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杰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是培養學生求知欲望的基礎,是有效展開良好學習的必要因素,是獲取知識的開端和學習成功的秘訣。小學數學是學生根據數學算術和空間基礎知識,并為中學學習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而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決定了他們都是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的模式。純粹的知識傳授會把數學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因此,筆者針對關于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興趣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供探討。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技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利用教師的個人魅力,激發學生聽課興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的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產生于教師的魅力中”。從心底喜歡一個老師,學生才會喜歡上這一學科。教師的個人魅力對于學生在數學課堂聽課中能否激發興趣尤為重要。教師魅力表現在得體的穿著、脫俗的談吐、嫻雅的舉止……總的來說,一個教師需養成自己的語言魅力、形象魅力、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
二、課前巧妙導入,調動學生好學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一門學問,它不僅是一堂課的起步環節,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更是直接關系到一堂課的好壞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導入方法進入數學課堂教學。
(一)溫故知新,引入新課
數學是一門結構嚴密,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其中很多的知識都是一環套著一環,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所以,很多教師喜歡通過溫習舊知識來進行課前導入。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復習了舊知識,而且很好的能為新知識的講授和學習打下了基礎。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前,教師可以通過復習以前學過的《角的初步認識》中“角的分類”的內容引入新課。教師可讓學生回憶以下之前學習過的角的分類有哪些,分類依據是什么,在這樣層層復習和引導下,就自然的過渡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設置懸念,引入新課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新課的一開始,教師可以巧妙合理地設置懸念,充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對學習新知的強烈探究欲望,從而把學生帶入更廣闊的數學新天地。如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這堂課的教學時就可以通過設計有效的懸念來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
(三)故事激趣,引入新課
故事的講述有利于兒童智力和思維的發展。通過聽故事,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豐富孩子的詞匯,提高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啟發孩子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激發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課中靈活運用多種技巧,激發學生樂學興趣
(一)強化師生互動,及時反饋評價
課堂教學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學的高耗低效,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苦。主要體現在教師為了完成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習慣性“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學生被動性接收,教學效果不理想。而課堂是師生雙方交往、對話、溝通和探究學問的互動的舞臺,是學生獲得發展的場所,所以應該以學生為主,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并指引其思考。
因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積極大膽的發言和思維的發散;其次由淺入深設置題目并有目的提問,給與學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時間,循循善誘。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后要及時反饋評價,要適時表揚、鼓動和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績和進步,激起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對數學的興趣、自信心和表現欲。同時也要反饋學生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讓學生今后更加注意在參與學習、探究問題,提高學習技能和方法的一些注意事項。
(二)組織游戲競賽活動
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針對低年齡段學生好奇、好玩、好勝、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不強等特點,我們可以在數學教學中盡可能設計一些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游戲競賽,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樣既能鞏固新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又能實施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智力。
適合小學生的游戲很多,如在上《100以內的加法》,教師可以出八張一模一樣的100以內的加法小試題,分給每排一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答一題,答完之后再傳給后面一個人,看哪一列速度最快,計算出時間,然后排名次。這樣,學生在這些游戲競賽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玩得非常開心和激烈的同時,從中也能學到了知識。
(三)倡導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學生由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學生的學習任務由過去的個體轉向個體化和合作化相結合,學生之間由過去的競爭關系轉向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關系;評價和獎賞由過去針對個人轉向針對小組,所以小組合作營造一種積極參與合作、共同學習的氛圍。
(四)聯系生活實際,注重操作實踐
心理學里有“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意念和力量。學生多動手能有效促進大腦的發育和激發數學思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操作實踐,使學生眼、腦、手、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其中,提高感知效果,使抽象的數學形象化、具體化。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聽課興趣,讓學生享受數學的無窮魅力和奇妙,享受數學帶給他們的智慧和快樂。
參考文獻
[1]孔企平,小學數學課程和教學論[M],1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 [M],5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王英麗,淺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
[4]李芬,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