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寧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三實驗小學 山東東營 257500)
數學學習是一個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理解與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并形成特定的邏輯思維。而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文化對學生影響的直接表現,其中包含數學意識、數學思維與數學行為等內容,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在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占據較大比重。教師在計算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使其產生探索欲望,主動投入課堂學習中接受教師講解的計算知識,從而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1]。
為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上課后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教師多會創設教學情境,結合一些基礎訓練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大部分教師過于追求情境創設,忽略了對學生的計算訓練,或教師時刻占據主體地位,為學生講授大量計算知識,導致學生的計算訓練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從而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數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對學生而言較為抽象、復雜,加之教師在教學中較少通過生活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導致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枯燥,且脫離實際。學生在學習后僅掌握了理論知識,但不知如何將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導致數學思維得不到有效的培養與拓展[2]。
積極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或以圖片和視頻方式加以展示調動學生參與數學積極性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計算,增強計算能力和水平。以“混合運算”教學為例,數學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要求和教學目標引入現實生活案例,再將其制作成現代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積極鼓勵學生計算。例如以下題目: 小老虎去森林超市購物,它一共買了三件商品,其中第一件4元,第二件5元,第三件7元,請問小老虎一共花費多少錢?上述問題和現實生活中購物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就可借助上述問題增強學生數學知識代入感,并基于情境計算,有效提升計算能力。基于生活化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深入了解現實生活和數學學科的緊密聯系,更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分析和解決當中,滿足求知欲,提升數學教學質量[3]。
無論學習什么,都離不開實踐。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離不開實踐。課外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課外練習數學計算,不僅可以提高數學計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而鞏固所學數學知識。在給學生布置課外練習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遵從合理、科學、貼近學生的原則,千萬不要將課外練習當成課后作業——這樣起不到正面的效果,反而會打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例如,筆者在教授“統計”的相關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外練習統計的興趣,會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面出發,將核心素養的有關目標、要求融入課外練習的實際操作中去。“同學們,大家在放學回家后都會干什么呢?”學生甲回答:“看動畫片!”學生乙回答:“寫作業!”既然是課外練習,筆者就將課外練習的場景安排到學校和家庭以外的地方:“那么,同學們,爸爸、媽媽在接你們回家的路上,會不會去買菜呢?”學生齊聲回答:“會!”筆者接著道:“那好,今天老師給大家留的課外練習,就是陪爸爸、媽媽買菜的時候,注意統計一下爸爸、媽媽買的蔬菜有哪幾種,每一種有多少個。”這樣的課外實踐練習不僅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而且不會讓學生對數學感到厭煩,能提高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中慢慢愛上數學,繼而實現課內、課外雙環境下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意識和良好數學學習觀念的目標。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適當進行內容和目標延伸,不能夠只是把目標限制在學生掌握計算方面,還需要增進學生對算理的理解與把握水平。而且在數學課程標準當中就已經強調在數學基本技能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在目標設置方面進行科學安排,不能夠只是限制在掌握操作技能上,還需要幫助學生透徹理解操作步驟和操作程序,尤其是掌握其中包含的道理。數學計算教學同樣如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增加算力教學所占比重,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巧妙滲透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簡便計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先給學生展示一個數學算式 102×24,教師可指導學生將 102 分成 100+2 這樣的算式,以便完成對算式的轉化,102×24=(100+2)×24=100×24+2×24=2448。很多學生遇到相類似的數學計算時,往往可以成功解答,但是很多學生卻并不理解,為什么要把 102 變成100+2,也不能夠在接下來的計算當中掌握(100+2)×24=100×24+2×24的由來。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有很多學生對算理理解不清。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在簡便計算教學過程當中巧妙滲透算理,并在學生掌握算理之后,精心安排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4]。
核心素養的提出為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改革發展指引了明確方向,同時也給教師調整計算教學方法和思路帶來了深刻的啟發。計算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教師還需要激勵學生在計算當中深刻體會經驗和思想,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以計算教學為依托,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提升。教師在對數學計算教學進行設計和安排時,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水平,充分激活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科素質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