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愛京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開始滲透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趣味化課堂成為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型課堂教學。小學低年級數學內容本身具有生動化和趣味化的特點,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有效地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有效進行培養,促進小學低段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使其系統地學習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奇心旺盛,所以他們在面對抽象的數學概念時就會產生無聊和枯燥的感覺,這就體現出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不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的弊病。因此,教師應該深入理解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正視當前趣味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從而為建設高效課堂做準備。
一、應用趣味性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一味地講述教材中的知識,并讓學生反復學習和練習教材中的內容,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對教師要求視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主動引領學生感悟數學。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室中鐘表內時針和分針的走動順序,并向學生提出問題,當時針和分針分別走一圈,代表著什么含義,然后再向學生解答它們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意義,最后再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學生回答時鐘上的時間。因此,小學低年級在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能對課堂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深刻的影響,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教師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模式為學生學習提供幫助。
二、結合游戲教學法,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傾向和性格特點,積極地開展趣味性教學,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發掘游戲教學的價值,并探索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效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應用,切實地進行學情分析,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果的改善,同時尊重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實際教學。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充分了解學生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切實運用游戲教學法來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速算活動,采用小青蛙搶灘登陸游戲,引導速度快的學生通過速算不斷地“搶灘登陸”,奪取游戲的勝利,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三、構建問題情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在當前的趣味化課堂中,教師在運用問題教學模式教學時,僅僅通過簡單的一問一答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只是為了完成新課標中對于師生互動的要求,這樣的問答方式沒辦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也就是沒有價值的問題模式教學。為了進一步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調動,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問題情境,通過設置一連串難度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困生也可以跟得上教學進度,讓學優生也產生挑戰的欲望,從而在班級整體中營造一種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氣氛,使數學課堂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狀態。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以及教學大綱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個性特點等多方面的因素,為學生擬制符合他們認知能力的問題情境,引導他們樹立問題意識和質疑意識。
四、運用故事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于故事有一種天然的熱愛,幽默風趣的故事能夠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從而提升他們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學習中。然而,目前的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都對講故事有偏見,他們認為講故事是語文、道德與法治等人文科目需要做的事情,而數學課堂是完全的自然科目,不需要在教學中講故事。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正是因為數學學科要求學生具備理性思維,而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還不足以支撐他們完全掌握數學知識,所以才要求小學數學的課堂要充滿趣味性。因此,為了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趣味化教學法應用到數學課程中,在課堂教學中引用一些幽默風趣的小故事,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知識并不是如刻板記憶中那么可怕,從而消除學生在面對數學知識時的恐懼心理,真正落實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所以,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查閱有關資料,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安排,在數學教學中插入故事,構建趣味化課堂。
五、開展趣味性競賽,引導學生有效參與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趣味性教學時,必須有效地利用游戲、競賽等形式,促進小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更大的興趣,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授課內容上,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教師在趣味性教學的實際情境中,可以有效地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結合情境促進學生開展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將數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游戲和競賽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在趣味性教學方法的引導下,促進學生在活動中思考、探究,或者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借助課堂活躍的氣氛拉近師生關系,促進有效互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教師還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開展數學競賽,激勵學生努力和進步。如開展計算比賽等,并獎勵優秀學生,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束語
總之,教育事業的發展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腳步,趣味性教學法應用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也是理性的選擇。在應用趣味性教學方式時教師要適應學生的真實訴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尋找教學突破點,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態,適當地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數學理論知識,在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管夢.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9):50-51.
[2]高海燕.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探析[J].家長,2020(2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