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
摘要:《招聘與配置》作為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充分發揮立德樹人“主渠道”的作用,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以工作流程為主線深入挖掘授課要點與思政元素融合點,通過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相結合、工作訪談法等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展現思政元素,利用人才測評軟件將抽象的價值理念具體化,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實現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關鍵詞:招聘與配置 課程思政 教學實踐
專業核心課程教育是一個專業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培養專業人才、為誰培養人才的基礎和關鍵,是一個專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載體。人員招聘與配置是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招聘與配置》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對學生招聘工作技能和思想政治素養有重要影響。而我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初期較多也較容易接觸到的專業工作也是招聘工作,因此進行《招聘與配置》課程思政建設尤為重要。本文就《招聘與配置》課程教學與思政元素的融合進行研究與實踐。
一、《招聘與配置》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課程思政是建設更有深度、廣度和溫度的專業課程的必經之路
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色和優勢,要追求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的教學效果。所謂廣度,就是要打破“就專業談專業”的局限性,從更廣闊開放的視野來審視專業的課程體系。所謂深度,就是不浮在課程知識、技能層面,而是“下沉”至人的精神品格層面,注重專業課程對人的理想信念的塑造作用。所謂溫度,就是讓專業課程彰顯人文關懷、發揮社會效應、體現育人效應,將專業課程與時代精神、家國情懷、品德修為、境界提升等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賦予專業課程以更開闊的育人格局、更廣泛的價值關照、更深沉的人文情懷。[ 1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尤其是招聘工作是需要經常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人力資源工作者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更要具備與人打交道的“軟實力”。在實際工作中,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善于觀察,要對人的行為心理有較強的敏感性,要善于用理解移情的方式與人打交道,又能堅持原則、公平處事。由此可見,本專業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中,更要注重學生精神品格的培養、注重學生價值理念的塑造、注重人文關懷能力的提升。而《招聘與配置》作為人力專業核心課程,更需要通過課程思政建設,拓展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
2.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影響其未來工作的價值理念
我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是三年制高職生,就業初期的工作主要是在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中從事招聘、培訓兩個模塊的工作。我們所培養的畢業生具有什么樣的思想政治素養是決定其工作價值理念的關鍵。而企業立足的關鍵不僅是員工所具有的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員工素質,德才兼備的員工是企業之間競爭成敗的關鍵。假如企業職工不講道德,缺乏質量意識、協作精神,那么,企業終將人際關系緊張,終將從內部瓦解。[ 2 ]因此人才的招聘對企業尤為重要,考察人才的知識技能是否符合崗位需求的同時,更不能忽略人才的思想素質。對于未來將從事企業人才招聘工作的學生來說,對內是企業人才的第一把關者,對外則代表著企業形象,自身的招聘技能和職業道德、良好的個人品格和修養、思想政治素養同樣重要。
二、《招聘與配置》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的路徑
1.設計基于工作流程的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相融合
(1)挖掘授課要點與思政元素融合點
課程教學內容根據招聘工作過程采用項目式任務式教學,系統的招聘工作階段分為:準備和實施兩大階段,期中實施階段需要完成招募、甄選、錄用、評估各環節的工作。因此,根據系統的招聘工作過程逐項挖掘思政元素,并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學生有更清晰的思路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又已經接受了潤物無聲的思想政治素養的熏陶。如下表1即是從系統的招聘工作流程中挖掘的授課要點與思政元素融入點。
(2)具體教學實施過程舉例
以招聘廣告內容設計為例,挖掘其中的法治思政元素,具體教學實施過程如下:布置學生進行“招聘廣告中的就業歧視”話題討論。
教學方法:采用課堂討論方式,組織學生進行話題討論;運用學校云課堂平臺進行搶答賦分活動。
教學內容:《就業促進法》中關于就業歧視的條款;思考現下熱點話題給招聘廣告內容設計帶來的影響,例如招聘廣告中表明“優先錄用已生育二胎或三胎的女性”是否屬于就業歧視?
教師進行課程內容總結:招聘廣告內容的設計不能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勞動者具有平等的就業權利,避免就業歧視。作為招聘工作者應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提高法制意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
2.設計基于“課程思政”的多樣化教學手段
(1)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展現思政元素
招聘與配置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招聘的理論與實踐一直在不斷創新與發展中,因此課程教學內容必須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系,在教學中采用案例分析、課堂討論、視頻觀摩、工作訪談、情景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自然地展現課程內容中所體現的思政元素。下面部分教學方法使用舉例如下:
采用工作訪談法。在招聘的準備階段要做好工作分析的基礎工作,為了讓學生更直觀、更深入理解工作分析的方法流程,重視人才招聘中對人員思想政治素養的考核,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采用訪談的方式對在職員工進行工作訪談,從工作主要職責、工作內容、任職資格條件等方面入手進行訪談提問,并且特別強調學生向被訪談對象調查其所在崗位對職業素養、忠誠度等思想政治素養的要求。
(2)利用人才測評軟件將抽象的價值理念具體化
心理測驗、能力傾向測驗是如今招聘環節中的重要輔助方法,許多企業都采用各種測試來深度了解應聘者的特征,例如智力、人格、忠誠度、職業道德、職業興趣、人際關系、團隊合作意識、誠信等。為了讓學生更具體、更深入地理解這些抽象的人格特征與人才的價值理念,本課程采用北京北森測評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人力資源測評教學系統”,學生通過該測評系統體驗了自我心理素質測評,不僅對人才測評技術有了更好的認識,還對自身心理素質有了客觀、深入的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三、結語
《招聘與配置》課程思政建設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育人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專業教師應把握正確的價值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提升德育能力,并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課程特點和價值屬性等,以工作流程為主線挖掘、轉換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專業教師應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招聘人才。
(本文系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課程思政”專項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21YKSZ051)
【參 考 文 獻】
[1]葉方興.科學推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J].中國高等教育,2020,(z2):10-12.
[2]洪立仁.淺談中小企業對提高員工素質的幾項措施[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03):175-176.
(責任編輯:姜秀靚)