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煜琳
摘要: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反映了古代人們的思想、精神以及社會文化。當前,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其傳達的文化內涵也更加的豐富。本文主要站在中國山水畫發展以及傳統文化繼承角度,詳細闡釋二者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本文還強調了利用山水畫實現傳統文化繼承和創新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中國山水畫;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文化融合以及國際化成為必然趨勢。中國山水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文化繼承與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闡釋了山水畫的歷史發展過程,強調隨著時代的變化山水畫的體系也更加的豐富。山水畫的發展與變化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并不意味著要丟失本源,而是要吸取其他文化的優勢發展和創新。
一、中國山水畫概述
(一)起源
神靈是中國山水畫展現的最初形象,表現人們對神靈的敬畏之情。縱觀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 神靈形象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隨后,中國山水畫逐漸打破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一些文人政客仕途不順,會將憤懣之情寄情于山水,表達對大自然山水的喜愛,也表達了追求自然之美的決心。這個時期,中國山水畫實現了與自然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古代人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自然有效的結合起來,最終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1]。
(二)中國山水畫歷史發展過程及現狀
與西方風景畫相比,我國的山水畫起步較早,約在7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學會使用各種圖案去記錄生活。到了新石器時期,中國古代人們開始使用線刻的方式進行圖案描繪,并表達那個時期的觀念與文化。圖案刻畫是一種特殊的藝術,中國古代的人們學會了用藝術手段與自然對話,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從古至今,中國山水畫形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在古代詩人的詩詞中表現非常明顯。如著名詩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描述了隨著文化不斷發展中國山水畫以及相關詩詞藝術形式也明顯改變。從“元四家”到明清“四王”山水畫的水墨技法在不斷的創新。1950年左右,現代山水畫隨著文化改革進程的加快而產生,新的山水畫不僅繼承了傳統山水畫的特點,而且融入了新時代的審美元素,使得中國山水畫獲得了新的生命力。與此同時,山水畫中繼承的傳統文化也得以發展和生存。進入21世紀,我國的山水畫體現的文化內涵更加的豐富,收到國內外各種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盡管如此,藝術家們并沒有丟失中國傳統文化根源,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依然履行責任,繼承和創新傳統文化。
二、中國山水畫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一)繼承的必要性
中國山水畫是一種藝術形式,而藝術本身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因此利用中國山水畫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實現古老文化價值的根本。每個時代都會產生新的藝術與文化,而過了那個時代,藝術以及文化也會成為傳統。藝術以及文化是時代發展過程中留存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要珍惜、利用和傳承這些財富。中國山水畫是古代圣人的智慧結晶,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2]。作為新時代的繼承人,大學生必須要認識到中國山水畫的重要價值,挖掘山水畫背后承載的文化內涵,勇于承擔歷史責任和使命。
(二)中國山水畫中繼承的傳統文化
遠古時期宗教思想以及文化。中國山水畫體現了不同時期人們的思想,在遠古時期,人們崇尚宗教相信神話,因此常常借用山水畫、山水詩刻畫神靈形象,常見的神靈形象主要包括山神、水神等。通過對遠古時期山水畫的分析研究發現,人們對神靈比較尊崇和敬仰,因此傳達了宗教信仰以及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文化。隨著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這個時期產生了以哲學為基礎的自然概念。山水畫中主要表現自然美景,很多文人創作山水畫,并利用自然美景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內心向往。山水畫表達了創造者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精神價值。直到當前,山水畫依然是人們的精神寄托以及情感抒發的載體。
三、中國山水畫對傳統文化創新
(一)創新的必要性
創新是民族進步與發展的基礎,藝術來源于生活,具有創新的基本屬性。中國山水畫是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可以超越國界。中國山水畫體現的是不同時代社會思想、精神面貌以及文化,因此具有時代特色。當前,在新時代背景下,山水畫創新已經成為傳統文化進步與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山水畫是民族的核心,時代的發展需要給與山水畫賦予全新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民族的不斷發展。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并不是讓我們生搬硬套毫無改變,而是要在把握傳統文化本源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進行繼承。中國山水畫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夠獲取發展的空間,最終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
(二)創新點
時代與社會都在不斷的發展,中國山水畫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對中國山水畫的創新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也需要不斷的調整和創新。
創新過程中的固本正源。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山水畫的形式必然要改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藝術家需要把握基本原則,即固本正源。所謂固本正源,主要是指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古人的藝術手法以及古代文化思想,而且要做到兼收并蓄,將現代的藝術以及文化元素融入進去。當然,在吸收現代藝術元素的過程中要詳細的進行篩選,保證新的元素不會對藝術以及文化傳統產生影響。綜上所述,對于藝術家來說,在對中國山水畫創作的過程中,要把握文化的本源。
在融合中實現創新。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也在不斷的提升。文化國際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各國之間的交流使得文化融合的更深入[3]。盡管中西方傳統文化差異較大,但是每個國家文化都有各自優勢,在國際化交流的過程中,不同文化能夠實現互補。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例,融入西方文化能夠實現本國文化的創新。中國山水畫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當前隨著世界上不同藝術的碰撞,中國山水畫在色彩、構圖、意境等方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具體表現為山水畫的筆墨不僅繼承了傳統山水畫的水墨特色,同時也融入了西方國家的山水畫特色。山水畫的形式發生了變化,表明其傳達的傳統文化也發生了變化。只有山水畫隨著時代以及環境產生變化,其傳達的傳統文化才能夠創新。
在現實中實現創新。眾所周知,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得到快速的發展,文化全球化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中國山水畫不僅要保持傳統文化的特色,同時要勇于面對時代發展帶來的各種挑戰。開放的環境以及社會并不是讓我們丟掉本源,而是要在尊重以及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本源。時代快速發展不僅僅為山水畫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作為大學生在平時的創作中要敢于面對挑戰,努力為中國的山水畫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同時,山水畫要想在新時代下實現創新,必須要聯系生活實際,從現實中獲取創作的素材,并從現實中領悟生活,最終在生活中實習藝術創新。
四、結束語
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反映了古代人們的思想、精神以及社會文化。本文首先講述了中國山水畫起源、歷史發展過程及現狀。其次分析了中國山水畫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點以及繼承的必要性,指出中國山水畫中繼承的傳統文化。最后,指出中國山水畫對傳統文化創新的必要性和創新點。
參考文獻
[1] 陳卉.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淺談中國山水畫的創新[J].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2(6):1.
[2] 陳慧鈞. 中國山水畫詩意空間的傳統文化背景研究及其歷史演進[J]. 大眾文藝:學術版, 2015.
[3] 李盈. 中國傳統文化心理對明代寫實山水畫的影響[J]. 藝術科技, 2017, 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