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菊香
(廣州市花都區圓玄小學 廣東廣州 510800)
小學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在教學中展開德育工作,教師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貫徹學校的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品質。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積極開展德育工作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如今,網絡時代的來臨也給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和新的機遇。所以,小學班主任要轉變傳統的觀念,科學合理地運用網絡技術以及現代化教學方式,提升德育工作質量和效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品質,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現階段,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下電腦、無線網絡、智能手機、平板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思想觀念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網絡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程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小學生對德育教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其次,網絡可以使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內心想法等有更好的了解,從而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然后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最后,網絡蘊含著大量的教育資源,可以使幫助德育教育素材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班主任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傳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工作中,合理有效地運用網絡可以使德育教育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所以,網絡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德育知識的欲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也要加強指導,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傷害,為學生今后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一部分小學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不夠綜合全面,也沒有更好地理解德育工作,總的來說就是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夠重視。另一部分班主任教師將德育工作置于次要地位,只是一味地重視文化知識的講解,慢慢地導致班級學生對德育產生輕視的心理,認為德育是可有可無的,這種現象無論是對學校的德育教師還是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都是非常不利的。還有部分班主任教師的德育教育觀念落后,在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下缺少創新意識和發展意識,班主任的責任意識也不強,這就造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沒有更好地發揮作用,德育工作質量也不高。部分原因也是受傳統的德育教育觀念的影響,使得小學班主任更加適應傳統的德育工作方式,因此教師教學觀念沒有創新教學模式守舊,使德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高。有的教師對網絡下的德育工作有更好的了解,沒有看到網絡的雙面性,對于網絡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也沒有全面的了解,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網絡不能更好地引導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網絡環境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開放性,對青少年的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當今,我國在網絡管理制度上不夠完善,沒有制定科學明確 的管理制度,這就造成我國沒有統一完善的道德標準,使網絡環境更加糟糕,思想道德標準與我國的法律法規不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這也是網絡缺乏約束力的現象,造成網絡上出現更多的詐騙信息、網絡暴力、黃色信息等。小學生的思想觀念、身心發展等方面出現不成熟的現象,缺少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對網絡上出現的新聞、信息等不能做出更全面的評價,使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不到提升,造成網絡時代下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無法進行下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得不到發揮。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對人們的生活,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合理有效地運用網絡進行知識點的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積累一定的經驗,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但是,學生在運用網絡時,會出現一些不利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信息,如,色情宣傳、網絡暴力、熱門游戲的推薦、網絡交友聊天等層出不窮,小學生的約束力不夠。
班級的文化是班級精神、班級風采的展示,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舉止等方面可以做出有效的指引,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為了提升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教師要對網絡知識、德育知識、學生的實際情況等有充分的了解,同時也要轉變教育教學模式,從只是在教室對知識點的講授轉變為教育和網絡相結合的模式合理有效地建設班級網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進行線上德育教育,以此推動班級文化的文化建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等方式引導學生的行為方式以及思想觀念。
比如,教師定期舉行的班級文化活動、班級主題班會等可以使用相機、手機等記錄下來供學生以后紀念,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凝聚班級的班魂,強化學生的榮譽感[2],同時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加強學生和教師的溝通和交流,進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參與到網絡建設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提升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產生好的良性循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教師也可以運用建設的網絡平臺進行長知識點的講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
眾所周知,教師和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造成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較少,學生害怕教師,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狀況思想觀念不夠了解等。因此,教師可以合理有效地運用網絡建設班級交流群,通過QQ 群或者是微信群,讓教師和學生可以向朋友一樣在群里交流心得,探討知識點,加強教師與學生的間的交流,進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班級群的創建方便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方便教師在群里召開班會,學生也可以在群里發表自己的想法,小學生的自尊心較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近期的表現運用群的方式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讓教師對學生的思想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況等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在網絡的學習交流環境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隱私以及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敢于、樂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網絡交流群具有較強的優勢,學生家長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在校表現、學習情況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視頻或者是圖片發送給學生家長或者是家長交流群里,同時家長也可以把學生在家中的表現發送給教師,一起溝通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學生家長如果對教師的教育有疑問,可以直接地與班主任溝通,這種創建網絡交流群的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將學校、家長、教師、學生聯系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方式,進而發揮更大更有利的作用。同時,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小學生網絡素養,認識到網絡具有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劍,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形成良好的行為品質,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3]。因此,教師要辯證地看待網絡,同時深入挖掘網絡知識,將網絡與德育知識相結合過程中所遇見的挑戰降到最小化。班主任也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德育工作進行創新,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