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華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橫陂鎮第二小學 廣東五華 514423)
經調查發現,只有少部分的學生喜歡課外閱讀,并能合理定制課外閱讀計劃,大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都存在盲目態度,在閱讀時往往只能讀到淺層的意思,而且多數情況下并不能堅持閱讀。而在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了每個年級學生應該達到的課外閱讀數量,且有課外閱讀書籍名錄,通過拓展課外閱讀才能提高語文課外知識,但是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普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課外閱讀教學的發展。
課外閱讀,顧名思義是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課外書籍的意思,但是調查發現,大部分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并沒有進行閱讀的時間,在休息日一般要參加各種培訓班,包括文化課培訓班,還有藝術類培訓班,簡而言之學生的休息日被各種培訓班占用,大腦完全沒有休息放松的時間,如果在這種基礎上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欲望都比較低。在日常學習日中,學生在放學后要完成大量的課后作業,部分學生在夜里十一點鐘才能完成,很少有學生能保證睡前閱讀。
不可否認,書是學生了解外界的紐帶,也是進步的階梯,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在社交中可以保證與各行各業人物有話題聊、有話說,如果學生長期缺乏課外閱讀,那么在語文學習中將會是困難重重。眾所周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如果學生的閱讀量較低,在寫作時往往大腦也會出現空白狀態,或者是對事物的看法也比較片面,寫出的文章往往沒有很強的辯論性,多數是比較主觀的,這樣的文章并不能成為優秀作文。
在課文閱讀培養過程中,首當其沖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通過環境來影響學生對課外書籍的態度,其次,學校可以設置專業的圖書館,定制借閱、還書制度,擴大圖書館藏書種類和數量,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一來喜歡魯迅的學生,可以在圖書館閱讀魯迅的所有書籍,從《朝花夕拾》到《吶喊》。再次,語文教師應該定期開展閱讀活動,比如課外知識拓展競賽,內容可以是四大名著中的事件,例如“武松打虎的地方在哪里?”“《三國演義》中速度最快的人物是誰?”然后引發學生聯想到“說曹操曹操就到”,這樣既強化了課外閱讀成效,又能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欲望。
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在課外閱讀教學中亦是如此,語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其一,鼓勵學生制定學期課外閱讀計劃、每本書閱讀計劃,例如在統編版三年級上冊《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安徒生童話》作為課外閱讀對象,讓學生制定每天閱讀幾頁,閱讀結束后對印象深刻的故事做讀后感,通過寫作來將自己的讀后感描述出來,這樣可以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其二,幫助學生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閱讀是思考的過程,也是搜集信息的過程,讓學生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思考人物心態的變化。其三,鼓勵學生使用工具書,在遇到生字、生詞時,通過查字典、詞典的方式進行標注,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詞匯量,提高自身理解能力。
教師是學生除家人之外接觸時間最長的人,語文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到學生課外閱讀的態度,所以在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身作則,通過自身來影響學生。首先,教師應該與學生共讀,比如每周定制閱讀計劃時,教師也向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計劃,并每天向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進度,師生共讀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也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專注力。同時在師生共度過程中,師生情感產生了良好的共鳴,在互相分享閱讀想法的過程中,師生距離有效拉近,對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有積極作用。其次,語文教師應該適當減輕課后作業,為學生留出空余的課外閱讀時間,或者是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后作業中,這樣可以在無形中為學生空出更多的時間進行閱讀。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家長與孩子共讀,讓家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
從目前的小學課外閱讀教學現狀來看,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評價體系仍然不夠完善,而評價體系的不健全對于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小學語文老師在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往往都是依照學生的閱讀速度以及閱讀量來衡量學生的閱讀成效的,而這樣的過于片面的評價策略通常會導致學生學習思維的偏差,學生會認為只要能夠在短時間內閱讀更多的書籍,就是有效的學習,所以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只顧數量而不重質量的問題,而這種評價方式,勢必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1]。
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對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完善,做到“以生為本”,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個性偏好、閱讀習慣以及年齡特點合理設置課外閱讀制度,讓課外閱讀能夠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課外閱讀需求,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褒獎,借助競爭意識來提高全班的課外閱讀水平,摒棄傳統落后評價手段,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簡而言之,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教學模式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小學語文老師應當重視課外教學活動的開展,積極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結合家庭教育開展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閱讀氛圍當中更好地感受閱讀的魅力,以此實現對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有效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