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紅
(寧波外國語學校 浙江寧波 315010)
在疫情防控期,青少年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能停止,反而應該更需要加強,體育鍛煉是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病毒防控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在疫情期間開展中小學體育課的教學活動,成為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面臨的重要難題。
在疫情防控期間,按照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以基本身體素質為主要教學內容,以互聯網教學平臺為主要手段,各地各校都在積極開展線上體育課。
為掌握我校學生體育課線上教學整體運行情況和運行效果,我們本著“查問題、補短板”的原則,通過調查問卷、個案研究的方法,對我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學生進行一次大范圍的調查,旨在從研究的角度,全面掌握我校體育教師和學生線上教學的基本情況,同時也為兄弟學校全面掌握疫情期間的體育教學安排提供依據。
以寧波外國語學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級1160名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發放在線調查問卷,共回收1012份,有效率87.2%。
自編《寧波外國語學校線上體育教學情況調查問卷(學生)》問卷,內容包括:體育課線上教學基本情況、體育課線上教學滿意度、體育課線上教學影響因素3個方面。問卷通過在線程序“問卷星”的形式,由班主任發到班級群,要求每名學生如實填寫。
自開展線上體育課以來,我校體育組教師通過前期動員、布置學習任務、線上互動直播等形式,利用騰訊會議軟件、教師錄制居家鍛煉小視頻等進行在線教學,并通過微信群提前對課的重難點、課堂要求等進行了說明。其中初三年級體育教師在疫情期間每周三次進行了體育課的在線教學,初一、初二年級體育教師進行了體育教學任務的布置,讓學生通過打卡的形式進行居家體育鍛煉。通過豐富的體育教學手段、課堂點名簽到等,保證了我校學生在體育線上教學的參與率,其中初三年級全程參與率為93.7%(我校初三年級學生352人,初一、初二年級學生合計810人),初一初二年級全程參與率為77.3%,全校學生參與率為82.3%。15.3%的同學為部分參與,還有2.4%的同學一次也沒參與過。以上數據說明,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參與線上體育課的教學。調查發現,有34%的學生在非上課時間段能自主根據老師布置的內容進行居家鍛煉。
1.線上體育課教學內容滿意率統計
我校線上體育課以身體素質練習為主要內容,通過各種身體素質練習,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加免疫力。選取的內容,以居家活動場地條件限制少的項目為主要練習手段,包括:無器械力量練習、跳繩練習、原地跑跳練習、腹背肌練習等交替、重復練習,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對各種練習手段有不同的喜好。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對腹背肌的練習最感興趣,對跳繩練習的滿意率最低,我們分析,可能是因為跳繩比較枯燥單調,練習方式往往是計時和計數,學生對此比較反感,而腹背肌練習手段多樣,學生在學校體育課當中也很少有專門練習腹背肌的時間,并且練習效果會在第二天就會顯現,因此學生對腹背肌練習的內容非常感興趣。
2.線上體育課教學組織方法的滿意率統計
為提升線上體育課教學效果,同時根據老師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們對初一、初二、初三年級線上體育課的組織形式進行滿意率的調查,其中初三年級體育課以騰訊視頻會議系統為主,通過在線互動、在線觀看老師練習、模仿老師動作、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等為主要教學手段,同時通過微信小程序以打卡的方式布置課后練習作業;初一、初二年級以微信小程序為主,老師每周布置三次身體素質練習的內容、運動方法、要求、練習次數等,要求學生上傳自己練習的圖片、視頻等信息,以達到一定的練習強度。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對于這兩種形式既沒有感覺到壓力,又能夠在打卡同學的帶動下,督促自己的鍛煉行為,超過70%的學生不僅學習了體育鍛煉的方法,還培養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1.學習環境、學習氛圍、學習工具等影響因素
