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士
摘要:新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教學,強調將學生的任務體驗作為教學載體,注重語言的習得過程,而不是過分專注英語學科的語言形式或語法內容。只有更加具備趣味性的教學設計,才能引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所以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初中英語的任務型課堂構建方案也需要作出調整,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教學平臺。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任務型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任務型教學法的核心內容在于將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有實踐特征的課堂教學任務,以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將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環境當中,讓學生領會教學的核心要求。同時學生在交流溝通環節,還能基于語言學習目標構建新的學習層次,對于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意義突出。
1.初中英語任務型課堂的建立優勢
1.1 突出活動設計的真實性
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和生活之間具有密切聯系,所以這些熟悉的素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表達欲望,讓他們嘗試用陌生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生活元素,從而將生活經歷或活動作為教學資源融入其中。而任務型教學法本身擺脫了傳統的機械教學模式,能夠基于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重新塑造課堂交際活動類型。這樣一來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讓學生主動融入學習過程當中獲得正向的學習體驗。
1.2 滿足協作要求
語言是靈活多變的內容,機械性學習得來的語言知識,無法突出交際功能,而初中英語的任務型課堂構建能夠讓學生在交流協作當中完成實踐內容的學習,不斷提升口語能力和英語學科應用能力。學習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傾向,自由選擇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通過對教學資源的綜合利用培養創造性思維,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完成內容的理解和深化。
2.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任務型課堂構建
2.1 發布學習任務完成內容導入
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夠讓學生和教師利用英語完成交流和討論各類教學資源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將其中的資源和素材轉化為語言應用的材料。即便學生對某些內容存在疑惑,教師也可以利用語言配合肢體動作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各類學習任務的設定并非同一難度,而是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來進行層次性設計,盡量讓任務滿足學生的能力標準,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創造更加真實的語言情境。
任務可以由不同類型的主題所組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主題,教師作為引導者的角色存在,在學生出現困難時給予指導,但不影響學生本身的主題選擇傾向。例如在學習到“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這一單元時就可以先讓學生講述自己有哪些喜愛的籃球隊、明星,并用英語描述為什么喜歡該球星或球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他們喜愛的球星片段或比賽集錦,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融入學習過程當中[1]。
在進行內容描述的過程當中,學生就選擇了籃球這一他們感興趣的主題,教師則可以根據這一教學目標設置不同的問題。除去前文的問題設計之外還可以加入其它問題,如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of a basketball player?(你認為籃球運動員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
How do you carry out basketball workouts?(你平時怎樣開展籃球鍛煉)
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影響到學生的意識傾向,并且根據學生的最終結果進行說明,完成對內容的理解之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2.2 思維層面的訓練
思維層面的訓練是為了幫助學習者構建主動思考的意識和能力,改變原有的課堂組織形式和交流模式。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語言輸入過程要結合教材內容來進行語言聯動,激活舊知識,獲取新知識,強化語言輸出。語言輸出的過程并非完全以口語的形式展開,也可以通過閱讀和寫作的方式進行。教師在強化輸出的同時,還應該設置任務對某些關鍵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指出學生在思維活動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如“ I'd like some noodles”這一單元時,就可以讓學生描述自己喜歡的食物,之后教師可以將這一部分的內容制作成微視頻,在預習階段讓學生了解到一些西方國家的常見飲食,以此為基礎作為文化交流的載體,讓學生感悟到西方國家在語言習慣和生活習慣上和中國的差異,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品質。在課后學生也可以主動利用網絡數據庫收集有關資料,實現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2]。
2.3 任務評價
任務評價是為了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且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整合,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語言交際活動或閱讀寫作活動當中有哪些不足之處。具體來看整個分析過程,可以從發音的準確度、掌握的詞匯量、寫作時的邏輯規律和句子連貫性等方面所展開。在各類教學平臺的幫助之下,學生可以主動與某些英語原聲電影或紀錄片的片段資料,然后了解這些作品在發音和編排上有怎樣的特性。
3.結語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任務型教學模式能夠讓初中英語教學,以一種更加靈活的手段,輔助每一名學生完成內容的主動建構,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作為教育工作者也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合理設置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王玉志. 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整合的嘗試[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25):2.
[2]劉茲格. 信息技術支持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二次開發"與優化分析[J]. 考試周刊, 201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