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梅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福建泉州 362000)
微課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呈現給學生碎片化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素材的數字資源。把微課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創新教學模式,而且能夠豐富教學素材,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但是,就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教師物理教學思想比較保守,對微課教學模式比較抗拒,不愿意去嘗試新鮮事物,并且一些教師對微課教學理解不到位,在實際應用時比較流于形式,從而導致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不佳。因此,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時,教師要深入理解微課教學模式,合理利用微課輔助教學,以提高物理課堂的質量。
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師一般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針對物理課本中的內容,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學生獲取的物理知識也基本從課本中獲得。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展開一系列的物理教學活動,拓展了物理課本中的知識,學生不僅能夠從課本中獲得知識,而且能夠通過微課視頻獲得知識,極大的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
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大多數情況呈現出教師單方面的傳授知識,師生、生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不佳。而微課教學模式提出來之后,改變了物理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單方面的灌輸知識,而是可以讓學生通過微課學習,就問題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互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物理問題,而且能夠有效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起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科素養[1]。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課前預習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高中物理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來看,一些教師還不夠重視課前預習,很少布置一些課前預習的作業,這也導致一些學生沒能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從而影響了物理課堂教學的進度和質量。因此,為了使物理課堂教學進展的更加順利,教師要重視課前預習,把下一節課所要講解的內容錄制成為微視頻,進而科學的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2]。
例如,教師在開展“動量守恒定律”這一節課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事先把該節課的教學內容錄制成微課視頻,視頻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對動量守恒定律的簡單介紹以及一些重難點的知識,并把它發送到信息交流平臺或者是班級學生群,要求學生在下一節上課之前進行觀看,這樣借助微課讓學生進行預習,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的物理知識,而且有效的節約了課堂教學的時間。
在開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導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通常一節課的導入好壞,直接影響著物理教學的效果。但是,目前許多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夠重視導入環節,通常都是采用復習導入,這就使得導入缺乏樂趣,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而在導入環節融入微課,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變得活躍,進而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開展“摩擦力”這節課的教學實踐時,由于摩擦力概念比較抽象,教師可以把其概念的介紹錄制成微課視頻,并在新課講授之前進行播放,在此之前提問學生“你們認為什么是摩擦力,誰能進行概括?”然后讓學生帶著教師提的問題觀看視頻。視頻播放完畢后,把學生分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就問題展開交流,并總結出摩擦力的相關概念。最后,教師邀請小組代表進行發言,并給予公正、恰當的評價。這樣的導入方式,不僅可以營造和諧的課堂討論氛圍,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水平。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高中物理課本中有許多知識都需要通過實驗進行揭示,進而加深學生對物理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物理學習的能力。但是,由于以往學校實驗設備不足以及教師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物理課堂實驗開展的并不理想,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實驗體驗,而且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新課改以后,教師加強了對物理實驗的重視,并把微課引入了實驗教學,有效的改變了傳統物理實驗的不足,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開展“自由落體運動”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把實驗的注意事項、實驗所需器材以及實驗步驟錄制成微視頻,讓學生在實驗之前進行觀看,然后讓學生根據視頻中的步驟以小組形式開展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教師從旁進行指導。這樣通過微課學生更加了解實驗的過程,從而更加順利的開展實驗。
總之,微課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它不僅避免了教學時間的浪費,優化課教學資源,而且方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了他們的物理學科素養。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模式,重視微課教學,合理的爸其應用到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實踐之中,以全方面的提高學生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