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平(甘肅:正寧縣永正鎮王溝圈小學)
數學具有比較強的綜合性和抽象性,這使得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十分重要。現階段我國部分農村小學低年段數學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非常落后,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顯得尤其關鍵,這種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夠直接影響到小學數學教師的后期教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農村小學低年段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有效性和規范性,能夠為農村小學低年段的數學教學奠定良好的發展方向。
農村小學低年段數學教學對小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要求比較高,但小學低年段學生受自身年齡的限制,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邏輯能力比較弱,所以,在農村小學低年段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非常重要。然而,農村低年級段小學生雖然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比較差,但感知能力非常強,在培養其數學興趣和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前提條件下,學生的主動性會逐漸增強。增強農村小學低年段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全面提升其自主數學學習水平,直接影響農村小學低年段的數學教學質量與效果。
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段檢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很早就已將數學題目做完、另一些學生卻一直到下課鈴響還沒有做完數學題目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存在差異。低年段小學生的學習任務相對來說比較輕,而他們又不會主動地在課外增加知識的獲取,這種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因此,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小學生減少數學考試中的錯誤發生率,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對于農村小學低年段學生來說,不僅需要教給他們小學數學理論知識,還需培養小學生的專業能力及核心素養。在農村小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比較重視文化知識教學,加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主要以傳統的講授模式為主。這種傳統的講解模式非常單一枯燥,加上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他們長期處于這種枯燥無味的數學教學中,往往會降低數學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心理,直接影響到其后期的數學學習。
小學低年段數學學習本身就是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其數學學習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檢測中,很多小學生之所以失分主要是因為一些比較小的失誤和問題,例如在基礎數學知識考查中忘記寫計算單位、在應用題計算過程中出現微小錯誤以及忘記寫計算題答案,等等。雖然這都屬于不良數學學習習慣導致的一些小錯誤,但對其整個數學學習的影響卻非常大,學生一旦養成了這種不良的習慣,就很難改變。因此,在農村小學低年段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小學生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確保他們在實際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好成績。
小學數學教師需在小學生入學之初,就增強其學校學習意識,使小學生認識到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在學校中需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不能像在幼兒園那樣隨意玩耍。小學生只有意識到學習是在校階段的主要任務,才能為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做好心理準備。而課堂準備則是小學生在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培養過程中的一個最簡單的習慣。尤其是對于農村小學低年段班主任來說,在班級內部需建立規范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和良好班風,確保班主任和學科教師能夠給學生做好表率,起到榜樣的作用。學生之間也需樹立榜樣作用,以確保這種榜樣作用能夠直接影響到每一位學生。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之前提前幾分鐘進入教室,讓小學生在課前準備好數學課本、數學練習冊、數學答題紙和鉛筆盒等數學用具。并且,還需規定數學課本和鉛筆盒等數學用具的擺放位置,尤其是對于低年級段學生來說,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與其規定一個暗號,例如,教師說:小手放桌上、小嘴巴閉緊、小腿放整齊;小學生回答:小手在桌上、小嘴已閉緊、小腿已放齊。在小學生初入學校時,小學數學教師就需對上課開始之前準備工作不合格的小學生進行提醒,并做到獎懲分明,對于表現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進行批評和鼓勵。這種方式持續一周之后,整個班級的學生就基本都能養成規范的數學課前準備習慣。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上節課數學教師說下課之后,小學生就能通過課程表及時明確下節課課程類型,并相互提醒以便做好課前準備。
農村小學低年段小學生在計算中出現錯誤,大多是因為計算習慣不良造成的,且這種計算習慣錯誤給小學生數學計算造成的影響遠遠大于認知習慣造成的影響;加上小學生的可塑性比較強,因此,小學低年段是小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農村小學教師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教學方式。
第一,示范數學教學方式。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板演主要包括數字的書寫、直尺畫橫線等,還包括在作業批改中字跡和符號的運用。教師應嚴格做到字跡規范和整潔,從而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第二,總結數學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教給小學生數學問題檢查計算方法時,需教給學生一個檢查口訣:一對題目內容,二對豎式內容,三對計算過程,四對數學得數。而小學數學計算題目審題方法則需嚴格遵循兩看兩想的原則,即先看一看整個數學題目算式,明確數學題目算式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再看一看數學題目中有沒有特別條件;先想一想數學題目按照什么方式進行計算,再想一想對于數學題目能不能用其他簡便方式進行計算,而不能盲目套用數學公式進行運算。
第三,反思數學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反思以下幾個問題:數學題目應當怎樣計算?數學題目在計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數學題目還有其他計算方法嗎?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能夠有效增強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城市小學低年段數學教學來說,小學生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比較優越,對不明確的小學數學問題能夠有多種解決的渠道,而農村學校條件和學習環境比較差,且小學低年段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兒童,缺乏多元化的學習渠道,加上留守兒童大多是由爺爺奶奶陪伴,造成小學生在家庭學習中缺乏可以輔導其數學的人員。所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積極培養小學生提問題的習慣,確保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不明白問題時能主動詢問教師,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由此可見,數學學習環境對小學生數學習慣培養非常重要,尤其是農村小學低年段數學學習,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能夠在強化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的同時,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
部分農村小學生是留守兒童,這就使得這些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缺乏數學學習的正確引導和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時刻了解并關注小學生的數學思想意識,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對農村小學低年段學生來說極其重要,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需嚴格圍繞數學課堂內容開展,小學生在課堂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然而,枯燥單一的數學知識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比較難學,這就會造成小學生很難在數學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需重點關注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從根本上增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確保其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注意力能夠得到高度集中。數學教師要在培養小學生認真聽課習慣的同時,強化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其更好地進行學習,確保學生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有效避免其在數學學習中產生問題。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整個數學教育階段中最基礎的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還需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效增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適應能力,逐漸培養小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造能力,增強其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