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紅
不可否認,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課堂的空間與時間限制,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新途徑。學生可以自由地在聊天室里發表觀點、探討問題,教師也能及時回應學生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便利高效的溝通。但是由于青少年的思維意識與性格習慣尚未完善,網絡很大程度上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利用網絡開展小學德育工作,成為教師、家長、社會必須關注的問題。
網絡對小學生的影響
對于心智尚不健全的小學生來說,網絡的多樣性不僅增加了其對虛幻社會生活的向往,網絡游戲更是荼毒他們的心靈。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已經成為21世紀的教師與家長面臨的共同難題。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愿意敞開心扉同教師、家長交流,而是將心中的所想寄托于網絡世界,同陌生人進行對話。很多不法分子抓住這樣的機會,向青少年傳遞錯誤的觀念,導致他們的錢財流失或者價值觀的扭曲。
網絡新形勢下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
觀察一下,你身邊的青少年是否會在使用電腦時被一些突然跳出的彈窗吸引。很多人選擇忽略它們,但也有一些人會出于好奇、無聊的心理而打開它們。這些低俗的彈窗內容不僅耽誤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還會擾亂學生心志,使其深陷其中。
學生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也阻礙了其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各類輔導平臺和搜題軟件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更為便捷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壓縮了他們的思考過程。更嚴重的是,過分沉浸于網絡世界,將使他們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阻礙健康人格的發展。
網絡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新方法
創新教育內容。教師應把傳統教育觀念的精華和社會新型觀念融入德育工作。如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采用趣味性的教育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德育工作簡單易懂,課堂學習不再無聊。
建立班級德育網絡主頁。新形勢下,德育需要與現實世界密切接軌,因此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德育網絡主頁。這不僅可以拉近學生間的關系,還能將德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值得討論的問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做自己的德育教師,培養他們的自我創新意識與團體互助觀念。
設置班主任互動信箱。沉迷于網絡世界的學生會越來越不愿同身邊人進行現實的交流,這時,班主任互動信箱的建立尤為重要。這可以讓學生坦率說出自己的想法,求得心理和情感支持,培養優良品質和健全人格。
設立親情鏈接通道。為了更好地將家庭教育同德育結合起來,可以通過設立親情鏈接通道的方式,將學生與家長、教師與家長緊密連接。在這個平臺上,大家可以就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使家長更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和動態,更能以尊重和包容的心來挖掘孩子的潛力。
(本欄責編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