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婧
(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職業高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211)
其實一開始把逆向教學設計理念在版式設計課堂中采用,并不是提前安排和計劃的教研活動,但是在版式設計課程中推出逆向教學設計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因為逆向教學設計會給學生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理解各關鍵知識點,并且逆向教學設計和傳統的教學設計有著本質不同,具有獨特優勢,讓學生接受更加專業的教育,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形成良好核心素養,而教師就作為學生的領導者應該提升自身教學設計能力。
一般情況下,片面盲目的教學設計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活動作為導向的設計,另外一種則是機械灌輸式的教學設計。針對于中職院校學生而言,機械灌輸式教學設計普遍存在,得到了普遍應用,并且學生已經習慣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并樂意接受教師的主導和安排。這兩種教學設計使學生在學習以及完成學習任務中沒有清晰學習目標,而且難以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此時學生向教師所反饋的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需要加強注重教學設計的反轉,這引出了逆向教學設計。逆向教學設計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以前,深入探索以及預測教學結果,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順序,并根據學生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表現,制定教學課件內容。而逆向教學設計,需要教師在明確目標基礎上清晰以下問題:如何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目標,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根據是什么,教學工作與學生學習情況質量表現為哪一種形式。在明確以上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以后,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感,輔助學生順利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和學習目標。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主導教學角色,能夠成為體現學生學習能力的參與者,成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輔助者和指導者,而這是與傳統教學設計存在的差異之處。傳統教學忽略了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并且教師不能積極主動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
所謂理解剛開始會把其單純認為是將各種知識相互聯系結合,了解事物的各種含義,而逐漸深入理解該詞語,也能認識其不僅代表認知,也表現在行動上,加深理解則意味著能夠將智慧有效應用和遷移,有效地運用知識和技能。其也代表著具備靈活轉換其所學習知識的能力,只有讓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才能將掌握到的各種知識靈活運用,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轉變學習態度,落實主動學習和探究。逆向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理解,而在追求理解教學工作中最具挑戰性的則是強調為理解而教學,落實怎樣合理安排學習的順序,從而輔助學生理解關鍵內容。課程是獲得預期結果對學習開展的具體規劃,最終促使其符合內容標準。
在采用逆向教學設計時,會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和考驗,教師應在進行教和學活動前綜合考慮學習要實現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哪些手段和形式能表明學習達到了目標。良好的教學設計會在關注學生掌握各種新型的技術技能的同時,還注重以目標及其潛在的含義當做基本導向,讓學生開展更加全面、具體的學習。因此,從邏輯的角度來展開思考,我們的課堂應是實現從原本所擅長的教法、教材和教學活動導出,進一步轉變成為想要達到的學習結果導出,這也直接體現出了最具有價值和應用優勢的設計是“以始為終”,從一開始就以學習結果來當做教學設計的逆向思考[1]。
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一般都會利用以往傳統的教學設計,而這一教學設計存在兩大誤區,一是較為薄弱;二是有著盲目性,也就是說活動導向設計和灌輸型教學。對于處于中職時期的學生來說,正是發展其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師注重發揮翻轉課堂利用優勢。但是如果教師未能優化創新教學設計理念,也很難擺脫傳統的灌輸型教學,學生會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能主動參與到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中加強學習,不利于體現教育的真實含義。與此同時,活動導向的教學設計如果在學生完成整個學習任務中并未落實積極強調明確的目標以及具有表現性的目標,也很難讓學生做出良好反饋。而怎樣通過利用教學設計來讓學生全面掌握學習活動或資源也就成為了當前有待處理的主要問題。
所以,教師要把教學設計“翻轉”,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逆向教學設計。所謂逆向教學設計就是在授課過程中轉變傳統教學形式,在開始教學前就為學生全面闡述該課程或該項目練習應達到的預期結果,并在制定好學習的主次順序后,根據學習目標的相關要求以及暗含的表現性行為開展設計課程。需要注意的是,逆向教學設計的實施和進行要求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的同時關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落實采取何種手段來證明達到了理想的學習目標。第二,達成各種學習目標的依據都有哪些。第三,教和學所指向的構成評估的表現行為是怎樣的。落實導出更加專業、合理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獲得良好學習體驗,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內容標準的要求。
