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偉
(河北省遷安市弘毅學校 河北遷安 064400)
讀后續寫,主要包括閱讀文本與寫作這兩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文本閱讀和梳理文本結構、邏輯等,并完成寫作任務,從中可以看出讀后續寫過程實際上是從語言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在新高考背景下,讀后續寫主要是為了對學生英語基本素養進行考察,通過提供一段語言材料,結合提示材料進行續寫,把其轉變成為完整的短文。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把閱讀和寫作進行充分融合,利用科學合理的手段,指引學生讀懂文本,謀略布局,理清思路,優化語言,高質量完成讀后續寫活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課文故事情節具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在讀后續寫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性與邏輯性[1]。但是,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沒有考慮到事物發展客觀性顧慮,沒有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具體分析。例如,在教學時沒有對文本時間、地點、任務等內容進行考慮。該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部分教師文化意識較弱,缺乏深層次文本支撐,導致在教學時很難有效、全面創新教學內容,大大降低了讀后續寫教學效果。
一篇完整的作文,需要具有條理清晰、思路嚴密的結構,還需要具有準確豐富和語言和具體詳實的內容。但是,在讀后續寫教學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教師過于注重指引學生謀篇布局,注重指引學生段落銜接和連接詞的利用,忽略了寫作內容的指導,讀后續寫哪些內容完成憑借學生自由發揮。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雖然學生寫作文章看起來結構規范、調理清晰,但是內容不著邊際和空泛[2]。讀后續寫大多是記敘文,而學生寫作敘述時如同流水賬,缺少了側面描寫,如語言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嚴重影響到讀后續寫教學效果。
構建故事情節是進行讀后續寫的基礎,因此學生需要讀懂文本,抓住原文內容,分析原文故事發展線索,并且還需要對段落首句進行考慮,保證續寫連貫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指引學生閱讀語篇時,需要指引學生對語篇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發展等進行理清,進而讀懂文本,促使學生更好的構建故事情節。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向、思維導圖、圖標框架等手段,指引學生對故事中矛盾沖突進行解決,對問題進行回答,有效提升學生邏輯思維,幫助學生構建故事情節,提升學生讀后續寫能力。
例如,在講解“The Olympic Games”的The story of Atlanta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仔細閱讀文本,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構建故事情節。課文主要內容是希臘公主亞特蘭大長得很漂亮,跑的很快,但是不允許參加奧運會,和父親賭氣達成協議,娶到她的人需要跑的更快,否則會被殺,很多王子、國王都放棄了。希波墨涅斯想要娶公主,其向希臘愛情女神求助,獲得三個金蘋果,然后比賽開始。教師可以設定兩段首句,分別為So the next dat Hippomenes was waiting when Atlanta came out和When Atlanta finally caught up with Hippomenes the second time...并且,教師可以提供幾個詞語:run、win、Princess、was amazed、rules、golden、pick it up、golden apples等。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課文內容,構建故事情節,為續寫打下良好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引學生根據原文章事件產生過程,對事件后續情節發展進行構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節發展需要保證和情節內在的關聯[3]。因此,需要保證是實際發生,保證情節真實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指引學生做好布局謀篇,做好故事情節安排,保證和原文緊密銜接和關聯,不要獨立存在,需要和原文意圖相符,需要和原文結構、體裁、寫作手法相符,需要和原文講敘風格、語言特色相符,需要和原文人物思想、性格特點、行為相符,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續寫能力。
在讀后續寫教學中,寫作是非常關鍵的環節,需要保證續寫語言邏輯、詞句結構和原文情境相符。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利用地道、自然、樸實、貼切的詞語,并利用一些高級詞語,提升續寫質量。而想要實現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閱讀教學,指引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素材進行整理和歸納,并指引學生把積累的語言素材靈活利用到新的寫作情境中,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質量。
總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不斷優化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還可以促使學生獲得優異的考試成績,為學生未來英語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利用科學合理教學手段,指引學生讀懂文本故事情節、語言內容、主題思想,積累大量語言素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多開展讀后續寫訓練,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讀后續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