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線上體育課學習場地、學習工具以及學習平臺軟件使用成為學生參與線上課程最大的影響因素,由于體育鍛煉需要合適的場所,教學動作示范的角度、速率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而線上教學存在練習場所有限、線上課程平臺卡頓、反復播放視頻缺乏學習連貫性等諸多因素,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居家體育線上課程學習與鍛煉缺乏氛圍,影響學習積極性,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線上課程參與率與學習效果。此外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其他網課學習任務繁重,無法及時完成體育課程學習或者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2.教學過程影響因素
由于首次進行體育線上課程教學,線下課程的諸多功能無法在線上課程實現,因此線上課程在教學當中存在諸多問題,體育教師對直播平臺軟件的使用熟練程度不夠,線上體育課在線指導糾錯不及時,學生不知道自己練習是否正確;拍攝的視頻動作視角固定,教師無法多角度向學生展現運動;觀看視頻或練習過程無法互動,學習過程枯燥。上述問題成為在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參與的主要因素。
學生對于線上體育課程內容設置大部分持滿意態度,但仍有15%左右的同學不滿意,說明線上體育課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其原因是學生居家體育技能學習、鍛煉場所有限,線上課程平臺卡頓、網絡擁堵;手機播放視頻過快或反復回看影響學習連貫性;居家體育線上課程學習或鍛煉缺乏氛圍;其他網課學習任務繁重導致無法完成體育課程學習或沒有時間體育鍛煉等諸多客觀影響因素。同時體育線上課程指導、糾錯不及時,不知道自己練習是否正確;觀看視頻或練習過程無法互動,學習過程枯燥等都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對當前的線上體育教學不滿意。
體育線上課程教學組織形式較線下教學有突破,課前推送課程信息、學習視頻、講解視頻重點與難點;課上聯系感受討論;隨機抽取學生視頻打卡考核等教學方式,學生都保持較高的滿意度,一部人學生認為促進了自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因此線上教學的一些方式可作為今后體育線下教學的必要補充。
在調查問卷當中“對所安排體育線上課程內容不感興趣,也不想參與”非常認同和認同率達到了34.67%,也就是說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不認同線上課程內容。考慮到初一、初二年級學生采用“體育教師布置任務、學生打卡”的教學模式,由于特殊時期只能安排特殊內容的教學,所以使三分之一的同學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
建議體育教師完善線上體育課教學內容,豐富身體素質練習指導方法視頻,規范視頻講解方式方法與提供多角度動作示范視頻。
建議采取技術動作分段、時間分段練習、技術動作組合串聯的方式錄制教學視頻,為學生提供豐富直觀的動作示范視頻等手段,提高學生課堂內容掌握滿意率。
提高教師的思想認知,加大教師對線上教學的投入力度,探索創新線上教學方法,對學生耐心講解,細心引導,寬嚴相濟,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學習課程的自信心,提高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不論線上線下體育教學,加強教師對學生體育文化素養認識培養的要求,使學生真正能夠在意識上認識到體育運動的功能性和掀起追求體育風尚的熱情,做到由要我運動轉變為我要運動,切實提高身體素質,同時推動10%不正常上體育課以及體育文化意識淡薄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在線上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選擇上應增加體能性練習項目,降低技能性學習項目,尤其是要選擇一些對運動技能、技術動作要求較低,簡單易學,同時又不受場地、器材限制的項目,例如簡單的、系列的、系統的身體素質鍛煉等,適當降低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學習難度,增加練習負荷。
疫情期間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體育課堂教學,教師用嚴謹的教學組織,豐富的教學內容,新穎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進行學習,激發健身動機;豐富學生喜愛的理論內容,加強引導,注重與學生的心理交流和情感溝通,通過線上教學讓學生能正確運用體育健身知識指導自我健身,并正確評價自己的健身效果,真正調動他們自主健身的內生動力。此時的線上課堂堅守能向家長、學生傳遞不一樣的體育價值觀,錘煉意志,增強免疫力,共同抗擊疫情,體現人文關懷,彰顯體育教育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