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芬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學校更注重對職校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思政課教師要提升教學質量,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但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在思想政治課開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對思政課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更新教學理念,以科學的認知對中職思政課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基于此,本文章對立德樹人視角下中職思政教學的創新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立德樹人;中職思政教學;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技術性人才,促進社會發展。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教師課程內容的傳授,還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質量,構建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作用。為此,在具體的中職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應因材施教,貫穿教書育人的理念,不斷創新現有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更好地提升中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優化立德樹人為本的教學目標
在中職院校的思政教學中主要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那么就需要從立德樹人出發,來全面優化中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只有明確了進行教育的培養目標,才可以更好地開展思政教學。教師應該從思政課程的本質出發,來為學生制訂一個整體發展的目標,通過對思政課程的主要內容來進行分類,有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意識、法制觀念的培養,從實現個人理想等多方面出發,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樹立健康積極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課外社會實踐性教學
思政課教師能夠帶學生走出課堂,真正走向社會,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強化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如,今年是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我們要深入引導學生學習總書記的相關講話精神,對共產黨史進行了解,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革命根據地了解典型人物的事例,真正獲得精神的陶冶,學習榜樣的精神,通過這種社會實踐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從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調整。又比如,引導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引導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去公共場所對環境保護的現狀進行調研,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對垃圾進行分類,對實踐過程中存在亂扔垃圾的行為要進行禁止。通過這種社會實踐性教學,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共同參與活動,使學生能夠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意識,從而提升思政課的教學質量。
三、圍繞工匠精神創新教育形式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思政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的學習興趣,中職校可以通過在校園內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工匠文化節”的形式來輔助教學。在整個過程中,全校學生都應該積極參與,并且各專業領域的學生都應結合自己專業的特點和自身的特長與優勢參與其中。比如,護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急救、護理要訣;現代農藝專業的學生在“工匠文化節”中展現了自己細心培育的各類花卉,既為整個文化節增光添彩,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工匠精神;建筑專業的學生則通過學習古代建筑名匠的作品,自己動手制作了十分精美的榫卯模型,體現自身專業特點的同時,也能夠反映學生的工匠精神;學習美容的學生則與歷史專業的學生互相合作,制作了從隋唐時期到民國時期的一系列妝容藝術作品,既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又體現了自身精湛的技術工藝。
四、教學語言的生活化
語言是教學的重要工具,也是知識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和學生溝通重要的橋梁,思政課的內容相對抽象,具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和思想性。所以學生如果在教學中接受到教師的教學內容都是高大上的,會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性。尤其是對于中職生,他們本身的學習基礎就比較薄弱。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的語言,在保證基本的邏輯性和科學性還有條理性以往,一定要注意語言上面的趣味性和靈活性。教師可以把一些名人名言或者詩詞歌賦融入到教學中,這樣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比如在學習堅強意志對于事業成功保證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航天英雄楊利偉在進入太空前飛行訓練的艱苦過程進行闡述。但是在講述中可以增添內容陳述的故事性,這樣更容易讓學生獲得情感的共鳴,從而能夠更好地理解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能夠活躍整個課堂的氣氛,提升教師的親和力,這樣能夠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升教學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少了嚴詞空調,多了鼓勵熏陶;少了厲色說教,多了笑容春風,讓學生對教師更加信賴,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思政課的開展,應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中職院校教師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不斷總結相關的教學經驗,積極努力地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并且敢于進行實踐教學,促使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貢獻全部力量。
參考文獻
[1]梁春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是立德樹人[J].共產黨員(河北),2019(9):74.
[2]桑建軍.“立德樹人”視角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素養研究[J].現代交際,2019(7):31.
[3]李東君,王振興.在中職思政課教學中發揮德育的實效性[J].中國農村教育,2019(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