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雄
(廣東省徐聞縣海鷗學校 廣東湛江 524100)
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一生發展的基礎,身體的健康問題需要引起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同時,健康的身體是也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而體育教學正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體發展速度較快,加上網絡時代學生的課余時間大多集中在電子設備的使用上,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學生飲食十分不均衡,這就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體抗力較弱。由此,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1]。健康的身體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礎,所以,學校要重視體育課程的有效開展,體育教師也要本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另外,體育鍛煉是鍛煉學生意志力的重要方法。意志力是做一件事情成功與否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的學習任務變得更加繁重,學習難度和強度都在不斷增加,學生需要愈挫愈勇、堅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體育鍛煉也是為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然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素質教育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所以,教師需要深入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理念,以及它對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作用。人們往往對自己擅長和感興趣的事情會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有更好的效果。初中時期是學生身體發展較為迅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體育運動是保障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重要運動。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器官和神經系統的良好發展,科學的體育運動有利于學生骨骼的發展,增加骨密質,骨骼的良好發展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身體健康和體育運動的發展奠定基礎[2]。另外,體育運動可以訓練學生的肌肉力量,肌腱和韌帶的力量也會得到較好的發展。由于運動過程中需要心臟和呼吸系統的協助,所以也可以增強學生心肺功能。另一方面,體育運動通過教給學生一些運動方法來進行,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提高協調性和平衡性,肢體協調性的發展會促進學生神經系統的發展,體育運動也能促進學生感知能力的發展。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青少年時期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初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不斷創新,幫助學生更好地養成運動習慣,塑造健康的體魄。
為了使體育與健康更好地適應學生的身體發展狀況,同時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體育教師在課前應該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學生體質測試的結果,以及學生的需要,在科學、可行的基礎上,制定適應大多數學生的教學方案。體育活動需要學生能夠投入一定的精力,如果是過于枯燥的簡單運動,可能學生很難堅持下來,所以,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體育游戲,吸引學生主動參與[3]。體育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個體的狀況和身心發展水平,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學生的需要和體育項目的特點,在科學、可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類型體育項目的相關體育游戲。體育教師一定要清楚學生在不同階段身體成長和發育的特點,從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況和個性特征出發,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展體育與健康教學。例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踢球的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項。在進行詳細清晰的講解和演示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活動,如趣味保齡球,讓學生通過踢足球擊倒放在5米處的裝有水的礦泉水瓶,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踢足球。同時,體育教師要注重在游戲過程中根據學生運動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糾正學生的姿勢和一些錯誤做法,以保證游戲過程中學生足球運動的正確性,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身體素質,同時幫助學生學習足球運動。
相較于其他學科,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可能發生各類突發事件,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課上把運動的注意事項給學生講解清楚,并且在教授一些動作時要準確示范,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或不規范動作。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時,需要事先帶領學生做好熱身運動,并讓學生意識到熱身運動的重要性。然后在一些動作教授中,教師需要描述清晰,準確示范。最好能讓學生學會后來做示范,教師再對其不規范的動作進行糾正。例如,在田徑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學生介紹田徑的基本要求和動作規范,然后讓學生通過練習來體驗。準確示范一方面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保障學生的安全。正確的運動方式能幫助學生強健體魄,否則再多的運動也只是適得其反。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體育與健康教學才能有序實施。體育課上,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運動前熱身,強調運動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同時,體育教師也要關注學生上體育課時的身體狀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學生的運動強度和時長,以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運動效果。
大多數情況下,體育與健康教學是教師講授知識、示范動作、帶領學生運動。這種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中會動力不足。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所教師需要豐富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形式,幫助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體育運動,并能產生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4]。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案,能幫助學生達成一定的運動目標。例如,教學武術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通過結合視頻等方式,給學生介紹武術的來源、分類,武術對個體強身健體的重要作用。又如,在花樣跳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練習花樣跳繩,并給學生展示練習結果。一成不變的課堂總是枯燥的,多變的形式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初中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了解初中生的興趣,將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相結合,創新體育教學形式,進而幫助學生培養運動習慣,使其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體育運動需要得到學校和家長的共同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教育需要更多地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展,體育教師也要注重對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創新。要讓學生不僅能更好地參與到體育課中,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尊重學生的需求,并最大可能地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的良好習慣。初中體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為學生全面發展和體育精神的形成不斷努力,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