育視域下,利用人文關懷手段,營造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優化高中班級管理效果,使其走入新階段,收獲較好的效果,高效解決一直被大眾關注的心理問題。高中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個主要的內容就是營造健康的心理環境。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人員,更應該重視人文關懷理念下班級管理氛圍的營造,以及健康心理在班級管理中發揮的作用。首先,班主任應該發揮帶頭作用,給學生做一個優秀的示范。學生在校期間,與班主任接觸的時間最久,所以班主任的心理和行為表現都會影響學生,班主任應該關注學生,走進學生當中,主動幫助和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關愛,能夠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幫助。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理論知識,還應該多給學生一些理解和尊重,平等對待學生,使學生能夠享受學習過程,進而獲得美好學習體驗,產生一種我也可以做到的心理,進而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斷進步,逐步形成學習的信心。班主任針對班級中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鼓勵他們,讓其樹立“我能行”的信念,及時和成績差、發言少的學生溝通,給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班主任應該充分發揮人文關懷理念的作用,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
總之,人文關懷的應用能夠幫助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更好的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從整體上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桂華.人文關懷導向下的高中班級管理分享[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5):119-120.
[2]馬賢永.“以人為本”理念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體現[J].教學與管理,2011(27):52-53.
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