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馳
(重慶市旅游學校 重慶 400080)
課堂教學在全面轉變新的教學環境下,整體的課堂運行機制得以創新和實踐,對于學生來說,根據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形式,不斷的進行課程的更新,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學信息,讓學生喚醒內在的潛能,從而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中職院校的課堂教學實踐并沒有更好的與學生的實際聯系在一起,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尤為被動,無法把握教學發展的方向,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致使舞蹈專業的整體課堂教學效果不斷得到提高[1]。在這樣的教學狀況下,中職舞蹈專業的教師全面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思想,從教學理念入手,研究出學生喜歡的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的體系,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融入舞蹈教學的實踐中。下面就以中職舞蹈專業為例,就運用哪些創新策略進行如下探索和分析。
課堂內容的選擇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只有根據不同的知識進行課程的設定,才能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舞蹈教學的特點,并根據課程內容適當的進行創新和實踐,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變革課堂教學的形式,讓課堂教學的體系充滿靈動性,這樣一來才能更好的推動課堂教學的持續運行和發展。對于中職舞蹈專業的課堂教學實踐來說,教師需要把握趣味性的內容,要展現作品的精髓,真正贏得學生的青睞,從而開啟創新策略實施的大門。比如《數鴨子》《小紅帽》《七色光》《小池邊》《快樂的小牧民》《拉拉勾》等,在教學中可采用直觀教學、創設情景,扮演角色等,讓學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識,掌握教學方法,以便將來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更快適應社會需求。在教學的時候有一個項目是必不可少的,每次下課后給學生留的作業,在下節課回課的時候,要及時進行講解和分析。在舞蹈課中,我會監督學生復習上節課內容的情況,和學生的回課情況,要求他們拿起手機,把所學習的內容,通過錄像的形式,把老師的講課內容,或者自己的動作錄起來,讓學生下課后自己練習,及時復習上節課的內容,這樣才會進步。通過引導班級的優等生組織和引導能力得到了鍛煉,差生的成績也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成效。
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更加注重文化資源的運用,而全新的教學理念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帶來新的教學體系,從而發揮課堂教學的魅力和優勢。在此過程中,中職舞蹈專業的教師要全面研究獨特性的教學理念,把其中的文化韻味挖掘出來,并以此為契機進行課程的探索,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融入課程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身心輕松的進入到舞蹈訓練中,真正掌控學生的學習進程,從而確保創新策略的有效實施和開展[2]。例如,加強中職舞蹈教育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和學生就業前參與企業文化建設能力的培養。眾所周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工團、工青婦、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年輕畢業生是中堅力量,而舞蹈藝術則是青年群團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建設因子。剛畢業的年輕人在群團工作、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積極表現,也使他們更容易在從業生涯的起步階段脫穎而出,受到關注。在中職教育中,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和校園文化技術活動開展,建立學生的主導地位,發揮其自主性與主體性,激起學生對舞蹈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通過在舞蹈的互動學習與比賽鍛煉,培養學生堅強的個性、開朗活潑的性格、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日后就業融入社會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課堂教學內容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而不斷的進行延伸,這樣一來才能發揮學生的優勢,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水平得以持續的上升。對于傳統的中職舞蹈專業的教學實踐來說,在全面探索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致使學生在接受舞蹈專業的課程過程中十分的被動,不懂得如何進行舞蹈課程的運用,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阻礙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這樣的狀況則不利于創新策略的實施和推進。為此,在實際中職舞蹈專業的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豐富、完善教學內容,不能使課堂局限于動作展示及分解訓練,更應加入更多豐富的課堂內容,譬如:對基礎較好的同學,可選擇現代舞、芭蕾舞、古典舞等舞種學習;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可引導其從民間舞、有氧舞蹈等作為起步。還可以輔助多媒體教學,通過讓學生欣賞舞蹈名作,感受不同的韻律,加深對舞蹈的了解。以此來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對其進行創造力、想象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總的說來,中職舞蹈專業在不斷的轉變,課堂教學的形式已經真正與學生的實際結合在一起,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全面研究上述策略,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把握學生的成長規律,讓學生內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持續的上升,這樣一來才能更好的推進創新策略的運用,為學生的整體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從而充分展現課堂的科學性和目的性,以激發學生參與舞蹈訓練的熱情,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藝術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