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十三五”規劃,在這一社會環境中信息技術逐漸優化完善,并有著廣闊應用空間,開始在教育工作中參與教學,所以各院校也都開始關注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學習環境,擺脫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信息平臺所具備的各種特征能夠實現讓課前預習環節、課中學習環節、課后鞏固復習環節評價體系都向著系統化、標準化、專業化的方向轉變,促進學生深層次理解重點內容。在對知識傳授中我們都聽說過“在最好的設計中形式服從功能”。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所利用的各種手段和材料要取決于對教學預期結果的清晰界定。不管怎樣設計都要落實闡明“作為設計結果,學生要掌握哪些重點、應怎樣將掌握到的知識落實到實踐、能做些什么。”這一問題,這也就是結果性設計。逆向教學設計在版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個環節,第一是落實課程預期結果;二是選擇合理評估證據;三是積極設計體驗教學。
實現依據版式設計課程的課程標準,并綜合考慮中職技術學校學生的特征,我們能夠了解到當前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難免存在各種問題,主要體現在知識整合能力有待提升,所以應當注重采用課程目標和單元目標相互融合的教學設計工作。
課程目標也是整個課程大綱應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點工作,首先,知識和能力目標。在系統學習版式設計課程后,學生要落實對視覺要素的構成要素合理編排,掌握各種理論知識,像編排設計、表現內容和形式所存在的關系以及設計要素,促使各種版面設計理論能夠在案例中科學采用。其次,作品完成標準。在完成版面的編排及設計環節后,將會促使內容表達得更加全面、形象、合理,從而方便讀者閱讀,畫面有著較強的感染力。最后,學習結果。在完成版式設計課程的學習后,學生會收獲頗多,落實獨立完成設計,還會設計出具有魅力和感染力的平面設計作品。
而單元目標其代表著各種應用型案例設計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名片版式設計、傳單版式設計、海報版式設計以及VI等內容[2]。
基于逆向教學設計教學工作,要想提升中職藝術設計能力,要選擇合理評價依據,并且各種評價的設定要求在教學之前就應全面落實。也就是說,依據何種表現能夠直接證明學生能夠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采用何種標準來評判理解的成效?學生采取哪種手段能夠證明自己掌握了重點內容,能夠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而且學生利用何種途徑落實反饋和自評學習?
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并且設計教學體驗應在積極明確預期結果和評估證據了解其意味著什么后再落實的,其中所開展的教學計劃主要包括學習手段、教學次序、各種材料的合理選擇,我們也可以將教學體驗看作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舉措。如果能夠具備清晰的目標,將會輔助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更加具有條理性和針對性,積極指導有目的的行為向著預期結果發展。在合理的教學體驗中會讓學生們加強學習,深層次理解重點內容,并掌握關鍵技能,逐漸熱愛該專業。但是哪種學習體驗和教學能夠讓學生達到預期的結果以及怎樣設計,是教師應當關注的關鍵問題。
對于版式設計課程的相關學習、分析文字和圖形的組織構成原理和手段,不僅要具備良好能力和平面構成藝術作為支持,同時還要提升文字意識,掌握和圖形色彩相關的知識。因此,課程要設置在基礎造型、文字設計以及圖形創意的設計基礎課程后。需要注意的是,課程有著較強探究性,應讓學生開展訓練和體驗落實領悟畫面構成原理、視覺要素,最終提升審美能力,這是應用課程的基礎保障[3]。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質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發展時期。而在各科教學工作中應始終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中等職業教育工作中更應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早在五年前,我國就頒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實現在該規章制度中界定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關鍵點,實現為職業教育優化創新以及專業性人才培養提供綱領性的依據作為保障。而從職業教育的范疇來展開探究,其具有著職業的特征,當前各企業對學生所提出的要求越來越多,學生的能力也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學校要實現由原本培養合格的職業人轉變為培養具有全面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
在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逆向教學設計,輔助學生確定預期結果,并且科學地制定評估證據,創設良好學習體驗,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設計來讓學生逐漸了解版式設計課程知識學習的目標以及在掌握了各項技能之后能夠做些什么,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主動的形象,主動地融入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學習體驗。在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后,教師應“翻轉”身份,讓學生的價值最大化發揮,實現在無聲的行動中逐漸轉變成對知識的探求者,方便學生深入掌握重點知識,落實重新塑造人格[4]。
除此之外,教師要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總結經驗,并有著豐富實踐能力,成為雙師型優秀教師[5]。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要依據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各專業學生明確提出的要求,再綜合考慮教學大綱,落實對課程開展系統研究,做好知識量刪減、增加工作,依據自身教學科研水平、新思路、前沿知識以及實踐掌握內容來設計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的教學方案[6]。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基于逆向教學設計來提升中職藝術設計能力的重要性。在開展逆向教學設計工作時,要求教師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不僅要了解學生在接受課程學習時已經具備了哪些基礎能力和技能,同時還要時刻關心學生個性化需求,希望在課程中獲得哪些重點知識,在步入社會后從事哪一職業,明確發展目標。為了實現基于逆向教學設計提升中職藝術設計能力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手段和理念,迎合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在后續教學工作中實現課程預期結果、選擇合理評估證據、積極設計體驗教學。總體來說,在版式設計課程中采用逆向教學設計思維開展教學設計工作,會讓學生全面掌握專業性知識,提升自身技能,而教師也要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總結設計經驗,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