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梅
(重慶市巫山縣巫峽初級中學 重慶巫山 404700)
在新課改環境下,通過對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踐行,能夠實現對高效課堂的構建,促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微課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對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和現代化教學技術踐行的重要體現,老師要對其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進行靈活應用,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的發展高度。因此,初中數學老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微課,如此才能在不斷借鑒和總結微課經驗的過程中,構建最佳的微課應用體系和流程,更好地發揮微課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切實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果[1]。
在討論微課應用優勢的過程中,筆者認為從老師“教”和學生“學”兩方面分析,最能夠凸顯其優勢,具體如下:
首先,創新了教學的手段。微課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多媒體為載體的教學手段,能夠讓數學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彩,提高數學教學靈活性的同時,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其次,拓展教學內容。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老師僅圍繞教材內容教學,導致教學范圍狹小,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利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在拓展教學中強化教學的效果。最后,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師生是課堂教學的兩大主體,只有兩者充分互動,才可以保障課堂教學的效果。有微課支持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可以不斷圍繞某一個問題或者知識點進行互動,提高老師的現代化教學水平。
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常被數學課堂的單一教學方式和單調枯燥教學內容所擊敗。微課學習是一種新型方式,內容和形式都非常新穎,契合了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利用微課實施初中數學教學時,師生之間的配合會更加密切,能夠更好完成教學任務。其次,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有一定難度,僅靠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必然不行,所以微課引入學生學習中,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最后,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微課是一種能夠適用于任何時間和地點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主學習計劃進行安排,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并能保障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初中數學相較于小學數學,其學習難度有了明顯的增加,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夠對新課的內容有全面了解,明確其學習的重難點以及疑惑點,能夠讓學生課中更針對性的聽課,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不同,教材中有大量公式、概念、實踐性知識點,僅靠學生對課本的閱讀,難以保障預習效果[2]。因此,老師可以給學生制作預習微課視頻,讓學生在直觀的方式了解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并在針對性的學習中,對知識進行初步理解,確保學生不再進行盲目預習,強化課前預習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幾何圖形》一課時,向學生提供“認識幾何圖形”的微課,讓學生在視頻中對各種幾何圖形進行了解,并對不同幾何圖形的特征進行嘗試性總結,同時,為學生布置“畫一畫”之類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在“畫”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幾何圖形,為接下來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基。
第一,課堂導入環節。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老師可以利用微課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快速將學生帶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比如在教學《統計與概率》一課時,老師可以導入全體學生分別測量身高,由老師對學生們身高統計的微課視頻。通過生活化的導入,成功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將學生帶入了主題內容的學習中。
第二,重難點教學環節。針對初中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那些邏輯能力強、學習基礎扎實的學生,在對教材反復閱讀和思考之后,能夠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突破,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差、基礎薄弱的學生,即使反復閱讀和思考多次后,也無法對微課內容進行理解,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具象化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突破。
比如在教學《函數的認識》一課時,老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展示函數圖像,學生通過對動態直觀影像的觀看,可以對其概念知識進行高效理解。
課后復習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只有做好此環節的教學工作,才可以讓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高效學習。傳統初中數學課后復習,通常由學生獨立進行,在缺乏引導的背景下,學生的復習成效不理想。因此,在微課輔助教學的背景下,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后復習微課,幫助學生有效復習。
比如在教學《軸對稱》一課時,為學生提供概念、計算公式組合而成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對自身的不足進行了解,在針對性的練習中,實現對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
綜上所述,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對新課改進行落實,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實現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主動學習微課和利用微課,在不斷優化微課應用方式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微課教學的優勢,推動初中數學教與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