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學困生”是教育對象中的弱勢群體,也是家庭成員中的弱者。每個班級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學困生,他們缺乏學習的自信心,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比較被動,很難獨立自主的完成學習任務。以我們學校為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家長為了生計常年外出打工,一些孩子們便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爺爺奶奶年歲已高沒有太多的精力照看孩子,所以他們的家庭教育幾乎是空白,致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被忽視,日久天長他們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學困生”,這種現象在不斷地增加,形勢嚴峻。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問題,是學校長期不懈的工作,它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往往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也束手無策,同時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失去了信心。所以,關心、轉化學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多年來,很多專家對學困生的產生原因、心理特點及對策作出了很多的研究,為學校的教育提供了很多理論知識和實踐依據。我們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深入探討、研究切實可用的方法和措施,改善農村教育的這種現狀,為學困生各方面的教育缺失進行彌補,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出發點。為學困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逐步轉變學困生的心理狀況和思維方式,為轉化“學困生”,提高“學困生”學習水平,提供現實依據。下面就談談我教學中積累的幾點體會。
一、了解“學困生”的成因,積極誘導
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通過調查問卷、座談等方式了解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和興趣愛好,為具體“轉化”工作打下基礎。
二、加強溝通,做學困生的知心朋友
親其師,才能樂其道。只有學生對教師發自內心的喜歡才會激發學好數學的信心。所以,我們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正確對待學困生,關心愛護學困生,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的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有效促進學困生轉化。教師不僅要關注班級里的“孔雀”,更要關注“丑小鴨”,教師在把握客觀公正原則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地把情感的天平向那些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的孩子傾斜,多觀察,接觸,分析他們,多一點微笑,鼓勵,信任,多一些關懷,親昵,疼愛,以喚醒他們被壓抑的天性,激起被埋藏的自尊。對待這些孩子,采取優先提問,優先板演……對他們每一次的出色表現,教師都要及時進行給予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身心得到和諧健康發展,進而激發他們數學學習興趣。
記得,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發現有個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也不能及時完成。于是,我就利用課余時間找他談心,通過了解,知道他從小就不喜歡學習數學,看見數學題就頭疼。從這以后,我就經常找他談心,看見他數學上有了點滴進步,就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使他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慢慢的,他由課堂中的沉默,變得非常主動,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各項學習活動中來,由怕上數學課,轉變為喜歡上數學課,成績也明顯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一般都比較抽象、枯燥,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生動,圖文并茂的特點,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打破沉悶的學習氣氛,改變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能夠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信息,產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現在班級都安裝了班班通設備,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把學困生重新吸引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使其發揚長處。
四、家校聯合,達成共識
通過開設家長會、家訪、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加強學校與家庭教育方面的協調配合,達成可能共識。針對學生的不同表現商討制定出引導發展的策略,學佼在聯系家庭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嚴格要求,循循善誘,尊重信任,以身作則。幫助家長提高自身修養,從而改善家庭的教育環境,調整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致起來。家長也可協助教師了解孩子在課堂之外的優勢,給教師的教育言行提出合理建議等。
總之,學困生的心理都比較脆弱,我們應該給這些孩子更多的關心,愛護,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喚起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由厭學到樂學。挽救一個“丑小鴨”和培養一個“孔雀”同等重要,只要我們老師不灰心、不放棄,那么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