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喜
【摘要】網絡學習空間能給教師提供一個存儲知識的空間和平臺。教師適時利用,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開發和完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而學生在網絡學習空間中既可以訪問自己的空間,又可以進入許多優秀教師的空間進行學習,共享網絡學習資源,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文章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就網絡學習空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研究,以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學習空間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網絡學習空間;理論基礎;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094—02
網絡學習空間是教師和學生基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下的基本學習空間,它架起了教師、學生、家長之間交流、溝通和表達的橋梁,能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筆者認為,教師要結合當下的數學教學現狀,積極探索多種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的方法,不斷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借助網絡學習空間多樣化的功能、豐富的表現形式、強大的感染力,開展圖形與空間的結論驗證活動[1],從而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還要借助網絡學習空間這一公共服務平臺,培養學生的理性認識,讓他們在思維、交流、溝通的過程中碰撞出更多創新性的思維火花。此外,網絡學習空間以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表現形式,把學生帶進了全新的數學課堂,使得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促使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學生在課堂中沒有聽懂的內容,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反復觀看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中上傳的視頻資料[2],對所學內容“二次學習”,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故而,研究網絡學習空間的應用價值以及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網絡學習空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利用網絡學習空間,使其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服務,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網絡學習空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理論基礎
1.符合學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學生本位教學理念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始終將學生的發展作為師生活動的目的,將全面提升學生素質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3]。而利用網絡學習空間,架起了教師、學生、家長之間交流、溝通和表達的橋梁,促使學生個性化學習。顯然,這一平臺的有效利用,是以“學生為本”作基礎,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學生本位的教育理念。
2.符合人本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更加強調人的本性、潛能、經驗、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該理論認為學習是個人潛能的充分發揮,是人格的發展、自我的發展,學習的實質在于有意義的學習。而通過網絡學習空間,有利于學生學會利用空間自我思考、自我探索,更有利于學生個體的成長和發展,符合人本主義教育理論。
二、網絡學習空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借助網絡學習空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其自身能動性和創造性難以有效發揮。而借助網絡學習空間,營造了開放性的學習氛圍,能促使學生主動去發現知識、理解并掌握知識。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思考、探究、猜想、驗證等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中找到答案,總結出知識點,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實現了學生的自我發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4]。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借助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教師可以將所學內容設計為學習任務、探究活動,以任務、活動代替教師的機械灌輸。同時,給予學生更多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空間,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這一過程中,不僅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還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自主解決問題,增加他們的學習成就感,進而促使其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為后續數學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2.借助網絡學習空間在線教學,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在線教學,也可以在線輔導學生,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互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有更多的時間將知識透徹講解,也可以帶領學生拓展、延伸所學知識,進而增大課堂容量。而學生盡可能地將學習難點的突破放在了課前,學習方式更開放、更靈活,他們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習更有激情、更加主動。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成就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學習效果更加顯著。可見,借助網絡學習空間在線教學,不管是知識的傳授,還是對學生進行輔導,都能給學生全新的體驗,都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探究百分數的意義”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學習空間創設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一只小猴邀請他的小伙伴到自己的新房子中做客,小猴請他們坐在了沙發上,并準備了三杯不同含糖量的糖水來招呼客人。那么,如何根據客人要求去分糖水呢?如此教學,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而且在“分糖水”的情境中加深對“百分數的意義”的認識,提升了思維能力。顯然,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教師打破了學生接受知識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在網絡學習空間上傳一些教材中沒有的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5],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3.借助網絡學習空間,提高小學數學學習效率。網絡學習空間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和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教師的空間,自主學習教師上傳到空間的學習資料,完善自己的認知系統,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自主發展。可見,借助網絡學習空間,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比如,教學完“倍”的概念后,教師可以在網絡學習空間上傳一些關于“倍”的辨析題目,讓學生在家登錄網絡平臺訪問教師空間,找到這些辨析題目,有選擇地完成,以透徹理解并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將這一內容保存,需要時隨時調取學習。
三、小學數學網絡學習空間的應用反思
在疫情影響下學生上網課期間,網絡學習空間的使用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得到了教育界同行的認可、贊同,并在實際應用中加以有效推廣,提高了廣大教師的教學技能,使教師能有效地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數學教學。從整體上看,網絡學習空間使學校教學工作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學校的數學教學工作質量實現了提升,但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教師依舊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難以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沒有靈活運用網絡學習空間,讓技術淪為了一種形式,也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發展,不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總之,網絡學習空間是教育教學在網絡信息化形勢下探索學習模式的一種嘗試,是一種體現民主、合作、平等的新教學方式,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為網絡空間互動學習,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網絡技術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學校網絡學習空間和教師教學空間及應用在學校將會不斷得到推廣,也會越來越被師生所接受,并逐步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經過幾年的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網絡學習空間的硬件會越來越完善,平臺功能也會越來越全面,教師的教學空間資源也會越來越充實,學生的應用空間也會更豐富,必定會使網絡學習空間的作用也得以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陳家勝.論學生本位教學理念[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164-165.
[2]馬曉娟.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考試周刊,2020(79):63-64.
[3]張琳.導學互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02):38-39.
[4]張正軍.小學數學“自主性選擇”教學策略探析[J].科技資訊,2020(11):100+102.
[5]張超.“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網絡教研的開展[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7):237-239.
(本文系2018年度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網絡學習空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186230031)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