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易
(重慶市墊江第四中學校 重慶墊江 408300)
要想讓分數相差很大的學生能夠完成數學學習任務,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就數學來講,要求教師吃透教材、深入分析學生,并積極探尋適合班級學生發展的有效方法,如此才能縮小學生的差距,才能推動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有序進行。文章立足高中數學,從新高考這一視角出發,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說明。
我們只有把握住事情的性質以及它與其他事情的關聯,才能做好。高中數學教師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不同地區、數學基礎不同的學生都教好,特別是縮短班級學生的數學差距,首先要摸清班級學生的數學底數,然后再開展分類指導,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摸底的方法有如下幾種:一,向班主任了解班級學生的來源以及實際學習情況;第二,以會議的形式了解學生對數學的認識以及他們的學習態度。第三,談話交流,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情況,這樣才能做到查缺補漏,才能順利的導入新知識。第四,從學生的課下作業中了解。第五,通過課堂提問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只有全面掌握學生的數學學情,并通過信息的匯總,才能找出學生學習中的差距,才能探尋差距背后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摸清學生數學底細是第一步,而遵循數學教學規律、發揮教師作用是每一位數學教師致力研究的問題。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推進、教和學共同提升的規律,對高中數學來講理應如此。課堂并非電影院,不能將學生當成看客,要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進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進而在深入學習中達到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啟發式教學要求以問題為引導,從簡單到復雜、從抽象到具體,一步步的引領學生到科學的彼岸。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特別是數學基礎薄弱學生的反應,并有效的調整教學。而且教師要為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允許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這樣不僅可以改變枯燥的課堂局面,還能在師生的共同參與中形成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進而有效縮小學生的差距,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1]。
高中數學知識點抽象、公式多而且講究技巧性。高中數學的這些特征要求教師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第一,數學概念的抽象性決定了不可機械式記憶,只有以理解為基礎的概念教學,學生才能靈活的應用。第二,掌握知識的記憶規律,提升自身記憶能力。數學公式的記憶要注重公式之間的聯系,比如高中數學的三角函數公式可以實現互相轉換,比如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只有了解公式的轉換,便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第三,牢記典型數學例子,進而達到舉一反三地能力,并注重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進而掌握解題技巧。第四,做好課前預習,做到課堂地針對性教學,以有效解決學習中地重難點[2]。
基于數學大綱精心設計教學計劃之外,除了明確好重難點知識講解之外,課堂內容地選擇、例題地選取非常重要。高中數學教學切勿照搬照抄教材,由于班級學生地數學基礎不相同,所以教師要為其設定不同地目標和習題,對于優秀地學生可以鼓舞他們適當地拓展,對于學困生要引導他們打好基礎。高中數學教材例題都是基于章節知識編制的,但例題編制卻沒有考慮學生的學情。所以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以班級學生為對象,從他們的數學水平出發,為其選擇易錯題,這樣才能達到查缺補漏的作用,才能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作業批改和課下指導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如下:一,把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二,了解學生的錯誤認識。只有重視這一環節的教學,注重方式方法的應用才能提升教學質量。為此我們要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基于共性問題,集中講解。第二,基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作業批改方式。比如對于數學基礎好的學生,要注意他們的錯誤地方,做出明確標示;對于數學基礎中等的學生則要指出學生的不足并配以要學習的內容;對于數學基礎差的學生不僅要幫助他們分析出錯的原因,更要教給他們改正的方法。如此才能提升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提升他們學習的信心。第三,重復抽查學生的作業,督促他們改正,對于未解決的問題及時答疑。第四,抄襲是縮短學生差距的大敵,對于此類情況堅決不允許出現,要求學生重做。第五,基于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指導。在指導中,教師要把握好點、啟、導三個字,點即指點,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要采取點的方式;啟即啟發,對于綜合性的數學問題,要采取啟這一方法。導即引導,對于學生學習中的其他問題都可以采取這一方法。但無論那一方法的選擇和應用,都要因學生數學水平、問題難易程度靈活應用。
上述的方法都是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同樣也是落實新高考要求、推動學生共同發展積累起來的。隨著這一套教學方法的實施和開展,班級同學的數學差距在不斷地縮小,而且在期末考試中不及格的現象也在不斷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