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摘要: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應改變教學模式。在課程開展中,運用豐富、吸引人且高效的閱讀教學指導策略,讓小學生更容易接受,并可將其閱讀興趣激發,促使小學生在課堂中更加主動、積極,在深入閱讀與思考中扎實掌握好語文知識。確保小學生閱讀能力與學習質量有明顯提高,得以突顯教師優質教學效果。本文將針對新課改下小學高年級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指導提出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閱讀作為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基于新課改背景,教師應優化當前教學模式,遵循以生為本理念,將小學生主體地位突出。在授課過程中,根據教材具體內容,采取多樣且高效的閱讀教學指導。讓小學生可產生極大興趣,并主動、積極的展開深入閱讀與學習,借此幫助小學生強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確保小學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高效性。
一、讓學生帶著問題深入閱讀,強化內容理解
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中的重點內容,尤其是在高年級階段,教材中的內容正在增加,知識難度也在不斷加強,雖然課文內容較為枯燥,但小學生必須完全掌握知識,才能為日后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授課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切實可行的高效指導策略。比如根據課文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將小學生求知欲望激發,讓他們帶著問題對課文展開深入、細致的閱讀,促使小學生在探究、剖析與思考中強化對內容的理解。既可使其更扎實的掌握語文知識,提高閱讀能力與學習質量,還能促進小學生思維有效發展,從而加深記憶。
例如,在講解《青山不老》一課,本篇課文主要講述一位老人,無懼自然條件與生活條件的惡劣,投身于植樹造林中,用15年時間創造了奇跡,為后人留下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身的人生價值。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根據課文提出問題,比如:老人創造了什么樣的奇跡?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自然條件惡劣以及生活艱辛?當地的氣候現象是什么樣子?“肆虐”一詞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青山不老”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讓小學生帶著以上問題深入閱讀課文,可將其求知欲望激發,促使小學生能一邊閱讀一邊思考與剖析,教師可展示幾幅當地氣候惡劣的圖片或資料,能讓小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使其在扎實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從更深層次領悟內涵。從而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與學習質量,得以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二、借輔助手段點燃閱讀興趣,加強學生體驗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通常學生對于教材中的內容缺乏閱讀興趣,自然難以理解其中的精髓之處,致使小學生對于課文的領悟也僅停留于表面,這將不利于他們知識的掌握。故而,針對此種現狀,教師應立足新課改標準,優化授課模式,運用更高效的指導策略,幫助小學生學好語文這門課程。教師可借信息技術這一吸引人的輔助手段,將課文以更形象、立體的方式呈現,點燃小學生閱讀興趣。而信息技術可將文字內容轉化成視頻、動畫和圖片,能滿足小學生愛好,使其主動深入閱讀課文。可加強小學生豐富體驗,使其扎實掌握語文知識,得以真正實現學習上的突破。
例如,在講解《草原》一課,本篇課文主要描述草原美麗的風光與蒙古人民熱情迎客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草原與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小學生由于生活閱歷不足,教師可借信息技術輔助,將課文內容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用多媒體播放與草原相關的視頻,讓美麗的景色給予小學生心靈、視覺與聽覺上真實感受,使其猶如身臨其境。比如:課文中提到的一碧千里、四面山丘、迂回的河流、疾馳的駿馬、豐富的活動及熱情的蒙古族人民,用視頻展示可加強小學生體驗,點燃其閱讀興趣。只有如此,小學生才能更加積極、深入的閱讀課文,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課文內涵有更深層次的領悟。同時可扎實掌握語文知識,強化閱讀能力,確保小學生學習質量與課堂教學效率得以實現大幅度提升。
三、利用好延伸拓展閱讀形式,拓寬學生思維
基于新課改背景,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應改變策略,針對小學生缺乏閱讀興趣、積極與自主性不高以及學習質量偏低等現狀,運用更加高效的教學指導策略。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利用延伸拓展閱讀形式,提供更多相同類型或內容相似的文章,讓小學生開展深入、詳細的閱讀。一方面能將其興趣激發,讓小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另一方面能使其在閱讀多篇文章的同時與課文內容作對比,可更好的領悟內涵,掌握語文相關知識。既可拓寬小學生思維,強化其閱讀能力與效率,還能讓小學生學會更多寫作方法,提高其寫作水平。
例如,在講解《北京的春節》一課,課文主要講述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為我們呈現了春節的熱鬧與隆重。教師可在授課過程中采用更高效的策略,比如立足課文基礎進行拓展延伸,搜集更多與本課內容相關或相似的文章。比如梁實秋的《過年》和斯妤的《除夕》,雖然都是寫春節,但這兩篇文章是以作者的第一人稱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感受。而《過年》一文寫出了對春節的百無聊賴情感。《除夕》不同的是,描寫閩南的春節,相對來說更加詳細一些。教師可讓小學生進行拓展閱讀,能拓寬其思維,增加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主動閱讀課文,在深刻領悟內涵、扎實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更多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質量與多項能力,確保語文學科教學有效性更高。
總結: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十分關鍵,對學生學習有很大影響。因此,教師應立足新課改基礎,從小學生愛好與特點出發,運用高效且吸引人的閱讀教學指導策略,如課堂問題、信息技術及拓展閱讀,將小學生興趣激發,使其愿意并自主融入課堂,積極對課文進行深入閱讀、探究、剖析與思考。讓小學生能強化理解,扎實掌握語文知識,并有效加強記憶,得以明顯提高小學生學習質量、多項能力及語文學科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莊媛媛.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閱讀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5):145-146.
[2]紀敏.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8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