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碩芳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課程教學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有助于學生良好品行和習慣的構建,是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助推器。因此,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為了更好的使學科價值得到展現,教師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乘勝追擊,迎合時代發展對互聯網+進行利用,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在新時期的背景下,互聯網的運用已經成為課程教學開展過程當中的必然趨勢,能夠為教師教學的開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和方向。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開展中也應該對互聯網積極進行運用,推動教學的創新和改革,達到理想當中有效教學的生成效果。
1 基于互聯網+,構建翻轉課堂
在道法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就應該通過翻轉課堂的構建,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調整,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真正的做到化被動為主動,推動理想的課程教學成效得到真正的實現。
例如,在講解“權利和義務”的過程當中,很多學生在這一部分知識點掌握的過程當中都比較乏味和枯燥,很難展現學習興趣。所以,在課前,教師就可以針對于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分析,對其中的重難點進行明確,提前進行講解,對講解過程進行錄制,在資源整合之后形成幾分鐘的微視頻。在視頻資源制作完畢之后就可以在對應的網絡平臺當中進行上傳,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當中適當性的進行運用。在后續,則可以在課堂當中讓學生提出在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讓學生以合作方式進行探討和解決。從而真正的讓學生在枯燥知識掌握的過程當中化被動為主動,成為課堂當中真正的小主人,有助于互聯網作用的積極發揮。
2 基于互聯網+,加強情景創設
情景創設是道法教學開展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入情入景,有更加真切的學習感受[1]。所以,在現階段,在互聯網的輔助下,初中教師在道法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對這樣的方法積極地進行運用,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例如,在講解《遵守社會規則》之前,教師就可以提前的對任務進行發布,讓學生可以在社會當中在保護好自身安全下找尋一些有關于遵守和不遵守社會現象的情境,讓學生以手機的方式拍攝成圖片,并最后以小組的方式制作成PPT。在后續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對自己制作的PPT進行呈現,其他學生一起觀看,讓其他學生說一說在這些內容當中哪些是遵守社會規則的行為?哪些是不遵守的行為?假如社會秩序被破壞,人們不遵守社會秩序,整個社會將會變成什么樣呢?讓學生可以適當的進行想象和聯想,使得學生感受到遵守社會規則的重要性,在無形當中讓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不斷的提高。
3 基于互聯網+,營造優質氛圍
道法教學本身具備著較強的育人心,要想達到理想的課程教育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就一定要加強氛圍和環境的創造[2]。所以,在現階段,教師也應該對互聯網的作用積極的進行發揮,通過互聯網來創設周邊的氛圍和環境,讓學生的感觸變得更加深刻[3]。
例如,在講解《愛在家人間》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親情節目當中有關于父子親情的感人至深的畫面,讓學生進行觀看,使得學生潸然淚下。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說一說:“在以往成長和發展的過程當中,你和父親、母親之間發生過怎樣有趣或者感人至深的事情呢?”讓學生可以對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分享。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積極的進行引導:“那么在之后你要怎樣以親身行為來對父母之愛進行回報呢?”讓學生可以樹立理想,暢所欲言,增強感恩意識,在無形當中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 基于互聯網+,拓展課程資源
在互聯網的輔助下,教師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注重教學資源的拓展,打破教材的局限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產生更加深刻的體驗和收獲。
例如,在講解《生命可以永恒嗎?》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將微博當中的一些新聞報道投放在大屏幕當中,讓學生進行觀看。新聞報道當中放的是在疫情背景下一些一線醫護人員為了搶救生命而倒在手術臺的報導,讓學生可以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產生悲痛和惋惜的情緒。在后續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話題進行探討——“生命真的可以永恒嗎?”讓學生可以對這些舍己為人的一線人員抱有崇高的敬意和敬畏心。從而讓學生對生命的真諦產生更深刻的思考。這樣就能夠在無形當中起到一個教育育人的作用,將互聯網的作用和價值最大化的展現出來。
結論:總之,在初中道法教學開展過程當中,對互聯網積極的進行構建和運用是尤為關鍵的。能夠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讓教學生成更多的精彩,推動理想的課程教育成效得到真正的實現。在這其中,主要可以通過互聯網的運用來構建翻轉課堂、加強情景創設、營造優質氛圍、拓展課程資源。使得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持續加強。
參考文獻
[1]羊琳.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J]. 新課程,2021,(50):20.
[2]沈燕燕. 基于高階思維培養視角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分析[J]. 新課程,2021,(50):73.
[3]張玲.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探討[J]. 新課程,2021,(5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