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繼群
(江西省南昌市立德朝陽中學 江西南昌 330100)
“分層指導”指的是教師在綜合考量學生英語學情、學習潛力的基礎上,對班級學生開展的層次劃分,并通過有效的指導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推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和提升。文章立足高中英語閱讀,從“分層指導”這一視角出發,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說明。
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在堅持原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層指導”教學方法,這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外部體現,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得。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巧用分層指導可以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可以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但在實際開展中,教師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教學要規范、合理,教師要在明確閱讀目標的基礎上,開展分層教學。二,綜合分析學生的英語基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任務,以提升分層教學效果。雖然教師采取分層教學指導,但要公平、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及時了解他們學習中的困難,并給予積極的指導,以推動學生的有效學習[1]。
利用分層指導學生閱讀,可以改善學生閱讀效果不佳的問題。在分層指導模式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首先向學生介紹這一方法,讓學生明白這一方法應用的意義,進而推進教學課堂的有序開展。其次,教師要準確把握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作為分組的依據。然后,在分組中,教師要綜合考量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英語學習興趣等,以完成最終的分組,讓同學們在小組學習中獲得提升。最后,教師要給足學生充分的尊重,平等對待班級的每一位學生,并對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出指導,這樣才能讓班集體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分層指導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單指對班級學生開展分層,還要完成對知識的分層。此外,教師在綜合學生們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個性目標,讓同學們在專屬閱讀方案的指導下開展學習,進而獲得進步。在英語閱讀課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英語基礎,為其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知識,比如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為他們制定基礎的閱讀方案,進而在一個個的目標前進中增強學習的信心,并積極進入到后面的英語閱讀學習中來,并為自身英語閱讀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利用分層指導這一模式開展教學不僅落實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而且可以推動不同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進而促進他們的共同進步和發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上,教師以提問、填空等形式開展教學,一來可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二來可以深化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將開放性學習理念滲透其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得到發展和提升。
閱讀任務的設置不僅可以起到鞏固課堂知識的作用,還能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以往的英語閱讀課,教師用同一任務貫穿班級的所有學生,這樣不僅不能將任務的最大教學作用發揮出來,而且會讓部分學生陷入茫然的狀態。在現代化教學理念支持下的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不同情況設定不同的任務,以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文章《The internet》的實際閱讀中,在完成基礎知識點講解之后,教師要為同學們設定不同的課下作業,比如基礎差的學生,以technology、invitation、topic、receive等詞匯復習為主,同時還可以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探討“互聯網”利弊;對于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可以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文章開展閱讀,以提升學生的理解;對于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則可以為他們推薦課外閱讀,以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2]。
在實際研究中,教師應該實現教學原則的具象化發展。比如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推薦合適的閱讀資源。另外,教師要做好提前預設,探尋合適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記錄好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作為后續教學開展的根據。
受制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利用分層指導這一模式的時候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態、課堂參與度。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同時教師要關注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看閱讀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此外,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及時把握學生情況,并選擇有效的方法開展教學。只有立足學生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學生是英語閱讀課堂的主體,身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受,而且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選擇,如此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全新的體驗,還能推動學生的有效學習。綜上所述,教師在指導同學們開展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分層指導”教學模式納入其中,以完成對學生、知識、任務等的分層,如此才能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推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