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
摘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通過實施素質教育是當下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借助素質教育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懂得欣賞美、鑒賞美、享受美、創造美。本文主要介紹了音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文中通過簡要闡述如何借助教學情境、“動激發”、“寓教于樂”等方式實施素質教育,希望這次為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提供些許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素質教育;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當前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學生傳授基本的歌唱技能,同時還需要讓學生掌握歌唱過程中的演唱技巧,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最有效的音樂知識,進而培養學生創造美、認識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從而達到在音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學的根本目的。
一、在音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音樂教學是一種素質化的藝術教育,是當前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需要重點培養學生欣賞音樂、演唱歌曲、排練舞蹈等能力,進而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價值,進而幫助學生通過音樂學會創造、學會做人、學會合作,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音樂綜合素質。這就需要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通過適當創設出適宜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激發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突出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例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音樂游戲或即興創作等方式,增強音樂教學中的生動性,同時也可以讓更多學生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來自于音樂的教學魅力。
二、突出音樂教學中的“動”激發抓住學生心理特征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需要學會運用音律語言,在班級中營造出適用于全體學生的奇妙語言。音樂教學中的音律語言主要是指音樂中所獨有的節奏、節拍、速度、聲調、旋律等特點,借助動態的音樂韻律來調動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感情。同時在初中時代好動、好勝、好奇是每個學生鮮明的特點,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讓音樂課堂盡量生動化、趣味化、形象化,并在教學中留有些許余地,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演唱歌曲,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始終圍繞特定的音樂規律組織,展現并發展現有的音樂材料,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可以通過聆聽音樂素材,來體現并發展音樂,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了解到最純正的音樂藝術,幫助學生獲得最真實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素質。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通過樂曲欣賞,讓學生通過樂器自行演奏樂曲,并進行創作練習,這樣學生在動態化的節奏中,就可以親身體驗到音樂的韻律,并根據音樂的節奏進行想象創作發揮。
三、借助寓教于樂培養學生音樂發展觀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需要懂得運用寓教于樂的音樂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這樣才可以滿足初中階段學生好玩、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盡量使課堂教學變得趣味化、生動化、形象化,使學生享受音樂教學過程。如在音樂教學中訓練學生節奏感知能力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模仿自己喜歡動物的叫聲,進而結合音樂節奏進行演唱,學生通過模仿動物叫聲這一演唱方式,就會避免枯燥的音樂節奏知識講述。讓學生在心情愉悅的感官下,接受教師對其的音樂節奏輔導,從而在課堂中創造出樂而不疲的教學氣氛。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音樂器材引入初中音樂課堂中,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有效的手段。在樂器的演奏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手、眼、腦共同學習,進而深度開發學生的大小腦及音樂思維的深廣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獨奏、輪奏、齊奏的演唱形式,提高學生對音樂歌譜的辨識能力和視唱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樂器演奏等多種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樂器學習的興趣,更好地啟迪學生的音樂思維,而這種教學模式也是當前音樂教學中最佳的素質教育實施手段。
在采用寓教于樂的音樂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音樂美感,進而讓學生通過聆聽音樂來感知美、享受美、認可美。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地抓住音樂教學中的基本特征,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享受來自于音樂的獨特韻律美。例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演唱音樂樂譜,在演唱中學生便會感受到音樂獨特的韻律之美,同時一首動聽優美的樂曲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可以培養初中時代學生的音樂天賦。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還可以將音樂教學環境布置出古典美的演奏環境,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避免出現認知思維枯燥或被動學習的局面,有助于教師通過音樂在學生面前塑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進而幫助學生構建美好的心靈。
四、通過表演與視唱幫助學生構建審美心理結構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還需善于利用表演和視唱課堂,幫助學生構建出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這也是體現出學生音樂素質的重要體現方式。在為學生上表演課程時,教師需要準備表演課中所需要演唱的歌曲和樂器,如有著固定高音的簡易樂器風琴、口琴等,有著韻律不同的打擊樂器電子琴、架子鼓等,這樣便可以幫助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通過吹彈拉唱全面發展學生的音樂素養。在視唱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當前的音樂能力構建出系統化的訓練模式,通過班級合唱或其他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處理音樂歌曲演唱中的相關問題,這也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藝術實踐。在此實踐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會獲得來自于藝術創造的愉悅之美。
五、結束語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須以學生為本、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在班級中構建出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而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生活情趣,幫助學生構建出完美的音樂審美心理。同時教師還需意識到音樂課程擔負著學生美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還需助力學生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使學生成為學習與生活中的強者。
參考文獻
[1]陳小妹.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速讀(中旬),2015,000(012):11.
[2]滕瑾.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J].音樂時空,2019(6):135-135.
[3]承漫.關于初中音樂有效教學途徑的探究[J].新課程(中學),2021,000(009):115-115.
[4]楊成程.淺談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J].魅力中國,2017,000(0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