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傳統制造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模式入手,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等新科技附能傳統制造型企業實現轉型與升級、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
關鍵詞:傳統制造;數字化轉型模式;高質量發展
1.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背景
對于傳統制造型企業來說,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采購、銷售、研發、制造、品質、倉儲、物流等業務過程必然會涉及大量的數據采集及管理分析的過程,在信息化技術發展滯后及業務管理流程水平較低的狀態下,諸多數據數據以手工表單、設備控制系統記錄及較為初級的信息化系統記錄,但隨著管理技術進步、信息化技術的進步及企業信息化覆蓋的不斷加深,企業將逐步取代手工表單逐步向業務數字化,設備網絡化等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統發展,這些都為制造型企業數字化發展帶來挑戰。[1]
2.傳統企業數字化附能高質量發展
2.1企業工業自動化技術的初步應用階段
上個世紀80年代,工業自動化將傳統制造型企業的制造效率推進了一個新時代,集成工業自動化應用技術的電磁閥、繼電器、PLC、DCS系統等控制裝置,實現制造系統產線設備單機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線自動化水平大幅提升,產線勞動強度大幅下降,產線制造成本大幅下降。
2.2企業制造端的流程再造階段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傳統制造型企業在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基礎之上,將制造系統產線與自動化物流系統有效協同,即將物料、半制品、工裝等制造要素有效、準時、精準配置,實現制造環節的精益生產、精準生產。通過搭建的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和其它管理系統平臺的集成,實現各個系統的信息資源有效共享、有效銜接、有效處理。
2.3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階段
進入21世紀以來,傳統制造企業已突破原來的技術創新路線, 對原有傳統制造企業根據全流程信息化的重構,逐步推進實施ERP系統、OA系統、PLM系統、生產管理MES系統、條碼系統、倉儲管理WMS系統。基于ERP、MES、PLM3大主要軟件模塊與若干支撐性軟件模塊,實現了生產系統、采購系統、質量系統、營銷系統、財務系統的有效集成,同時通過工業自動化的不斷升級改造,結合“互聯網+”應用思路,基本實現供應鏈上產、供、銷、研發、財務、人事的一體化。[2] [3]
2.4企業數字化建設全面拓展階段
2010年以來,工業信息化從原有的高峰投入逐步放緩,大量的工業數字化的應用技術應用而生。工業控制系統
將各種嵌入式技術、IOT、無線通信技術融合進來,將企業信息化向數字化建設全面展開。
(1)研發過程數字化
將研發過程所涉及到的的配方數據、結構設計數據、產品外觀數據、CAE/CAD仿真數據等、測試實驗數據等,以PLM為研發過程平臺,將CAD、CAE、產品外觀、技術文件、工藝模擬仿真等模塊有效連接,打通前端ERP,后端連接MES平臺,全過程的提升研發效率。
(2)制造過程數字化
制造過程以訂單為中心,將營銷、制造、采購、研發、物流、倉儲等環節有效協同,以產品化模塊和精益生產模塊為工具,以MES生產管理系統為扭動整個制造環節的核心樞紐,實現了生產裝備的互聯互通、組織單元的互聯互通、加工環節的互聯互通、柔性制造的互聯互通。[4]
(3)內部物流流轉環節數字化
在上應用產品條碼或RFID電子標簽作為實物流轉的數據記錄載體,寫入產品的實時生產數據、人員信息數據、產品物料使用、產品制造裝備信息數據、產品物流流轉信息數據等,可以實時通過終端采集讀取相應產品過程記錄數據,再結合相應的信息管理軟件,真正實現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的記錄及追溯,其主要包含電子標簽、植入方法、手持終端等。
3.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化技術為創新應用提供新契機
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化為各行業的人工智能技術、5G、區塊鏈、IOT、云計算等新科技在產業鏈延伸提供給了實驗場景的可能性,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制造行業對數據的傳統認知,使企業真正做到以數據為能源以數據為驅動,實現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3.1 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產品制造過程
某公司通過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加工工序的數據部署到云端,在云端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將影響質量波動的數據指標進行關聯性研究, 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搭建,以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為切入點,將傳統的工業制造產業轉化升級為智慧云制造,工業大數據與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有效融合應用,并將不同工序海量的數據能夠實時地采集、加工和挖掘,找到工業鏈條中影響產品質量波動的內因,實現制造過程中的智能化管控,利用云平臺的技術優勢,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為企業輔助生產設施設備及業務管理提供故障預警、自動反饋、動態優化等,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3.2 以數字化為基礎實現產業鏈延伸
傳統制造系統在線上天貓旗艦店、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和線下智慧門店業務相結合,運用連鎖經營模式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智能精準對接需求,打通工廠—門店—消費者,實現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幫助企業向服務制造型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部.徐工信息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J].中國信息化,2018, No.292(08):42-43.
[2]黃麗萍.國內首家智能輪胎廠—萬力輪胎合肥工廠投產[J].橡膠工業,2016(12):764-765.
[3]單國玲,郭志杰,王善明.三角輪胎踐行智能制造與智慧管理的工業4.0模式[J].中國橡膠,2016,32(22):20-23.
[4]林奕龍.森麒麟輪胎智能制造的實踐與發展[J].中國橡膠, 2016, 32(8):13-16.
作者簡介:呂黎(1979-),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大數據、產業互聯網、數字經濟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