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鐵梅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 重慶涪陵 408000)
現階段,針對學生來講,創新素養屬于一種較為重要的能力,對于發展學生綜合素養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尤其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受到新課改的影響,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給高中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契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打破舊思想和舊格局的束縛,對教學理念和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和優化,這樣才可以指引學生發現新的事物和規律,最后實現有所創新。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順應時代要求和發展形勢,利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指引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打破定式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創新,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創新素養。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預習活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設計合理、目標性較強的預習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學生在預習活動中常常不會認真動腦思考新知識,不會深入理解和分析,導致難以發現問題,缺乏思維積極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合理設置疑問,指引學生通過課前質疑,調動學生探究欲望,有效提升學生創新素養[1]。例如,在講解“Travel journal”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播放有關自然美景的視頻,且配樂“Traveling lights”。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Do you like traveling?Where have you been?Can you tell your partner something about it?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不僅符合學生認知心理,還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維活躍性,為提升學生創新素養打下良好基礎。
此外,高中階段學生喜歡質疑,具有較強求知欲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預習環節指引學生發現和分析以及研究矛盾,提升學生解決矛盾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這時教師不要批評學生,而是要指引學生敢于冒險和犯錯,正視自身的錯誤,充分發揮出點撥作用,指引學生自主改進錯誤。在該過程中,學生會自主提出新觀念、新思想、新途徑,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進而有效培養學生創新素養。
在新時代背景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想要有效提升學生創新素養,教師需要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與時間[2]。但是,在以往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利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獲取知識,沒有考慮到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素養,導致很多學生的創新思維難以被激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指引學生學會學習,善于思維,能夠自主創新,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創新素養。
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好新求異的心理特點,指引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多種方法,對問題進行思考,提升學生發散性思維,形成良好的創新素養。例如,在講解“Healthy eating”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思考:哪一部分最讓你印象深刻? 你對WangPeng和YongHui有什么看法?在課文結尾呈現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was on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后續情節進行大膽設計,并以小組為單位,有創造性的基于多個角度進行寫作和編演對話。在該過程中,雖然有的學生創作的故事、編演對話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可以促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課文,提升學生讀寫能力,發展學生創新素養。
其次,高中階段學生基本上都具備獨創性思維,可以進行理論抽象思維。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指引學生分析和比較所學知識,濃縮和概括已知信息,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素養。在該過程中,教師不要一味的把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可以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指引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積極發現知識中蘊藏的內在規律[3]。例如,在講解定語從句時,為了可以使學生扎實掌握關系代詞that和when/where的用法,教師可以列出幾個句子:This is the house that we built last year.This is the house where we played together.要求學生進行歸類習題訓練,指引學生對定語從句關系代詞應用規律進行歸納。通過該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扎實掌握相關知識,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和能力,還可以為學生未來英語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促使英語教育教學進一步改革。現階段,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高中英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創新素養難以得到有效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和模式,意識到提升學生創新素養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發展學生創新素養,有效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