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英
(重慶市忠縣實驗小學校 重慶忠縣 404300)
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我們在開展工作時可以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多,但是,我們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學校教育空間中我們需要不斷地推進教育教學的創新,對于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進行課改。在解決學生的現實問題時,我們的立足點不僅僅體現在“學”方面,我們還需要對于學生的心理養成、道德行為習慣養成、創客意識養成產生效能。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更為豐富。我們需要為學生提供優化的學習空間,進而有效的解決學生的家庭教育問題、成長需求問題。如當前的小學生也是網絡社交平臺上的主角,他們接受的信息豐富但并不純凈,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如在當前的學生問題中,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城鄉務工子女等等引發的問題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些都需要由班主任來進行相關的引領,都會直接作用于學校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小學生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呢?我給出的建議是讓小學生生成自主管理能力,進而在生活中能夠守住初心,在學習中始終是主動性的學習者。本文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小學生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尤其是來源于教師、同學的評價,會直接作用于學生的一言一行。基于此在培養小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時,我建議,我們要為學生設計小組活動,進而讓學生生成認同感與歸屬感,借助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幫助小學生在潛移默化間發生極大的改變。如在實踐中我通過一系列富有實效的激發活動,告訴學生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自主管理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自己討論并制定小組名稱、口號、學習目標,組內分工負責作業、衛生、紀律的檢查。在課堂上,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這樣以來班內大部分學生班集體榮譽感強了,都能把班級當作自己的家,把自己當作班級的主人。如我會借助班會活動、校園文化活動來作為載體,進而讓小學生展現出自己的個人優勢,而我們則可以發揮出教師的主導價值,為學生組建沙龍社團,讓學生能夠借助當前的教育資源,展現出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能力,進而生成個性化的作品。在班會中承擔各種角色職責,或是主持人、演講者,或是講解員、辯論者,進而將班會活動轉變為主題探究活動。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能夠同時建設屬于自己的學習空間,并且借助小組成員之間的支持,生成有分享價值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空間中小學生會為了“團隊”而充分的展現出自己的個體價值[1]。
每一個人都生而不同,在與小學生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也已經展現出極強的“個性”。如何才能引領存在明顯差異性的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呢?如何才能讓這些有明顯“不同”的小學生都能夠養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呢?我認為就需要將分層教學理念、多元智能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治理體系融入我們的育人策略,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摘桃子”的空間和體驗。這種讓小學生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地解決自己的現實問題,為自己建立成長記錄袋,并且不斷地讓其變得充實的方法,顯然可以讓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起來。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制訂好本學期自己在衛生、紀律、學習等方面要達到怎樣一個高度,然后再圍繞總目標,制訂出近期目標。目標不求全,不貪多,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達到一兩個小目標即可。如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同學可制訂如下近期目標:第一個星期,爭取每天保量完成各種作業;第二個星期爭取保質保量完成等。這樣小步子前進的目標,學生容易接受和執行,也便于檢驗與反饋。其實小學生對于自己有極高的期待,他們總是在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這種讓學生層層遞進,不斷地“摘桃子”的管理模式,不僅僅可以有效的解決學生的個人問題,培養他們自主管理能力,還能夠讓他們的內心實現轉變[2]。
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時,我們要讓學生少聽大道理,多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其實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自身缺少自律的能力,講大道理對于學生的內在影響并不突出。小學生的成長需要借助直觀的感知、實踐體驗,進而讓學生的內在感受與現實生活之間進行信息對接。在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我們需要融入新的活動觀,讓學生同時獲取知識和見識,目標指向也在于此。如建立學習互助崗、環境保護崗、文體活動崗等,甚至細致到將班級瑣碎工作分為十多個小方面。除每個四人小組選派一人負責前后兩桌的地面及抽屜衛生外,其余的諸如圖書管理、講臺桌的整理、清潔用具的擺設、粉筆的保管、擺齊桌凳成線、墻壁保潔,學校通知的記錄與傳達等均設立了相應的崗位。因為可以負責明確的班級工作,因為可以在群體中為自己進行定位,必然可以讓學生生成歸屬感。在這樣的班級氛圍中,小學生會變得自律,并且生成責任感。不過考慮到培養學生合作和角色改變能力的需要,有些崗位還要采用交替制和合作制。交替制即兩個或幾個學生輪流擔任某一角色;合作制即兩個或幾個學生合作擔任一個角色。可見,這種讓學生發揮出個人的優勢不斷地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教育模式,不僅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個人體驗,還會讓小學生擁有言語交際平臺與良好的人際關系[3]。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時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我們面對的是缺乏自律能力的小學生,他們的生活環境、面對的新問題都越來越復雜,他們需要擁有自主管理的能力,進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守住“初心”,身心健康的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