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男
摘要:根據遼西地區凌源市林果業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凌源市林果業發展農業機械應用推廣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凌源市林果業發展推廣與應用農機技術的措施對策。
關鍵詞:凌源市;農機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農業機械應用的迅速發展推動了凌源市林果業現代化發展的進程,根據遼寧省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兩全兩高”農機化發展要求,為促進凌源市林果業機械化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部署下,凌源市農機推廣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于 2020 年 10月~12 月,對凌源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應用狀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通過調查,全面掌握了凌源市林果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對解決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對策。
1.凌源市林果業農業機械推廣與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林果農業機械化推廣普及率不高
通過調研,目前凌源市已經解決或研制出的果園作業環節機械包括套袋、移動平臺式采摘、栽培、中耕 除草、澆灌、植保打藥、運輸、保鮮儲藏等。適宜或正在推廣的機械有拖拉機、田園管理機、果園采摘平臺、 起苗機、斷根施肥機、打捆機、挖坑機、中耕除草機、 水肥一體化設備、環境監測設施、機動噴霧機、噴煙 彌霧機、保鮮儲藏設備等。林果業已初具規模,但使用機械化作業普遍還屬于初級階段,林果業機械化尚 未大面積普遍推廣,林果業機械化使用率普遍不高。
1.2急需解決的林果業農業機械種類較多
在凌源市,林果業栽培管理方面的農業機械種類還較多,果樹修剪、授粉、疏花、疏果、摘袋、采摘等環節 目前仍靠人工或人工輔助操作,目前凌源市林果業機械化應用較低,勞動強度大,成本高,是制約果園管理機械化發展的瓶頸,亟需從機械方面或者從果樹 品種及種植模式上解決。
1.3林果業現有種植模式不適宜大中型機械作業
目前,凌源市葡萄種植多采取行架式種植形式,寬度一 般為 1.5~2m,株距一般為 0.4~0.7m。近幾年發展的部分葡萄基地行架寬度和株距有所加大,行架寬 度仍然較小,大中型機械無法進地作業;中小型機具雖能進地,但馬力不足,影響作業效果。
1.4用于發展果園產業技術與裝備投入不足
由于凌源市林果業生產中的技術裝備的一次性投入較大且存在一定經營風險,而林果主產區大都是山區和丘陵地區,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農民收入不高,加之農業是一個弱勢產業,因而果農很難有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林果生產技術與裝備。如部分葡萄生產機具投入大。一是葡萄多功能收獲(含剪枝、綁藤)機械,目前國內還是空白。葡萄滴(微)灌機,雖然國內已有成熟產品,而且節水和提高葡萄品質的效果十分明顯,但每畝需投入的資金在 3500元以上,種植戶缺乏使用積極性。
1.5凌源市地形地貌的復雜性增加了林果機械化難度
林果品種結構不合理,熟期過于集中,季節性供 過于求問題是制約全省林果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 素,由此導致了貯運、加工能力不足,也對合理確定相關技術裝備投放數量和規模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果園大多分布在山區和丘陵地區,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制約了一些成熟的果園管理機械的使用。
1.6林果業科技人才嚴重缺乏
目前,凌源市果園管理者科技素質低,管理理念落后,接受新思想、新技術的能力有限,有關標準化栽培、集約化管理觀念意識薄弱。
2.凌源市林果業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應用措施對策
2.1積極推進凌源市推進果園宜機化改造
按照伐老建新、改造提升兩種模式,因地制宜推 進老齡果園向更新改造。建議省財政每年安排專項 資金,鼓勵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對適齡郁閉果園進行矮化密植這種標準化模式改造,改 善果園農機作業環境,提升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2.2協同創新實現凌源市林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
圍繞推進“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 充分發揮科研院校和生產企業的協同作用,通過“科 研機構 + 公司 + 基地”等模式,開展果業機械科研、 試驗、開發和推廣,在高效植保、套袋、修剪、采摘分 級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研發一批關鍵急需、新型智能的農機裝備,基本實現蘋果生產管理全程機械化。
2.3推進林果業農機農藝融合并完善生產標準體系
要加強凌源市農機農藝專家的合作聯動,共建試驗示范基地,在工作中注重推進農機與農藝之間、機械化各環節之間、農業機械裝備之間的集成配套、協調發展,建立和完善符合機械化作業的果園種植標準、生產作業規范,探索形成適應凌源市不同區域的果園生產工藝、機器配套方案和操作規程,總結推出一批區 域化、標準化的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
2.4強化信息集成提高林果業管理水平
推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在蘋果產業的應用,建立涵蓋林果業育苗、經濟林果樹栽培生產、經營、消費、科研、監管、服務等環節的數據采集、分析體系,實現數據智能化采集、處理、應用、 服務與共享,提高林木果園生產管理水平。
2.5推進林果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依托凌源市基層林業、農機、農技推廣等公益性服務機構,通過舉辦現場會、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媒體在病蟲害防控、果業技術指導與培訓等方面開展宣傳培訓推廣。大力發展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農業社會化 服務組織,制定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規范服務行為。探索完善全程托管、“互聯網 + 農機作業”、“全程機械化 + 綜合農事”等農機服務新模式,加快 發展智慧農機服務合作社在果園生產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占江,裴新民,李源,楊莉玲,李忠新,馬文強.新疆林果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調研與對策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7,38(4):134-140.
[2]郭棟才,張清河.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J].農業機械學報,1980(1):110-115.
[3]吳泊輝,亞里坤·沙吾提.淺談新疆林果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建議[J].新疆農機化,2017(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