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青
摘要:“雙減”政策對課下作業時間有剛性要求,教師不能再依靠以量取勝的教學思想。保證教學質量不下滑、甚至有所提升,必須進一步挖掘課堂潛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基于語文課程特質、學生學習心理等因素,建議教師以提升課堂魅力、優化課下作業、關聯生活實際、強化學力培養為初中語文課堂提效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雙減;課堂;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雙減”政策出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課下作業時間、強度有剛性要求——初中書面作業時間不超過90分鐘(這90分鐘包括所有學科,不唯語文)。這意味著“以量取勝”的教學思想已不可行,即,不能再靠安排學生長時間學習來保證學習質量。要保證教學質量不下滑,甚至借“雙減”契機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進一步挖掘課堂潛力。
進一步提升課堂效率,教師需精準把握語文課程的特質(內容、目標及發展規律等)及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能力等因素,還應能學會借力“雙減”政策。下面,就此談幾點建議。
一、提升課堂魅力
要想使學生學得更高效,首要一點是使其精力更集中、思維更活躍,這樣才能理解得快、記憶得牢。而初中生還沒有參與社會生活、沒有承擔責任,其學習觀并不可靠,大多沒真正理解“為何而學”,其學習主要不是靠理想信念,而是興趣。因而,教師需進一步提升課堂魅力,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從而心無旁騖。較有效的方法有比賽、游戲、合作、情境等。如學《鄧稼先》,教師播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的錄像片,用巨大爆炸和舉國歡騰的情境激發學生對“鄧稼先”的積極情感;再如學《賣油翁》,教師將學生分組,給其提供油、瓶子、勺子等材料,各組學生經簡單練習后,派代表比賽,看看誰能做到“自錢孔入,而錢不濕”。此類方法可保證學生在課上保持較佳學習狀態。
二、優化課下作業
“雙減”要求減少書面作業,但同時也建議安排一些活動型作業——這為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契機和思路。初中生生活經驗少、知識積累不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對課文的理解。如《木蘭詩》,詩中“機杼、鞍韉、轡頭、金柝”等事物,以及南北朝歷史、雄兔和雌兔的樣貌特征等,學生大多不知,教師需要在課上花大量時間解釋,且也不可能講得太細。而“雙減”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探究型、拓展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等渠道去研究南北朝歷史、課文中涉及的一些古代事物、雌雄兔子怎樣分辨等知識。回到課堂,師生可直接專注于研究古文解析和主題,不必再花時間講授拓展知識,可節省大量時間,而且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明顯作用。
三、關聯生活實際
解決學生經驗少問題,除上面提到的拓展性學習外,還有一個策略是關聯生活。即,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素材,以類比為路徑引導學生更快、更深領悟、理解文章。而且,關聯生活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親近感,利于使其形成積極學習心理。如在學《驛路梨花》時,想讓學生深刻領悟“愛的傳遞”這個思想主題,教師以教室中的圖書角為例。“大家可能認為像課文中人物那樣堅持維系‘愛的小草房’不容易,而其實,我們大家都在這樣做啊!這個小書柜中,放著很多同學的私人藏書,供同學們閱讀。大家把自己讀過的書分享出來,又從書柜中找自己感興趣的書去讀。這不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思想的實踐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驛路梨花’!”學生通過這個生活類比,馬上就領會到了文章精神主題,而且還產生了一種自豪感——這種精神會更自覺地遷移到日常行動上。
四、強化學力培養
素養教育是課改后的重心,但,素養教育比知識傳授要消耗更多時間。所以一些教師在“雙減”后基于“時間”考慮,有意減少了素養培養——這是個錯誤思路。我們都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而素養、特別是與學習力有關的素養(如思維能力、語言基礎、探究能力、學習習慣等)其實就是“砍柴”的“刀”。學生學習素養水平越高,自然其課堂學習效率越高。但,學習力水平提升速度要比知識掌握慢得多,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教師可重點關注兩個策略,一是合作學習,二是問題導學。合作學習用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并拓寬其思維空間(同時,上面提到,合作還有提升學習主動性作用);問題導學,主要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如解析能力、歸納能力、創新能力等)。如學《陋室銘》時,教師不直接講授,而是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探究回答“劉禹錫認為‘陋室’有哪些優點?”讓學生們通過交流、思考提煉出“陋室”景色自然、篩選交際對象、清靜利學等優點——這樣教學看似耽誤時間,但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其理解教師所講或獨立探究學習的效率會越來越高,課堂穩步提速。
綜上所述,“雙減”既對提升課堂效率提出了要求,也同時為課堂提效提供了條件,教師應能抓住語文課程的特質及學生學情,通過提升課堂魅力、優化課下作業、關聯生活實際和強化學習力培養等策略來實現“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的進一步提效。
參考文獻
[1] 楊成. 初中語文課堂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 讀書文摘, 2017, 000(017):177-178.
[2] 吉學海. 論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效率提升的方法[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