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康才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學 廣東湛江 524002)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以及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當前我國學校教育正朝著德、智、體、美、勞全方面關注與培養(yǎng)的方向發(fā)展。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精英教育模式已經(jīng)逐漸退出學校教育的舞臺,細化到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上,他們的工作重點也由“教書”更多地轉移到“育人”上。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正處于既美好又叛逆的青春期階段,這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學生不斷完善并最終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1]。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只有始終堅持以德育人的教育觀念,從各個層面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加強道德意識與道德觀念,真正地實現(xiàn)個人內(nèi)在修養(yǎng)以及道德水平的提升,為學生的個人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不僅是當前教育趨勢不斷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班主任教師所肩負著的職責與使命,更是確保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由于過去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一些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已經(jīng)在部分初中班主任教師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響,這些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德育教育的順利實施。在當前教育背景中,學生在各項教學活動中的中心與主體地位逐漸突顯,而部分班主任教師依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實施德育工作時習慣于將自己置于權威與中心地位,缺乏與學生平等的溝通與交流,習慣于將自己的思維與理念強加給學生。長此以往,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甚至還可能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逆反心理。
縱觀當前初中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工作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班主任教師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十分單一的[2]。大部分教師試圖通過理論講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然而這樣的道德高點往往是學生認知能力之外的,使用教導的語氣向學生大講人生道理的方式并不能使學生產(chǎn)生任何情感上的共鳴或心靈上的觸動,還容易引起學生的抗拒與反感。因此,想要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班主任教師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調整與創(chuàng)新。
班主任相較于普通的任課教師而言,他們往往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與壓力,不但要關注全班同學的學習成績、日常生活,還要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大量的工作壓力極大地分散了班主任教師的精力,德育教育工作的空間受到了極大的擠壓。再加之許多學校對于德育工作并沒有強制性的規(guī)定或相關的評價機制,因此,在高強度的工作面前,許多教師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就有所降低,使得德育教育流于表面。
提高初中班主任教師的德育教育水平素養(yǎng)的前提與基礎就是要先改變陳舊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一個人的思維決定了他的高度”,在落后的思維與意識的引導下,教師根本無法獲得教育能力與水平的提升。因此,班主任教師必須加強對于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時刻關注我國新課程標準發(fā)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拓展教學思維,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只將目光聚焦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過多地關注學生智力水平的發(fā)展,而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的德育意識,提高對于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將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滦腿瞬抛鳛橐磺泄ぷ鞯淖罱K目的,為強化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邁出關鍵性的第一步。
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與主體,要想真正地使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就必須從學生入手,更多地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3]。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深入地認識學生,才能夠找到學生可以接受并且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才能夠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因此,教師必須始終牢記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轉變傳統(tǒng)的師生觀念,盡可能地放下教師的架子,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更多地傾聽學生的意見與需要,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個性特征與學習特點制訂適合本班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案。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始終從學生出發(fā),盡量避免陷入單向的教導式教學。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交流,努力與學生建立起雙向的情感聯(lián)系,打破學生內(nèi)心的距離感,構建一種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在相互理解與相互包容的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實現(xiàn)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實。例如,在平時課間活動時間可以試著深入班級與同學們聊聊天,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當了解到學生對國產(chǎn)漫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很感興趣時,可以將其作為切入口,帶領學生探討中國漫畫產(chǎn)業(yè)的飛躍,并在此過程中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在師生的雙向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人們常說:“為人師表”,作為一名教師,其自身的一舉一動對于學生而言就是最好的樣本與表率。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師應該要做到以身作則,提高對自己的道德要求,不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與典范。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從小事上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對待學生盡可能地保持溫和且有禮貌的情緒與態(tài)度,在食堂用餐時要注意保持安靜,不要浪費食物,看到地面上有垃圾要及時地清理或打掃等。與其一味地給學生設置強制性的要求與條款,反復地在學生面前說教,不如從自己做起,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對于道德行為的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另一方面也能極大程度地提高教師的威信,提升班主任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與形象。
不同于學科知識的教學,德育教育工作一般沒有明確的教材以及相關的教學資料,在實施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班主任教師自己尋找相關的教學資源。而德育教育的資源其實是十分豐富的,它包含在我們?nèi)粘I畹姆椒矫婷嬷小R虼耍踔邪嘀魅谓處熆梢試L試著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搜集學生所熟悉且了解的德育教育資源,并利用各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主題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相關的節(jié)日,組織學校利用班會時間舉辦相關的主題活動,如“世界環(huán)保日”時可以圍繞著環(huán)保這一主體進行相關的活動,要求學生事先自主搜集相關的資料,談談對于環(huán)保的見解與看法,了解世界目前的環(huán)境狀況等,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相關的視頻與圖片,通過視覺上的沖擊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明確環(huán)保的重要性并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提高自身的環(huán)保意識。在這樣的主題活動中,學生的參與感大大提升,也能夠通過自主的探究與學習獲得更多的感觸,而教師只需要將舞臺交給學生,通過必要的引導與總結,就能使學生從中獲得道德意識的發(fā)展與提升,大大增強了德育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班主任教師是學校教育中學生的主要監(jiān)督者與引導者,但教師的教學范圍畢竟是有限的。德育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絕不是僅僅依靠班主任教師的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也不只是局限于學校教學的范圍之內(nèi)的。因此,為了確保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延伸德育教育的范圍,作為班主任教師應該要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做到學校、教師、家長一同努力,從學生生活的各個維度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與修養(yǎng)。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同時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客觀完善的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在該時間段內(nèi)思想品德行為與意識發(fā)展情況的總結,更是對教師教學活動最終成效的檢驗。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師要重視德育教育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教師初評、家長點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更加多元化的方式,盡可能對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給予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以此來強化德育教育的作用,促使學生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guī)范,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德育工作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教師初中班主任應該加強對德育教育的重視,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與德育教學手段,不斷強化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開展深入人心的德育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