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運萍
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心態正處于發展與形成階段,此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弱,同時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科很容易出現恐懼、厭煩的情緒。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生很難對其產生學習興趣。數學就是這類學科之一,但是數學在教學中的地位極高。基于此,對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是指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或者每一個知識點中隨意應用信息技術,而應該在明確教學內容、理清重難點知識的基礎上,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中的音頻、圖片等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術講數學知識
變得生動有趣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難懂的。在新課程改革前,大多數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仔細地將課本知識解釋給學生聽,由此來完成數學學科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好處在于能夠短時間內將大量的數學知識教導給學生,但壞處是教學內容過于枯燥無味,學生的數學興趣得不到激發。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數學知識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使數學學科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更為高效。比如《表內乘法》,教師需要教導學生認識乘法的內涵,并使他們能夠掌握基礎的乘法算式。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乘法的概念,教師需要從加法開始,用多個相同的數字相加,然后詢問學生相同的加數是哪個數字?一共有幾個加數?不斷地提問,使學生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對乘法的概念有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來幫助學生直觀地學習表內乘法,教師可以用圖像來表達數字,像是用四朵花來代表4,兩只鉛筆來代表2,然后再利用其來表示不同的乘法算式,由此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預防信息技術的應用成為課堂交流的阻礙
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其實就是對教學信息展開簡單的傳遞,促使學生接收更多的知識,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的過程。其實在眾多學科的教學中,最有意義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對話,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不斷的對話提升教學效果。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以及肯定,通過雙方眼神之間的碰撞,促使他們情感的升華。另外,教師的言行舉止其實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加上教師的板書動作以及速度等都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思維走向,通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去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
三、開展小組合作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更加高效地開展小組合作。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按照愛好、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確保成員之間能夠優勢互補。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晦澀的數學知識以視頻、圖片和聲音等形式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提問,并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問題,進而有效拓展他們的學習思維。例如,教師在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部分內容時,需要引導學生重點掌握圖形旋轉的性質和特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風車旋轉,然后緊扣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并帶領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討論旋轉中心和旋轉的含義等內容。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然后再依據學生討論的具體情況進行總結,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四、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提高質量
數學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其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圍繞生活進行數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提倡的是要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學科開設的目的本身也是為此。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相對基礎,同時與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幾乎所有的知識都能夠解決小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此時教師需要利用數學學科的這一特點,采取生活情境教學法進行數學教學以此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但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聯想能力還不足,教師采用言語的方式創設的生活情境并不能夠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這就導致生活情境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信息技術具有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的功能,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良好的推動力。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視頻播放功能為學生展示一個購物的生活視頻場景,然后結合提前準備的物品以及紙幣教具,讓學生還原視頻中購物的情境,并且要求學生計算出本次購物一共需要支付的金額和需要找回的金額。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可以讓生活情境更加真實,使得學生切實了解數學知識應該解決何種問題。
五、通過信息技術教學不斷豐富
學生的數學學習素材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較強,對于學生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教師想要學生在課堂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思維和技巧,所以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地考慮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理論應用能力和思維技巧掌握水平。在此,教師通過拓展教學內容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所以教師在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有效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引入趣味性的課外內容,豐富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促使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斷提升,但是在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掌握技巧以及方式,這樣才能保證雙方的協調性以及合作性。因此,教師注重這兩個在整合時所產生的問題,然后展開一系列有效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芳,方興利.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實踐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08):69-70.
[2]吳亞.探討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應注意的問題[J].新課程,2020(22):121.
[3]劉明慧.試析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應該注意的問題[J].知識文庫,2020(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