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萍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向縱深發展的大背景下,現代教育中的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應用場景越發廣泛,給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巧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助力小學語文教學高效、智慧地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技術;教學
現今,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蓬勃發展。在教育領域,信息時代不斷地呼喚著語文教育技術的革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技術助力語文教學,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一、巧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激發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思維
語文課教學中巧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有利于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各種感官, 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眾所周知,多媒體的載體往往是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而音樂、圖片、影像的等藝術形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如果能在課堂中恰當創設或者應用這些藝術形式, 不僅能夠渲染氣氛,引起共鳴,還能幫助小學生活躍并發散思維。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小學生的想象力。這將進一步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進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學習部編版第四冊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時,宇航員在太空中怎樣“睡覺、走路、喝水、洗澡”對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由于缺乏日常生活經驗,孩子們往往很難理解宇航員在太空中失重環境下的生活狀態。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收集有關宇航員在太空生活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在看視頻時觀察宇航員在太空在“睡覺、走路、喝水、洗澡”與在地球上的區別,從而體會太空生活的趣事。同時還播放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的視頻資料,適時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愛祖國的教育。
通過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沉浸式情景體驗,能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加深他們的學習印象。同時,信息技術也能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為教師提供更多的選擇。
二、巧用智慧學習卡,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陣地,抓好課堂教學才能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為達到“低耗高效、輕負高質”的目標,我校引入一張智慧學習卡。智慧學習卡支持全班一起按鍵答題,在答題完畢后,系統會自動判斷每個學生回答是否正確,并對數據進行收集反饋。同時,系統中融入搶答、抽答和投票等多種課堂互動方式。這些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通過這樣的信息技術應用,形成高效的課堂互動。同時,在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效的課堂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跟蹤與分析,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下一步的教學安排,選擇少而精的教學內容,抓住知識主線,促進課堂全向互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部編版第四冊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時,教師設計了下面的練習:
你覺得在太空生活,你對下面哪一件事最感興趣?
A.睡覺 B.行走 C.喝水 D.洗澡
通過智慧學習卡按鍵選擇答題,教師了解到超過60%的學生對在太空如何喝水感興趣。教師馬上使用多媒體呈現宇航員在太空喝水的視頻資料,離學生遙遠的太空生活隨之生動地呈現在他們面前,孩子們為有趣的太空生活激動不已,課堂氣氛隨之達到了高潮。除了充分運用數據,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習智慧卡搶答等競爭機制,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最大程度地減少無效的課堂沉默。期間,教師可以同步查閱學生智慧學習卡的任務完成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信息。除此以外,為了檢測學習效果,在學生學完某一知識點后,教師可以提供與之對應的具有較強精確度和細致度的精選習題。教師借助投票系統不僅能夠統計各題目答題的正確率,還可以分析學生的個體答題情況,快速聚焦高頻問題和經典錯題,掌握每一個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學習難點、學習偏好等特征。方便教師采用共性疑難點集中精講、個別問題個別輔導的不同策略來幫助學生學好課文,深入鞏固與強化知識。
另外,通過學生智慧學習卡答題后,后臺產生的教學數據,能讓老師更好地掌握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的學習問題。從而讓老師更好地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甄別哪些內容需要精講、哪些內容需要略講,避免課堂講授的盲目性。如在教學“信”這個生字時,教師適時補充了一道選擇練習題:
請選出“信”的正確讀音。
A.xìng ?B.xìn
班上有19個同學選擇了A。通過練習,老師了解到學生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掌握得不夠好。在后來的教學中,教師也通過各種形式提醒學生區別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另外,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不能僅靠教師單方面的努力,還需要家長的協助。借助智慧課堂網絡平臺等智能終端數據將學生學習情況發送給家長,通過家校合力,共同尋找行之有效的輔導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優化的效果。
總而言之,智慧課堂網絡平臺以及智慧學習卡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極大的提高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和水平。這種互動頻率和水平的提高將直接促進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推動語文教育教學的發展。
三、巧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合理引入課外閱讀內容
從日常教學總結的經驗可知,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不能完全領會部分文章表達的意境。而這會對于學生理解和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意義造成障礙。對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課文,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部編版第四冊古詩《絕句》時,對于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的情景學生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古詩詞所描寫的情景直(下轉第95頁)(上接第93頁)觀展示出來,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感知詩句描繪的是杜甫草堂周圍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從而一定程度上體會詩人愉悅的心情以及開闊的情懷。長此以往,通過巧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就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字功底。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不能僅靠課內知識以及課內的閱讀量,教師可在充分挖掘課本資源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技術拓展課外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選擇一些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積極引入課堂,使其與課內閱讀形成互補,共同助力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絕句》之后,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杜甫的其他詩句,如《望岳》《春夜喜雨》《月夜憶舍弟》《蜀相》《江南逢李龜年》《石壕吏》《登高》《登岳陽樓》,讓學生領略作者憂國憂民等情懷。
四、巧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后拓展活動
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用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延伸到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班級小管家群布置各種有趣的活動,將學生課堂學習和課后活動進行統一管理。通過微信班級小管家群,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其中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如在學習部編版第四冊《中華美食》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交流和看視頻,說烹飪方法等,與學生一起享受美食盛宴,品味各式各樣的中國美食。課后教師讓學生回家做一道家鄉美食(或者一道拿手好菜),做完后把視頻或者照片分享到微信班級小管家群中,讓全班同學互相交流學習,了解其他同學的家鄉美食。多媒體技術不僅為課后學習提供了條件, 趣味的課后活動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五、結語
多媒體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化學習平臺。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多角度深層次的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感的提升。同時,多媒體形成的各種數據報告,也能方便教師精準教學,和學生產生更多更有效的互動,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巨大推動作用。除此之外,多媒體平臺還能幫助教師更好的與家長密切合作,促進家校互動,讓家長能夠配合老師及時準確的進行課后輔導教育,讓語文教學不是停留在課堂上,而是走出校門,走進千家萬戶,真正成為陪伴學生生活,陪伴學生成長的學科。
(作者單位: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廣東 ? 廣州 ?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