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英哲
2021年12月13日,廣州市天河區東圃學區第二屆學術節在廣州奧林匹克中學區開幕,本屆學術節主題為“‘雙減政策下的學校教育創新”。
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局長王海鴻在致辭中提到,東圃學區占據了全區35%的人口、35%的學校、近30%的學生,在全區基礎教育版圖中舉足輕重。可以說,2021年天河區基礎教育最優質的資源投放、最重大的工作進展、最高光精彩的部分,都集中在東圃學區。他強調,天河東部教育發展,一是校內要推動教育創新,要執行好國家的“雙減”政策,堅守教育內在規律,推動教育教學提質增效;二是校外要促進家校協同,要提升家庭對教育的支持和協同;三是校際要強化常態聯動,小學要和中學建立更加緊密的縱向關系,全面提升小學階段辦學質量和內涵,為初中教育奠定扎實基礎,更好對接清附、執信、廣奧等優質教育資源,形成小初貫通的培養體系。
廣州奧林匹克中學校長汪明微做東圃學區2021年工作總結。過去一年,東圃學區加強學校間的開放交流,探索資源共享、課題共研、課程共建、生源銜接、人才共育等深度合作、緊密共建的路徑,推動學區協同發展。在師資培訓、課題研究、項目共建等方面共開展各類型跨校學術交流155次;新增10間名師工作室,其中廣州奧林匹克中學和駿景中學各增加了3間;全學區中小學在研課題達92項,其中省市級課題有45項。
“雙減”的目的是重構家-校-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關系、優化學生的校園生活、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作為特邀嘉賓,清華附中灣區學校執行校長程惠云分享了雙減背景下的學校課程創新實踐做法。她表示,要全鏈條設計立德樹人方略:小學辦學思路是玩中學,從零點起、打牢基礎、慢成長,學校實施平均分班、開足課程、嚴禁搶跑、豐富課程;初中辦學思路是寬,教寬、學寬、考寬,重在傳遞“初中教育要重視積累”的理念,學科資源要整合、學科壁壘要打破,重視科學的探究式學習,要積極參與社會大課堂,著力培養具有廣泛視野的中學生。
本屆學術節聚焦“‘雙減政策下的學校教育創新”這一時代主題,在先行舉辦的“雙減”論壇上,有20多名校長分享了他們的創新經驗,并經過專家評選,從中遴選出6所學校,作為學區的代表,在學術節開幕式上匯報交流。論壇結束后,特邀廣東培正學院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崴,天河區教育顧問、廣州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廣州中學名譽校長吳穎民,分別做了點評。
黃崴認為東圃學區建設高水平教育共同體卓有成效,對“雙減”政策落實得力、方法獨到,各校都有自己精彩的探索。他強調,落實“雙減”,要從學校建設、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上著力,期待東圃學區繼續協同育人,共同進步,發展得更好。
吳穎民指出,落實“雙減”,讓學生有更多的鍛煉時間是共同要求;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努力方向;加強家校合作機制是工作重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雙減”的主戰場;優化課后服務是學校的重要職責。他指出,“雙減”是一項長期任務,作為教育人,一定要努力承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
據了解,本屆學術節開展學術交流、論文評選、“雙減”成果展示、優秀教學案例分享等活動,各分會場也舉辦各類型講座、培訓、展演、課例研討、教學競賽、名師工作室研修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