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方向方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與改進,學校不再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也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打基礎的時期,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習習慣、生活方式等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身心還未發育健全,并且缺乏課堂的系統教育,導致小學生在學習及生活習慣方面都存在著一定問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便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將對“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方式及作用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小學生;綜合素養;教學研究;策略
一、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第一重要時期,但學生在課堂上極其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現象,導致小學教育效率較低。針對這一現象,校園管理人員應該及時轉變教學管理模式,使學生能夠得到多方面的提升。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教育”的方式在小學教學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幾年“互聯網+教育”的方式發展迅猛,為校園管理工作提供極大便利,使校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二、“互聯網+教育”在小學綜合素養中的重要性
“互聯網+教育”方式的運用,能夠為小學教學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方式的作用。隨著當下社會發展節奏的不斷加快,對專業人才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不斷提升的狀態,這就需要學校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另外,由于當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來展開教學以及管理,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這種方式還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得學生在家里也能夠學習到很多知識,尤其是在當下疫情的影響下,這種方式更是為教學提供極大的便利,學生可以足不出戶便能學習到教師傳授的知識。同時這種方式也能夠為教師提供更大的平臺,使教師在互聯網上學習到更多先進的教學方式,并在互聯網平臺上與其他教師建立溝通,加強對學生的了解,能夠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進行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及管理水平,制訂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案對學生進行管理,使學生能夠真正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名師講課的視頻,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更為優質的資源,增長學生的見識。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如果在學習以及生活等方面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則可以幫助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擴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步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時,降低學生的心理落差,更好地融入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從而縮小中國教育差距,為中國培養出更優質的人才。
三、“互聯網+教育”在小學綜合素養中的應用與提升
在小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則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為國家培養出更優秀、更全面的人才。下面將對“互聯網+教育”在小學綜合素養教育中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
(一)豐富教學手段
“互聯網+教育”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這種技術包含眾多手段,在當下已經投入教學活動中的手段及方式主要有微課、慕課和直播等形式,尤其是微課這種形式具有時間短、內容精確、重點突出以及趣味性強等特點,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自己所講授的內容進行錄像,方便學生在課下進行回放。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教師所講授內容的理解還不到位,在課堂上由于時間較短,很可能會對某些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將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行錄像,學生便可以在課下對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復播放,便能夠使學生真正理解教師所教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這一方式對學生展開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合理地借助互聯網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使小學生能夠自主地借助互聯網進行學習,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減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壓力,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并實現資源的最大化配置。
(二)加強與文化科目的融合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都是以課本為基本教程展開教學的,這種方式比較適用于應試教育,但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深,這種方式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等方面卻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中國大多數校園中,教師雖然能夠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并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知識導入時通常是沒有技巧的,直接進入主題的形式會使得學生在對知識進行理解時過于生硬,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另外,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傳統的方式在教育過程中會導致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等,致使課堂效率低下,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配合視頻等其他形式進行新課程的導入。
在借助“互聯網+教育”的方式進行數學科目的講解時,在進行知識的導入前,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在對人教版五年級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這部分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對圖形進行展示,并通過動畫等形式將圖形的轉換過程借助白板、屏幕等進行展示,從而形成對知識的全面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而借助“互聯網+教育”展開語文教學時,則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國學經典,使學生在經典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理解能力。在進行國學經典內容的講解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播放一些關于國學經典的視頻或者動畫,能夠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中,理解國學經典的內容,進而使學生能夠理解我國的文化背景,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并擴大中國國學經典的影響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從網絡上搜索一些經典的文章及詩詞,并要求學生進行摘抄背誦,在進行語文寫作時,能夠將相關知識進行靈活轉換及運用,提高自身寫作水平及質量。
當下,還存在著教師對小學生核心素養不重視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的管理人員提高小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課文中的重點知識進行講解,還要將核心素養的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對于能夠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文章,可以適當地進行擴展,尋找一些與本節課內容相似的課外文章展開講解。但選擇文章時需要注意,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將這類知識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的內容及語言來進行展示,使這類文章能夠真正起到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通過網絡技術,將知識點轉化為動畫、視頻或圖片等形式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不僅起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還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引導學生。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雖然說“互聯網+教育”的方式主要依靠互聯網來進行,但依然少不了與實踐的融合,尤其是綜合素養方面,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比如,加強在小學教育中的中華傳統美德、尊老愛幼等思想的宣傳,除了要借助網絡播放一些宣傳視頻外,還可以帶領學生真正走出校園,走進養老院、孤兒院等,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捐款捐物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活動中能夠加強對相關思想的深入了解。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拍攝,做成宣傳視頻,使這些活動視頻能夠發揮出更大作用。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宣傳,使小學生在做好事的同時獲得一種成就感及滿足感,從而建立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傳承傳統美德的思想,提高小學生的精神文化修養。
(四)家校結合促進
互聯網教學可以有效打破地域限制,在教學管理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多種手段與家長建立聯系。通過微信群、家長會等方式與家長建立緊密聯系,并通過家長的反饋來找出自己教學及管理過程中的不足,并對教學及管理方案做出更具針對性的調整。
另外,這種方式也能夠通過家長的反饋加強對學生的全面了解,不僅能夠起到監督作用,還能夠對學生家長的反饋結果進行分析,及時了解到教學效果,并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與改進。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培養家長的素養意識,由于小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不夠健全,在學習過程中極容易受到教師、家長以及同學的影響,教師、家長便要在此過程中做好良好的表率作用,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培養健全人格。
這種方式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并取得不錯的成效。比如,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教師便可以通過網絡直播課程與家長的聯系,讓家長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做好監督,同時督促小學生在假期期間做好自我時間管理,并加強對身體素質的鍛煉。學生只有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保持良好的精力,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過程中,提高小學課堂效率。
(五)教師的提升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師,選拔制度雖然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與管理。當前在進行小學教師選拔過程中,也是按照傳統的選拔方式來進行的,教師在參與選拔的過程中進行筆試、面試便可通過考核,但在考查過程中并沒有加設對于互聯網、多媒體的運用。因而可以在考核過程中加強對于互聯網教學的運用,使參與教師選拔的人員在考核過程中談談自己對多媒體教學的想法,并在一定時間內構思出教學方案。在面試過程中還可以要求教師攜帶自己所準備的教學課件,從而提升小學教師的綜合能力,進而推動小學教學效率。教師在投入教學之后也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并加強對互聯網教育的學習,同時還應與有經驗的教師建立聯系,發現自身教學中的不足,并采納有經驗教師的建議,對自身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做出改進,從而更好地投入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的功能,選擇與學生學習習慣及方式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使小學生對所學學科充滿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文章對“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在小學綜合素養中的重要性展開了分析,并對其展開方式進行闡述,希望能為小學教育及管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朱秋詠.核心素養下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52):278-279.
[2]姜曉燕.淺談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策略與提高方法[J].數碼設計(下),2019(10):377-378.
[3]黃翰玲.淺淡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策略與提高方法[J].數碼設計(下),2019(10):375.
[4]郭洪艷.利用“互聯網+教育”提升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J].黑河教育,2018(7):58-59.
作者簡介:
倉黨高什姐,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第四中學。
(文章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鄉村小規模學校利用“互聯網+教育”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GS[2020]GHB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